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明創投主管合伙人梁頴宇:責任與擔當:創造未來的企業家

2023-02-01     投中網

原標題:啟明創投主管合伙人梁頴宇:責任與擔當:創造未來的企業家

2022年12月28-30日,啟明創投CEO雲端峰會周成功舉辦。這場持續十四年的盛會由啟明創投主辦,旨在為CEO們提供一個充分交流探討的機會與平台,共同見證技術與創新的先鋒力量,探討在巨大的變局面前的機會與挑戰,同時對未來的方向與趨勢進行展望。

今年CEO雲端峰會周的主題是「重啟增長」。討論議題涉及到科技及消費、醫療健康等領域,重點關注創新創業、戰略決策、研發策略與管理、運營管理、團隊建設、融資、可持續發展、出海等。

1位外部重磅嘉賓,啟明創投的13位投資人、13位投資企業家,圍繞上述議題展開深入探討。

啟明創投主管合伙人梁頴宇在「和創業者分享」環節中,分享了啟明創投的投資情況,特別是在醫療健康領域的投資情況。

梁頴宇透露了啟明創投遴選企業家及創業團隊的原則,並指出,一直以來啟明創投都秉持和企業家做朋友的理念,專注於投早期、投硬科技、投真創新,我們希望不僅能成為企業的第一位投資人,也能夠成為企業最重要的投資人。

自創立至今,啟明創投已經投資了近200家醫療健康企業,其中有120家企業成長細分市場的領先企業,有60多家企業成長為該領域的龍頭企業,有40多家企業成功完成上市或併購,有近40家企業成長為獨角獸;同時在過去的17個月里,有70多家醫療健康投資企業順利完成了新一輪融資。

梁頴宇表示,2022年,複雜的國際環境、疫情的反覆加劇了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各種超越預期的變化,使得中國的企業家普遍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在經濟整體下行的大背景下,我們始終看好中國醫療健康的未來發展。中國日漸完整的研發創新生態系統:包括領先科研人才的回歸、基礎研究的推進、豐富的臨床研究積累、更低的臨床試驗成本、更快的產品疊代速度,以及臨床前和臨床CRO生物製造基礎設施的完善,都將支撐中國成為全球創新的重要來源之一,中國醫療健康技術正在從模仿邁向真正的創新驅動。

以下是速記全文:

各位CEO,美元及人民幣LP、在線收看的朋友們,大家好。

謝謝大家對啟明創投第十四屆CEO雲端峰會周的熱烈關注。過去的一年是大家感覺特別艱難的一年,複雜的國際環境、疫情的反覆加劇了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各種超越預期的變化,使得中國的企業家普遍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

危機面前,創業者們如何把握前進的方向?如何構建起企業的韌性?如何帶領團隊穿越周期?這是今年的CEO峰會我們想要和各位創業者們探討的話題。

不同於往年,今年的CEO峰會我們基本上都是投資人和企業家一對一的深度對話。企業家們是來自於科技及消費、醫療健康領域的領軍者。

他們在不確定的環境中仍然保有了業務的持續增長,或者實現了轉型,我們期望通過投資人和創業者的雙重視角,來為創業者們提供精神蓄力,同時開拓思維、啟發經營管理的新思路。

首先,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2022年中國創業和投資市場的變化。今年中國股權投資市場的投資熱度是有所降低的。

清科研究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投資案例數、投資金額同比分別下降9.4%和33.9%,和2021年前三季度相比,10億元以上大額投資案例數占比大幅下滑。而在整體降溫的趨勢下,投資機構對「硬科技」領域的青睞程度不減反增,半導體、新能源、醫療健康等領域逆勢上揚。

這意味著:向創新驅動轉型,是企業在新階段實現可持續增長、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企業要從「規模擴張」邁向「提質增效」,要從「模式驅動」邁向「技術驅動」,要從「粗放運營」轉向「精進產品」。

第二,也跟大家簡單分享一下,在複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下,啟明創投和投資企業的情況。

2022年,我們逆勢完成了新一期基金32億美元的募資;在中國企業境內外上市節奏整體減緩的大背景下,啟明創投仍有8家企業陸續在科創板、香港交易所等完成上市。在投資節奏和金額上,我們也與去年基本保持一致,其中不少是對已投項目的追加投資。

聚焦到醫療健康領域,自創立至今,啟明創投已經投資了近200家醫療健康企業,其中有120家企業成長細分市場的領先企業,有60多家企業成長為該領域的龍頭企業,有40多家企業成功完成上市或併購,有近40家企業成長為獨角獸;同時在過去的17個月里,有70多家醫療健康投資企業順利完成了新一輪融資。

一直以來啟明創投都秉持和企業家做朋友的理念,專注於投早期、投硬科技、投真創新,我們希望不僅能成為企業的第一位投資人,也能夠成為企業最重要的投資人。

在遴選項目的過程中,我們看重團隊技術的領先性,希望這些技術能夠轉化為相應的產品,真正解決實際問題;也看重團隊的背景和執行能力,創始團隊要具備廣闊的視野和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面對各種社會問題,不斷創新技術、模式,提供世界級的產品和服務,滿足未被滿足的需求。

我們有許許多多優秀的企業家,無論是甘李藥業創始人甘忠如博士、還是再鼎醫藥創始人杜瑩博士、康希諾生物董事長宇學峰博士等等,他們都具備極強的「長線精神」,不拘泥於眼前的短期利益,而是以需求為核心,以臨床價值為導向,著眼於未來的價值。

同時我們發現,近些年來不少本土創新企業的研發能力已經接近全球領先水平,越來越多的中國創新開始站上世界舞台。

例如在生物醫藥領域,中國創新藥近年來海外臨床和授權交易增長迅速,很多海外藥企來License-in本土企業研發的管線,平均價格已經達到9億美元。我們的投資企業甘李藥業、加科思、英矽智能等都達成了研發管線的海外授權。今年10月,我們也組織了啟明創投投資企業和國際頂尖的大藥企進行一對一的線上溝通,其中有好幾家企業拿到了合作意向書。

中國人才和創新轉化能力的加強,都在推動著國際一流創新的發生,造就一個巨大的、充滿潛力的投資市場。

最後,在特殊的市場環境下,也想分享幾點建議給到我們的投資企業和企業家。

創始人單拼融資能力的時代已經過去,CEO們更應不斷強化企業管理,加大研發投入,增強企業內生動能。同時也應該具備全球化視野,構建全球化思維,通過全球化布局,做有全球競爭力、影響力的企業。

從微觀層面而言,在資本市場下行影響下,在經營模式、運營上,CEO們應該博採眾長,既要從以往的最佳實踐中獲得經驗,也要開拓創新,尋找到更適合當今行業、企業發展的路徑。

CEO們更應當加強對企業預算的管理,通過降本增效來減輕現金流壓力,關注產品開發的投入效率、專注力和開發速度。對於持續需要資金投入的公司而言,需要有足夠的現金儲備保證正常的研發投入速度,來度過震盪期。

2022年,儘管中國企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但是中國企業和企業家們依然表現出十足的韌性。包括在疫情封控期間,我們諸多投資企業努力尋求解決方案,科學家、研發團隊進駐實驗室,積極投入到研發工作,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中國企業家的責任和擔當。

啟明創投願一路陪伴企業前進,一起擁抱變革,重啟增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639b9a811c25a912a5025acf295761e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