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名「矮大緊」的明星公知高曉松,被網友罵到關閉直播,看起來是個偶然現象,畢竟,此前的《曉說》和《曉松奇談》等脫口秀節目,為這位音樂人轉型的「雜家」,積累的不少的人氣。
不過深究起來,高曉松用「不嚴謹」的言論,時時處處的「秀優越」,很多觀眾已經忍了很久,甚至到了後來,人們看高曉松的節目,純粹是為了「娛樂」。自認為感覺良好的高曉松,依然堅持擔當他最擅長的「公共知識分子」的職責,卻早因太多「不嚴謹」的言行,被大家當成了「皇帝的新裝」。
隨便找找高曉松這些年「言不由衷「的證據,一抓一大把,他最大的特點就是敢說,最大的問題就是,不管到底懂不懂、說不說得清,就是真敢往外說。他沒有梁宏達三起三落之後的泰然,也不如金星等人那般懂得知進退,他就是那種把輸出觀點、甘當」導師「當成是順理成章的人。
高曉松有教育甚至引導年輕人的資本沒有?客觀的說,有一些,但不夠。出身名門的他,早年間名校畢業後,在影視娛樂圈混得風生水起,擔得起國內知名音樂人、製作人的頭銜,歌曲《同桌的你》、電影《我心飛翔》、《大武生》等作品影響不低。
只是,被推上所謂「教父」地位的高曉松,心高氣傲的認為,自己的理想和報復,不應該只局限於國內流行音樂這個越來越狹小的圈子,於是 ,網際網路和自媒體成了他發光發熱的渠道和載體,這將是一個更廣闊的表達自己心聲的領域。
回想起來,高曉松最火的那些年,正是「大V」「公知」、「理中客」們,影響力最廣、關注度最大的那些年。或許對社會來說,更多的角度、更多的聲音,或許會直接間接的推動社會的進步,但不可避免的因為一些所謂「知名人士」的帶節奏,引髮網絡輿論的新思潮。
高曉松的言論和態度有沒有問題,對「燈塔國」的感情深不深厚,這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他最大的問題就是,自認為可以憑藉一張嘴,隨心所欲的左右輿論的風口、挑動大眾的心聲,這才是他的心理預期與大眾對他的印象存在嚴重偏差的主要原因。
這次直播的反彈,其實是一次民意的「反噬」,在方方、許可馨、趙子越等人被大眾口誅筆伐的當下,任何一位「有前科」的公知、大V都很難倖免,這時候還非要往槍口上撞,那才是真的不識時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