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甚至覺得找房子比找工作還難」

2022-08-05     Lens

原標題:「我甚至覺得找房子比找工作還難」

「我甚至覺得找房子比找工作還難」

租房,是在大城市打拚生活的人繞不開的話題。

如果你也曾在或正在北上廣深生活,你一定知道在一線城市租房意味著什麼:

工資的三分之一以上都要為房租買單,可能要和陌生人共享廚房和衛生間,且合租人永遠不固定,可能早已習慣了沒有客廳,因為它被隔斷成為了03號房,只留下窄窄一塊空間作為公區。

當然,獨居人士大概能免於這些煩惱,但能成功做到獨居的人,大部分也都曾經歷過那些煩惱。

上海靜安區 @小西瓜

至於哪個城市對租房的人來說最友好?

可能沒有固定的官方答案。每個人會有各自的經歷和考量。

但不可否認,租房真的是一件很麻煩的事。好房東品質可能是相似的,但租房踩過的坑,各有各的「一言難盡」。有時候你會發現,為了省錢或者圖省事,不謹慎的租房,有可能成為生活的一場「災難」。

當我們回憶起畢業後的第一次租房,又發現,在夢想起步之初,小小一間房帶給了我們那麼多溫暖、陪伴和鼓勵。

01 工作有實習,租房也有

@不願被搜到的嗡,女

23歲,深圳,網際網路直播運營

與高中同學合租,三室一廳,次臥2200/月

第一次在廣州的租房經歷不是很愉快。

當時還是實習,住的是半城中村的頂樓,很熱,每天看著電費猛漲。第一次出去租房只看房子的表面 (例如裝修、配件),但是忽略了朝向、格局、地段、位置等等,再加上是和二房東簽約,覺得房東人也不是很好,算是一次糟糕的體驗了。

有了這次經驗,我之後租房會提前預留一個月的時間去找,這樣自己更有選擇一些。

畢業後第一份工作的租房

2021年,我應屆畢業來深圳工作,南山的房子都很貴,但是為了節省通勤時間,還是決定住在附近。幸運的是,我遇上了以前的高中同學,恰巧畢業一起來深圳工作,於是找到了現在這個房子,三房一廳人均2k+人民幣。

在高新園上班,20分鐘左右的通勤時間,對於這個地段來說,價格已經很划算了。房子未搬進去前很空,只有空調、洗衣機、冰箱幾樣大件家電,房東還不太願意合租,我們和房東商量了很久才最終同意我們合租,並答應再加了一些平價的家具。

周末的電影時光

不過沙發、床這些還是需要自己安置,我們大概計算了一下,這種情況長住的話是挺合適的,最好能有合租的朋友一起平攤。 (溫馨提示:也蠻費精力的,適合喜歡搗鼓東西的人,如果圖方便還是建議選擇拎包入住)

對於租房預算,我樂意花工資的大約20%-30%,因為居住環境和通勤時間很大程度地影響我的心情,甚至工作效率。我的工作時間一般是10.30-20.00,在深圳科技園這種環境工作,本身節奏就很快了,幾乎就是每天兩點一線,能消費的機會其實不多,所以我儘可能把工作和私底下的生活分開,在工作中不過多代入自己的情緒和性格,相反地回到家,才會有一種鬆弛感,尤其房子的軟裝都是自己一手置辦的。

陽台小花園

我還喜歡讓家裡有一些大自然的要素作裝飾,我在小紅書上學了很多怎麼給室內盆栽澆水和施肥的經驗,把陽台做成了一個小花園。種花會讓你感受到植物的生命力,我想,這興許能帶來一些生活的希望和動力吧。

周末呆在家裡會經常感慨: 很美好唉!

因為深圳這邊租房只能1年租 (房東可能次年會漲價),我們和房東商量後,今年維持原租金又續約了1年,目前是計劃一直住著,直到不在深圳工作了應該才會搬走。

某一天深圳的暴風雨

我其實對深圳這座城市沒有特別的喜愛,我更喜歡廣州,但因為這個房子的存在,讓我更願意繼續去了解這個城市了。

深圳到處都是高樓和商場,離開了房子內部,外界的環境對我來說並沒有什麼改觀,還是很商務的大都市,有一種疏離感,但是當回到自己的房子,就有了一種在自己家的感覺,很溫馨。

下班後很美的晚霞

02 城中村:真香!

@小清新,男

27歲,廣州,化工設計師

獨居,一室一廳,700元/月

人生建議:能獨居就不要合租。

第一次租房沒有經驗,我在自如上找了合租公寓。經歷之後你就會認識到,遇到衛生習慣不好和作息時間不穩定的室友,會帶來多少精神上的無盡折磨。現在回想起來,合租絕對是能刷新你對生活底線認知的一種存在。

有了這次經歷之後,我對合租徹底ptsd了,終於痛定思痛決定從合租房搬出來。

電影《夏天協奏曲》

但是另一方面,省錢也不能不考慮。幸運的是,對打工人來說,相比別的一線城市,廣州的特色「城中村」著實是一個很友好的選擇。

新找的租房在番禺區,房租700,一室一廳。就是水電比較貴,水4塊1噸,電1.3一度。最熱的時候,當月電費得超過250元了,天氣不熱的時候,水電費能控制在100元以內。

窗外一角

雖然是城中村,但房子空間很大,環境也挺好,周圍配套設施一個都不少,地方也安靜。樓下附近有公交車,離地鐵站大約10分鐘車程,但我上班通勤既不用坐地鐵也不需要公交車,每天愜意的騎15分鐘電動車就能到公司。

房東是一個很好打交道的老廣,總是操著一口帶零星幾句廣普的白話,雖然我們語言交流不是很順暢,但他對租客還算有求必應,比如我前一天晚上跟他說熱水器壞了,第二天下班就發現已經修理好了。他會每周定時打掃樓道衛生,今年過年回來,還給了我一個10元的紅包利是,錢雖少但我有感受到他的那份誠意和祝福。

電影《夜與日》

得益於每個月不到千元的租金,我去年攢下了工資的一半作為存款,頗有些成就感和滿足感。這個房子大概會一直住下去,等哪天不在廣州工作了才會搬走。

不過,一次離奇的遭遇是,剛和朋友發完「城中村真香」當晚,人睡家裡手機就被偷了。

據房東說,應該是小偷拿釣魚竿釣走的,以前也有發生過這種事,住戶的窗戶沒關緊,小偷在魚竿頂粘了雙面膠,伸進來,手機就不翼而飛了。

03和追星認識的人合租了

@Milchigsy ,女

25歲,北京,新媒體運營

與朋友合租,兩室一廳,次臥1900元/月

我的第一次租房是幸運的。

坐標北京,兩室一廳,房東直租,月租在2千元左右。

我的合租室友是追星認識的。

當時我一個人從廣州來北京工作,她是在北京上大學,剛好我們同一屆畢業,於是兩人一拍即合,開始共享消息找租房。

朝北次臥,為數不多能被夕陽照進來的瞬間

我們首先劃定了一個具體的範圍:八通線上,地鐵附近,價格在兩千上下。我們不打算找中介,因為考慮到直租更安全且沒那麼貴,就直接在豆瓣看房。最終找上的一個小姐姐,她租房合同6月到期,替房東在網上發布了一條招租消息,由於租房細節寫得很詳細,基本信息都能很直觀的看到,最終我們大膽決定,租下這套房,7月入住。

2020年北京新發地疫情,於是看房、交定金這些手續,我都線上完成。

因為樓層比較高,經常會有小鳥來我們的窗邊休息

不過,合租的室友只住了3個月便回家了,我在這個房子裡繼續住了2年。這可能就是合租的弊端吧, 你永遠不知道你的室友什麼時候會拋棄你。這期間我換了兩個室友,有矛盾也有和諧。直到最近換工作搬到了新的房子,還是兩人合租。

回想起畢業後租的第一套房,9㎡左右朝北的次臥,房東的床就占了將近1/2的空間,再加上書桌和衣櫃,幾乎沒有能夠落腳的地方。我每天最開心的事就是在窗邊看看夕陽吹吹風,期待著未來能夠住進一個可以曬到太陽的臥室里。

但好在小區周圍的配套設施都很不錯,出地鐵就是菜市場和麥當勞,想要什麼全都有,在日常生活上還是非常便利的。

每次去完超市回家的必經之路,一條彩虹樓梯

租房,可以是繁華都市的一個便利落腳點;也可以是繁華之外,給你家一樣感覺的一片天地。

剛剛過去的畢業季,在 #Lens 夜話我們聊起租房,當問到畢業後的第一次租房,多數人回想起來踩過的坑:

@小書袋繪本店長

碰見壞房東不退押金,剋扣房費。

@夠了少年快跑起來

上著班房東在群里告訴我,房間晚上要被拆了。

@Bai-_A

房東知道對面樓有偷窺狂還是把房子租給我這個女孩子了[微笑][微笑][微笑]

除了是第一次租房, 還有很多其他的第一次......

@曉鶴:第一次租房才體會到「孤獨」的定義。

@國:第一次租房才體會人為什麼要養寵物。

@坤珈:第一次擁有了自己的獨立空間,每天下班後滿身疲累地回到自己的公寓,就好像突然有了充電的地方。雖然一切設施都很簡單,但是在那個幾平米的小房間裡有可以自己做主的底氣。

對於 難忘的歲月和租房經歷,很多人有感而發。

關於知足,@不想:

北京,合租獨衛陰面,20平。第一次租的住了兩年,因為有女朋友一起心情很好。那時就想著掙得錢夠租房和生活,夠兩人一起過節日的費用就知足了。

關於情誼,@玉泉水草:

高校的筒子樓,三個女孩一間,冬日的周末,三個男友一起團坐火鍋,是屬於我們的老友記。

關於無奈,@得柱121:

我是上海解封后來的上海,因為男友在上海,異地兩年了。

昨晚剛和房東簽完,在面談的時候就不太順利,房子我本來也不太滿意,但是男友中意,加上之前的房子也快到期了,上海疫情又不穩定,搬家確實著急。簽租房合同的時候就感覺無奈又委屈,和男友悶悶的吵了一架。

在地鐵上悄悄抹眼淚,我其實不太能理解大家(包含男友)為什麼一定要選擇來上海打拚,在家鄉真的可以養活自己也生活的很舒服。

這是我第一次租房子,不算成功,希望能早日安定下來。

已經忘記了大部分細節,但仍能記得當時排山倒海般的恐懼,迷茫和孤獨。@我累特

關於孤獨和不安,@在上海的許同學:

作為今年的應屆畢業生,剛剛租了人生中的第一套房子。搬進來的時候,因為天太熱,只覺得累。等到晚上洗好澡,開了空調,看著滿地的紙板箱。我哭了。

......

當談起城市租房,我們的感受總是五味雜陳,有太多想吐槽和甚至無從吐槽的點。

但是別忘了,當初的你應該也不是為了享受租房條件而來到這裡的。

在小小一間臥室之外,你一定體驗了更大的世界。《東京風格》一書中這樣說過:「...搬進租金不會造成負擔的狹窄房間,不管去玩或去工作都靠徒步或自行車解決。家裡沒有書房也沒有餐廳,但附近就有圖書館或喜歡的書店、朋友開的咖啡廳或酒吧,把街上當作房間的延伸就行了。」

@此方島的大點,美國

記得第一次租房,好不容易在曼哈頓下城租了一間你想像不到有多小的公寓,簽合同的時候發現中介要收年租金的15%做手續費,窮困如我自己在家大哭,中介小哥後來跟我說,他告訴公司自己願意少賺點錢,幫我下調到9%。沒買什麼家具,都是Walmart最便宜的桌椅沙發床墊,但是那一年過得好快樂,跟朋友一起寫作業煮飯吃火鍋的日子。

上海,@小西瓜

不管怎樣,生活還在繼續。

也不乏有人在租房生活與工作之間達成平衡,借這個落腳處,更加了解甚至重新認識了所在的城市,從而與之建立起某種聯繫,然後在這裡繼續紮根下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5d0bf343639b6721246a63753ab28d5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