案例:博士生捐精5次後猝死,家屬起訴索賠400萬,武漢法院這樣判

2024-01-21     郝傑

原標題:案例:博士生捐精5次後猝死,家屬起訴索賠400萬,武漢法院這樣判

眾所周知,女性捐卵是一種非常傷身體的行為,也正是因為這樣,廁所隔間的捐卵廣告也是受到大家的抵制的。然而或許是因為捐卵的傷害太過駭人聽聞,應襯著捐精反倒安全一點。所以就有人以為男性捐精是非常輕鬆容易的,甚至更有人將之當成了是自己的一個退路,覺得只要缺錢到走投無路了就可以通過去捐精來獲取一筆周轉資金。

博士生去捐精

但實際上這個想法也是非常錯誤的,雖然沒有捐卵對身體所造成的危害大,但是捐精也會給一個人的身體造成嚴重的侵害。就比如曾經便有一個來自武漢的博士生,因為捐精五次之後直接猝死,令人非常惋惜。

這名博士生姓鄧,他是武漢某所高校的在讀博士生,同時還是本地某所醫院的心腦外科主治醫生。鄧同學家境不算特別好,但是天資聰穎,又刻苦肯學,因此在以高考高分考入了當地的知名大學之後,又直接一路碩博連讀,其中所要付出的艱辛可想而知,是努力型的天才。其在學校里所取得的成就,受到了導師和同學們的高度評價,在提及鄧同學的時候,大家都一致認為他是一個非常優秀且傑出的人才。

因此和許多人想得不一樣,鄧同學之所以會去捐精,其實並不是為了捐精之後那點微薄的補貼輔助,而是為了積極響應學校的號召。然而就是這樣的一個理由,才更讓鄧同學的家長感到難以接受。孩子明明是聽從了學校的話,按照正規的流程去一次次地捐精,為何在最後竟然會當場猝死呢?這一切都要從2010年12月開始講起。

捐精導致的慘案

由於醫院急需有人捐精的目的是為了輔助生育,因此捐精的對象向來都是基因越優秀越好,本科學歷甚至不過是個入門的門檻罷了。所以在這種高標準、嚴要求之下,急需存精的醫院便找到了鄧同學所在的學校,希望通過與他們合作,來完成這項嚴峻的任務。而作為醫學院的鄧同學母校,自然是一口答應了與自己合作醫院的請求,並在學校里大肆宣傳這件事。

在看到母校如此推揚這件事之後,鄧同學查閱了相關的資料,發現捐精的危害幾乎沒有,最多只會讓人感到身體疲憊一樣。所以或許是為了想著給學校做點貢獻,讓老師們對自己有個好印象。或許是想要再為我們國家的醫學領域出一點力。但不管是抱有哪種想法,鄧同學都義無反顧地踏上了去這家醫院捐精的道路,並且與對方簽訂了相關的《捐精知情同意書》,一連進行了幾次體檢,這才成功入圍,成為了一名合格的捐精者。

要知道這裡的體檢除了是為了篩選精子的質量之外,更重要的就是要保證捐贈者的身體足夠健康。可是哪怕已經經過了如此嚴密的考核,但是意外卻依舊發生了。在2011年2月的時候,鄧同學正式開始捐精。在第一次和第二次捐精的時候,鄧同學的確同醫生所說的那樣,只是感到身心有一點疲憊罷了,除此之外並沒有什麼其他不良反應。但是讓他沒想到的是,捐精其實是一件頻率非常快的事情,要在十一天內先後去捐上五次。

而意外就發生在最後一次,在2月12日下午1點50分,跑去做第五次捐精的鄧同學猝死在了捐精室中,無法搶救。這個噩耗一經傳開,鄧同學的父母當場哭成淚人,他們根本不明白自己原本這麼優秀的孩子怎麼會突然沒了。在了解到鄧同學在死前所從事的是捐精項目之後,鄧同學的父母更是憤怒無比地找到了負責該項目的醫院,要去他們必須為鄧同學的死賠償四百萬。但是對於這個悲劇,醫院則表示鄧同學的死和他們並無直接關係,因此他們只願意人道主義的賠償不到十萬元。

結語:

最終鄧同學的父母將這所醫院告上了法庭,但是對於本案件,就連法庭也表示鄧同學的死的確不是醫院的責任,因此經過研究之後,他們判決醫院賠償鄧同學父母總計十九萬元。只是這十九萬元對比起要培養一個博士生所投入的成本而言簡直不值一提,鄧同學的父母最終還是不能接受。不得不說,捐精也好、捐卵也好,其實都是損傷自己身體的行為,尤其是後者,更是被我們國家的法律所禁止的。而若是想要捐精,那也需要量力而行,一旦感到身體不適就及時提出,絕不能硬撐,否則只會導致悲劇的產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6522378b211fa25f458aabca6b938e6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