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德軍真的是軍紀嚴明?為什麼入侵蘇聯時凍死也不搶蘇聯人衣服

2023-11-20     郝傑

原標題:二戰德軍真的是軍紀嚴明?為什麼入侵蘇聯時凍死也不搶蘇聯人衣服

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慘烈、傷亡最慘重的戰場,蘇德戰場最終扭轉了歐洲戰場的敗局,其中莫斯科保衛戰又是其中至關重要的一戰,擊碎了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為後來德軍的潰敗埋下伏筆。

在莫斯科保衛戰中,氣候原因是一個重要因素,大量德軍士兵凍傷或者凍死,使得德軍的戰鬥力大打折扣,最終影響了蘇德戰場的戰局。那麼為什麼德軍不搶蘇聯人的衣服穿呢?讓我們接著往下看。

一、戰略誤判,誤將蘇聯作沙俄。

當時,德軍沒有將戰爭持續到冬季的思想準備,冬季物資準備不充分。希特勒嚴重低估了蘇聯的戰爭潛力,甚至將蘇聯當做當年的沙俄來對待,在西邊的蘇聯紅軍被擊潰之後,甚至妄圖用3個月的時間拿下蘇聯。在德軍進攻蘇聯之前,史達林曾這樣認為「蘇聯只不過是一個搖搖欲墜的破屋子,只要臨門一腳就可以摧毀它」。

大家都知道,德軍在歐洲戰場所向披靡的最大倚仗就是「閃電戰」的策略,裝甲部隊鉗形推進,分割敵軍優勢兵力,進而圍而殲之。在6.22日戰爭打響之時,由於西面的蘇聯軍隊準備不是很充分,正好吃了德軍閃電戰的虧,所以才使得在莫斯科的西面,德軍長驅直入。

前線的勝利使得希特勒認為,戰爭只需要三個月就可以結束,因此,根本用不著提前準備冬季的服裝和物資,這就導致了冬季來臨之時,德軍物資供應的倉促。

二、補給線過長,後勤供應不力。

在冬季來臨之後,德軍方面的後勤部隊肯定沒有閒著啊!物資被源源不斷地運向前線。但是由於前期妄圖速戰速決、冬季物資準備不足,補給線全都用來運武器彈藥了,導致冬季物資庫存短缺,大量德軍士兵身著單衣在打仗,卡車、坦克的防凍液也準備不足,要很長時間才能發動起來,導致德軍總體戰鬥力下降,自然擋不住滿腔熱情、保家衛國的蘇聯紅軍。

而且由於德軍補給線過長,運力不足,大量的物資難以運達前線,導致還是有很大一部分士兵沒有冬裝可穿,因此,許多德軍士兵凍死或者凍傷,據不完全估計,凍死的德軍士兵達到了十幾萬人。

三、堅壁清野,物資難搶。

既然自己沒有跨冬的物資,為什麼不搶呢?

首先,在莫斯科保衛戰之前,蘇聯方面就已經實行了「焦土政策」。沿途的居民點已經進行了疏散,對重要的倉庫,工廠進行搬遷,搬不掉的就炸掉或者燒掉,反正決不能讓德軍得到。正是由於實行了堅壁清野的政策,導致冰天雪地里的德軍連「草根樹皮」都很難得到,更別說讓他們去「吃肉」了!

另外,在戰爭打響之後,蘇聯已經實行了戰時經濟體制,所有的物資統購統銷,普通老百姓手中的衣物和汽油也絕不會很多。而蘇聯一貫是犧牲農業發展工業的,普通農民被掠奪的一無所有,他們自己都是赤貧,德軍再想從他們手裡搶東西更是難上加難!

搞不好還會激起他們的反抗,因此,大量的德軍士兵凍死凍傷,進攻莫斯科受挫,德國三個月解決戰鬥的計劃破產!

有人說,俄國是一個神奇的國家,冬季的嚴寒總是能擊潰一切來犯之敵,從拿破崙到希特勒都是如此。然而,這就誇大了氣候因素的作用,我們也不應忽視俄國優秀將領的領導作用和俄國人民團結一致、抵抗到底的精神。

反觀世界史,事實證明,如果軟弱畏懼,分裂鬆散,定會成為待宰的羔羊,只有同仇敵愾,才能獲得最終的勝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5f898b75449edd20c935039ab094b6b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