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馬不停蹄,征服了半個地球,如今哪些國家曾是他的戰利品

2024-01-14     郭秀華

原標題:成吉思汗馬不停蹄,征服了半個地球,如今哪些國家曾是他的戰利品

偉人對於古代歷史解讀得相當透徹,而他眼中的成吉思汗則是"一代天驕"。這種稱謂一點也不誇張,因為如果你了解了成吉思汗當年的"帝國"邊境有多大,可能就會發現拿破崙、希特勒與他都不在一個層次上。為什麼這樣說?因為成吉思汗曾經打下了半個地球。

當然,很多人是不會相信的,半個地球有多大?它可不是地球儀上的一巴掌,憑著成吉思汗時代一切靠馬跑的現實,半個地球夠他跑幾年的。

嗯,說的沒錯,但地球再大,馬再慢,也架不住馬不停蹄呀。成吉思汗的戰爭就是這種樣子,他打起仗來真的沒有停的感覺,自己六十多年的人生中,幾乎都處於爭戰狀態,開疆拓土就是一代天驕最感興趣的事。

那麼,成吉思汗到底打了多少仗,控制了多少地方呢?打開當時時代的地理版圖,成吉思汗是出身蒙古境內的,而他從小就是為著蒙古的稱霸而戰鬥的。所以,最初的戰場是蒙古。而這之後,蒙古之外的周邊就成了成吉思汗要征服的地方。

其次,成吉思汗帶領著他的隊伍繼續進軍花剌子模,而這裡面包括的國家就多了,當時的阿富汗、中東14國、印度北部、巴斯斯坦都成為了蒙古帝國的臣子。

不僅如此,俄羅斯這樣的大國,昔日也是成吉思汗的一個小附屬國。就連匈牙利、羅馬、捷克、奧地利等東歐國家也不能倖免。

雖然說有些戰爭是成吉思汗的兒子們打下來的,但都是他的指揮。而他還向著中原地區擴張,河北、山西、山東、陝西,幾乎都是蒙古的地盤。據說成吉思汗戰無不勝,在他一生的沙場生涯中,除了十三翼之戰失敗之外,其他的都是無人能敵。

所以,成吉思汗打下半個地球的說法並不是虛言,他的征服版圖已經從南面的巴基斯坦到東面的庫頁島,再到北面的北極圈,西面的巴基斯坦。這樣一個大圈子,你可以想像成吉思汗有多厲害了吧?

就算這樣,成吉思汗也不滿足,在他六十多歲的時候,還騎在馬背上親自出戰。由此可以看出,世界再大也禁不起成吉思汗的馬不停蹄呀。可惜成吉思汗六十四歲因傷勢不治而亡,不然的話,可能他帝國之下的範圍就不止是半個地球了。

雖然說成吉思汗的成績是真,但他為什麼會有這樣大的成績呢?每個人都兩隻手,兩個腳,一個頭,為何並沒讀過什麼書的他能這樣戰無不勝呢?

說起來這可能與成吉思汗的出身有關,他本身就出生於一個蒙古首領之家,從小經歷的就是你爭我奪的現實。他的大兒子不就被傳是自己敵人的血脈嗎?可見,在成吉思汗的心裡,人生最重要的事是勝利,至於代價是從來不計較的。

同時,成吉思汗從小生活的環境已經註定他的戰鬥思維。一個人長期在戰場上成長與奮鬥,是會成就與常人不同的意志的。成吉思汗不僅讓自己有強壯的體魄來適應馬上戰鬥的資本,還會注重軍隊的素質培養。

成吉思汗的隊伍從來都是一個人配三匹馬,累死一匹立刻換一匹,沒有因為失去馬匹便停止戰鬥,或者以失敗告終的說法。在這種情況下,成吉思汗的隊伍成為不打無準備之戰的隊伍。

另外,只進不退也是成吉思汗如此成就的原因。在他打過的仗當中,只有一次是因為兩軍兵力相差太懸殊而主動撤退的。如果兵力允許,成吉思汗是絕對不允許自己的隊伍後退的。比如說在攻打西夏的時候,成吉思汗就是在高燒不退的情況下誓不退軍,結果最終夏朝皇帝只好被迫求和。

這就是一代天驕,他有著常人之所不能的毅力,他有著身經百戰的戰場經驗,也有著別人沒有的狠辣。當年他身受箭傷,誓死不肯退兵,可見其成就大事的決心。當然,他也為此付出了非常大的代價,包括他的生命。

當蒙古帝國威名在外,當成吉思汗天下無敵,身負箭傷的成吉思汗也迎來了自己人生的落幕。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內心的宏圖大業遠未結束,他的兒孫後代還需繼續向前。但只是以他在世的這些業績,便足以讓後人難以超越,也足以讓世界為之嘆服了。

成吉思汗的一生稱得上傳奇,什麼拿破崙、希特勒,什麼亞歷山大、凱撒,在他面前都不堪一提。但關於他的殺戮也是歷史記載中濃墨重彩的一筆,據統計,成吉思汗一生屠城數目之多不可計算,而直接死於他手下的人,或者說死於他戰亂之下的人,不低於一個億。

這本書不僅僅記載了他波瀾壯闊的一生,同時對他個人進行了精確的分析,對今日世界的格局做了透徹的解析,兩者的聯繫,或許你都從沒有想到過。

了解一個歷史人物,只是從一個方面來看勢必不全面。只有專業的書籍輔助,我們才能了解成吉思汗這樣舉世傳奇的人物。希望大家有時間拿出書來,細細閱讀一兩段,從而回味那迎面而來的戰爭年代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5d178e9893709f11fa92a518fc2a479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