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飛彈核心部件送瑞士維修,結果從山東寄回,台媒:機密或竊取

2023-01-06     胖福的小木屋

中國台灣的「雄風-3」飛彈用以定位、鎖定「敵人」的經緯儀因故障送到瑞士原廠維修,後來被輾轉送至中國大陸山東青島維修,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雄風-3」飛彈是反艦飛彈,雄風-3飛彈是在雄 風-1 飛彈和雄風-2飛彈的基礎上研製的。1998 年, 雄 風-3 型 飛彈試驗彈首次試飛成功 ; 1999 年 後, 雄 風-3飛彈又相繼完成了超聲速自由飛行、巡航後俯衝 、模擬攻艦低-高-低彈道飛行 、超低空掠海飛行等多項試驗項目。在 2001 年 4 月舉行的「漢光 17 號」演習 中, 雄風-3 飛彈進行了首次實戰 試射。雄風-3 型飛彈具有掠海超聲速攻艦能力, 最大飛行馬赫數為 2.5,飛彈的射程在 500 km以上。



大家對「雄風-3」飛彈最為熟悉的,莫過於2016年7月1日,中國台灣地區海軍的一艘巡邏艦住訓練中誤射一枚雄風-3 型飛彈,飛彈命中並穿透了一艘正在澎湖一帶捕魚的漁船。因此「雄風-3」飛彈被很多人稱之為「漁船」殺手。

而「雄三」飛彈所用「定位鎖敵」的全測站經緯儀是向瑞士萊卡公司採購,經緯儀主要用於飛彈生產組裝時量測校正之用,是在飛彈組裝流程中,對飛彈彈體、發射箱、架等零部件做校正測量的光學校正設備。



但是因為出現故障,台「中科院」要求代理商送回瑞士原廠維修。但後來修復送返台灣之後,中國台灣「中科院」卻發現竟是從大陸山東省青島市寄回台灣。這波操作讓台灣徹底不淡定了。台媒甚至表示,台灣飛彈核心機密或被竊取。搞得中國台灣緊急闢謠,已立即對此設備進行資安鑑定,確認沒有遭植入惡意程序,無資安泄密疑慮。另外,送修之前已經取下經緯儀的數據存儲卡,基本不存在泄露風險。

中國台灣可能不知道,經緯儀產品確實是瑞士徠卡測量系統公司生產的,這個徠卡測量與我們常聽到的徠卡相機,原同屬一個集團,但現在已完成拆分,現在徠卡測量系統屬於海克斯康集團。



海克斯康集團在青島投資2億美元,建設了占地200多畝的智慧產業園,研發、製造及服務智能製造、智慧城市相關的軟硬體產品。也就是說整個大中華區,包括中國香港、中國澳門、中國台灣等地區的產品都是送到青島來維修。




我覺得台灣沒有必要這麼玻璃心,首先,中國台灣的「雄風-3」飛彈,中國大陸還看不上,事實上,雄風3射程雖然設計在 500 千米以上,但是上次誤射漁船事件,根據中國大陸研究人員的研究,只飛了 74千米,即使是低彈道的最大射程也未達到 。從中國台軍事件報告可以看出,飛彈於8 點 12 分發射,大約在 8 點 17 分完成攻擊,時隔至少 4分鐘,而飛行距 離大致 74 千米,平均速度不足 1 馬赫,這表明其整體速度並 未達到 2.2~3 馬赫的最大設計速度或者說以最大速度飛行的時間較短。



「雄風」3默認的攻擊模式是使用概略坐標輸入,待飛彈進入目標區再利用主動雷達搜索、跟蹤、鎖定目標 。這種方式減輕了系統對偵察平台持續跟蹤和中繼信號平台的依賴,減少了受干擾的時間段,基本實現了射後不管的自動攻擊,而這樣的攻擊方式非常單一。中國台灣省這樣的飛彈技術已經逐漸被中國大陸淘汰。

除此之外,經過70年的發展,中國成為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當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在世界500多種主要工業產品當中,有220多種工業產品中國的產量占居全球第一。

也就是說全球主要的工業品,想要避開中國供應鏈幾乎是不可能的。比如說美國的F35,就由全球1700多家供應商的30萬個零件組成,除了渦輪機潤滑泵磁體以外,F35雷達、艙門、起落架等處採用了中國製造的釹鐵硼磁體,2019年,媒體又發現英國一家為F-35供應電路板的製造商,其實早就已經被中國企業收購了。



中國台灣也只是送修生產設備,人美國直接連防彈衣、戰鬥機部件都外包大陸生產。也沒看美國臉紅過或者把F35剁碎嘍。中國大疆無人機美軍用著舒服著呢,禁都禁不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5c7bf16ac1b9e46fcac8dd92657ff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