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崎駿: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2023-06-30     Lens

原標題:宮崎駿: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宮崎駿是個大騙子,沒有一個忠實影迷會否認這一點。在這三十年里,他說了不下10次「要退休了」,或開玩笑或認真。最認真的一次,距今正好十年前。

2013年《起風了》製作後的宮崎駿

那是2013年,《起風了》上映後,他召開了一場規模超大超正式的媒體見面會,當場宣布了退休決定。

「總之,我這個人吧,迄今為止說過好幾次『不幹了』,每次都引起騷動。大家估計也會想,反正這回也是一樣吧……」

「不過,這次嘛,是來真的。」

話音未落,老爺子自己都沒憋住噗嗤一聲笑了出來,台下記者也都跟著樂,整個會場充滿了歡快的氣氛。他趕緊把話筒丟給了身邊的老搭檔鈴木敏夫,鈴木桑強忍笑意,勉強把記者會一本正經繼續開下去。

宮崎駿 鈴木敏夫

10年後的今天,我們更能理解那次笑場背後的含義,宮崎駿再一次狡黠地騙了我們——這個七月,他的新片《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即將上映。

他才不會因為出爾反爾感到內疚什麼的呢,這回乾脆耍起了性子,零預告,零宣傳,連海報都公布得很「勉強」,是人還是鳥?看不出個所以然。

2022年12月,吉卜力工作室在官方Twitter上公布了預告海報。

在十年前發表引退宣言時,有記者問他:對那些喜歡你的孩子們有什麼想說的嗎?

宮崎駿撓了撓頭:「這種帥氣的感言我可說不出來啊,非要講的話,如果孩子們有機會從頭到尾看我所有的作品,一定會多少明白些的。」

宮崎駿導演的歷年作品

我有預感,同樣的答案,可能就藏在這次的新片里。

年輕時沒機會講的

那就現在做出來吧

關於宮崎駿反覆橫跳的引退問題,日本媒體其實早已見怪不怪了。

幾年前,富士台還在綜藝中特製了一張時間表,搭配他從中年到老年各階段引退宣言,節目效果拉滿。

1986年《天空之城》人生中退休念頭最強烈的時刻;

1992年《紅豬》動畫已經結束了;

1997年《幽靈公主》百年一次的決心,最後一次退休;

2001年《千與千尋》退休,另開一家老年吉卜力;

2004年《哈爾的移動城堡》這幾年裡最好的告退時機;

2008年《懸崖上的金魚姬》體力上,這是最後的長片了;

2013年《起風了》做出這樣的傑作,退休無憾了……

這些所謂的引退宣言,並非全出自宮崎駿本人,有些是網友編的段子,有些是老爺子私底下的玩笑話,甚至還有些是他畫急眼了說的氣話。

在2013年真的真的宣布引退時——至少那一刻他心裡確信是真的引退——宮崎駿也沒有完全把話說滿,只是說以後不再會拍動畫長片了。

上下滑動查看宮崎駿於2013年發表的正式退休文,來自 映畫.com

他從來都是個閒不下來的人,退休在家腦子和手都依然停不下來,在稿紙和手帳上隨手塗塗畫畫,那塊標誌性的白圍裙始終沒有脫下來過。那兩年主要忙的事情,都是在準備吉卜力美術館的展品。

經濟一直不景氣,原來工作室里的年輕人們,早就各奔前程去了。2015年,一支紀錄片團隊想來拍拍宮崎駿的退休生活,只看到他一個人關在昏暗的畫室里,一邊自言自語一邊畫個不停。

「我說的是不做長片了,做短片總不算出爾反爾吧?」

帶著這樣的詭辯,彼時75歲的宮崎駿開啟了一個新項目,是一支十幾分鐘長的短片,名叫《毛毛蟲波羅》。

《毛毛蟲波羅》海報

這不是會公開上映的作品,而是只限於在吉卜力美術館和主題公園中放映,照理說不該有太大心理負擔,但宮崎駿不這麼想。

這隻形象「簡單」的毛毛蟲,被他寄予厚望,故事也是年輕時就一直想講但沒機會講的,被他稱為自己的「幻之動畫」。

宮崎駿本來是相當頑固的「手繪派」,而且不是通常的一天能畫24張的簡單畫法,是一天一張的慢工出細活。這次他居然破天荒的開始用上了電腦CG,當然他自己不會那些個,還是得依靠年輕人。

鈴木敏夫幫他搜了一大圈,最後重任落到了櫻木優平的CG團隊身上。工作室里,宮崎駿和80後90後們圍坐在一起,拿出了早已準備齊全的分鏡手稿,年輕後生們都讚嘆不已。

項目剛開始時很順利,老爺子看著電腦一步步把毛毛蟲的身體搭起來,加上臉,有了五官和小腳,興奮得像個孩子,「誒就這樣動起來了,哇真神奇……」

「做CG果然比較輕鬆呢,他比去年元氣了一百倍,眼神都不一樣了」,有同事笑著調侃道。宮崎駿倒趴在椅背上,順勢裝睡打起了呼。

「可累了呢,我可是後期高齡者了。」這是他自創的說法,後期高齡者、末期高齡者、臨終期,他把自己放在了人生的倒數第三格。

衰老,時間

和死亡

一輩子的伏案工作,讓宮崎駿一身是傷,從肩頸到腰背都僵硬得像石頭一樣。

他定期會去找理療師按摩,趴在墊子上哼哼唧唧,「我這把老骨頭,就算用高壓鍋也熬不出湯汁了,頂多煮出一灘黑水。」

「如果福爾摩斯見到我,一下子就會說:你是動畫師吧?」

這樣的玩笑背後,其實是非常現實殘酷的話題:衰老,時間,死亡。

某天,他開車來到工作室,從老款雪鐵龍2CV上緩緩走下,平靜地說,剛才接到了消息,曾經一起做電影的夥伴去世了。

「我以為一定會比我長壽的朋友,結果先走了,我就會想,為什麼我現在會做這些事。」

沒過幾天,他又在工作時接到了電話,77歲的保田道世也走了,她是負責吉卜力動畫上色的元老。

吉卜力工作室在Twitter上發布的關於保田道世的評價

聽到這些消息後,宮崎駿的第一反應不是悲傷嘆氣,而總是馬上坐回畫桌前拿起筆。

「沒時間了,沒時間了」,這成了宮崎駿這些年最常掛在嘴邊的話。

《毛毛蟲波羅》的進展並沒有想像中順利,年輕人的CG始終離他想達成的效果非常遠,影片的第一個鏡頭就讓他大失所望,那是波羅第一次從繭里探出腦袋打量世界,「等你們有孩子了就知道,嬰兒不會有這麼老練的轉頭動作的。」

宮崎駿明白了,CG果然不是魔法,從沒接觸過數碼繪畫的他實在著急,甚至自己動手在繪畫屏上動筆,結果不知道按錯了什麼鍵,把整個畫面搞得一團糟。

銀白色的頭髮被他撓得亂作幾團,煙一根接一根地抽——曾經幾乎每一部吉卜力作品,都是這樣的狀態下創作出來的,只是當下宮崎駿已經75歲了。

他打發所有員工出去看電影,看新上映的《星球大戰》觀摩一下美國人的前沿CG技術,自己則繼續留在畫室里撓頭。

最後他終於在技術之外找到了解決辦法,在毛毛蟲周圍加上了許多「夜魚」,游來游去引導著波羅的視線,畫面果然溫柔、天真了許多。

「我們處在與《星球大戰》完全不同的世界,大家看完《星球大戰》被折服了,不想做毛毛蟲了,我不這麼想。」

宮崎駿看著他們感慨道,自己早就沒辦法像三四十歲的人那樣熱情、衝動了。

「如果什麼都不做的話,太無聊了,其實就是這麼回事。那些老導演也都是這樣想的,拍電影才是最有趣的事。」

那麼是什麼在驅使著自己不停創作呢?每個人都想問這個問題。

14分鐘的短片

做了三年

在堺雅人主演的日劇《Legal High》中,出現過這樣一位老漫畫家,因為對下屬太嚴苛,把年輕的助手罵得神經衰弱,一拿畫筆就崩潰,最後被助手告上法庭。

「我其實從來不是天才,只是比任何人都拚命工作,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來。等我回頭一看,背後沒有一個身影。那幫懶惰的人在山腳念叨:誰叫那傢伙是個天才呢。」

日劇《Legal High》

老漫畫家在法庭上這番坦誠的發言,成了全劇的高光時刻。

「我最討厭優哉游哉長大的慢性子。比我有時間、有精力、感情豐富的人,憑什麼比我懶惰?如果要把這些都浪費的話,就統統給我啊!我還有很多很多想要創造的東西!」

這一集的彈幕上,許多人都猜測,這就是在說宮崎駿。

毋庸置疑,宮崎駿是個溫和的人,很少會像電視劇刻畫的那樣暴跳如雷。但他並不仁慈,對身邊人同樣極為嚴格,語氣不激烈的言辭批評,訓得人面紅耳赤。當時為他做CG的櫻木君,同樣是因為壓力太大導致神經衰弱進了醫院。

對待自己的兒子吾朗,宮崎駿同樣如此。

在外人看來,宮崎吾朗是個從小就非常優秀的孩子,在藝術方面很有天賦,還是個園林設計專業的學霸,讓父親能放心地把美術館和公園交給他。

但是在接班動畫事業這件事上,宮崎駿似乎怎樣都無法安心,儘管吾朗下定決心要子承父業,但參與的《地海戰記》等幾部作品,總是沒法讓爸爸滿意。

宮崎吾朗擔任長篇CG電影《阿雅與魔女》的導演

「做出來的東西,必須說得過去。我不想做爛片,不是為了情節做動畫,而是想別出心裁,做出能讓大家看到某一個鏡頭時,喊出『斯巴拉西』的作品。」

2018年,《毛毛蟲波羅》在吉卜力美術館亮相了。這個14分鐘的短片,做了三年時間。

在豆瓣上,你能看到中國粉絲對它的評價:

「像是意外得到了一個奇高倍數的放大鏡,得以仔仔細細地觀察自然界,瑰麗又可愛。對宮崎駿大膽想像力的驚嘆貫穿了整個觀影體驗,小蟲在葉片上咀嚼的畫面就像小孩在巨型果凍上舀下那麼一大勺似的,還狼吞虎咽。」

做完這部短片後,宮崎駿其實已經有了繼續拍長片的念頭。

他算了算, 要是現在開始做,五年時間,自己就80多歲了,「搞不好會深陷困境中,給人添麻煩的,心臟驟停之類的。」

最後的答案

在這部新片中

「現在這個年代,大家應該有渴望的東西,那該是什麼呢?」

2022年底,宮崎駿的答案露出了冰山一角。

當時吉卜力發布了新片《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的海報。光從這幅海報上,很難看出影片的任何具體信息,它看上去是一隻鳥,但肯定沒那麼簡單。

日本預告海報

宮崎駿本人倒是十分得意這張粗糙的海報,自誇說這是自己做過最好的海報。

到現在為止,這幅海報都是《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僅有的預告內容。至於劇情、角色、聲優陣容,吉卜力什麼都沒有透露,名副其實的零宣傳。

製片人鈴木敏夫最近接受媒體採訪時說,這是因為他們想避免好萊塢式宣傳陷阱。

「前陣子有一部美國電影,啊好險差點說出名字,它大約會在這個夏天同一檔期上映。美國人分批做了三個預告片,其實最後把所有預告片連起來看完,你就不會想去看電影了。所以我們想試試反著來。」

目前唯一能推測出的信息是,這部電影的故事來自於吉野源三郎1937年的同名小說。但並非直接改編,而是宮崎駿在年輕時讀完小說後,自己的心理感受。

小說《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在小說中,15歲的主角小哥白尼和舅舅一同搬進新社區,面臨著歧視、霸凌等挑戰,青春期的小哥白尼在舅舅的幫助下,探索自己的內在精神世界,最後找到了「人之所以為人」的價值。

「無論時代如何殘酷,都要活得像一個真正的人」,宮崎駿說,「這本書就傳達給我這樣的信念。」

影迷們猜測,這部新片很可能會像2013年《起風了》那樣,是一部現實主義敘事的電影,這也符合宮崎駿晚年作品的的風格。

值得一提的是,鈴木桑透露,宮崎駿創作這部電影的另一個目的,是為了自己的孫子。

「他想告訴孫子:爺爺總會去另一個世界的,在此之前,給你留下了這部電影。」

所以,讓我們回到文章開頭,十年前的引退記者會上,那個「你想對孩子們說什麼」的問題。

「那麼帥氣的話,我可說不出來呢,從頭到尾看完電影你就明白了」。宮崎駿最後的答案,一定就在這部新片中。

圖片版權來自:

Studio Ghibli; 紀錄片《終わらない人 宮﨑駿》,《夢と狂気の王國》,《宮崎駿:十載同行》; 日劇《Legal High》;Twitter@STUDIO GHIBLI;Youtube@Archive~映像保存領域~

作者:Leo ,圖片編輯:yidan,監製: Algae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35e123862bc45f0eeb47fef12a8f5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