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廢話速評】山靈UA3硬體測試&聽感分享

2022-06-27     李凌佳琦的HIFI小鎮

原標題:【不廢話速評】山靈UA3硬體測試&聽感分享

先說結論,山靈家小尾巴里,一直以來我認為調音最符合山靈底蘊的其實是最便宜的那個UA1,基本上完美貫徹了山靈的潤Fi理念、而且非常好搭配,只是其定位入門,素質上限並不夠高,後來的旗艦UA5更多像是個和各個廠家硬碰硬掰腕子的聲音,其音色更像是山靈M6Pro(尤其是21版)這種風格。而如果你喜歡山靈M6 21、M8、M9這種暖潤帶點HUFI的風格,UA3是我力薦的型號,也是目前山靈系的小尾巴里我認為調音完成度最高的一款。

開箱過程就跳過了,和之前相比最大的區別在於增加了更加直觀的物理按鍵,還可長按中鍵進入100級DAC音量的調整模式。雖然實現不了UA5上那麼多精細的操控,但對於出街黨來說會更友好。UA3標配的平衡口是4.4,2.5黨們可以減錢買UA2。

體積在小尾巴里算是比較中規中矩的,比自家UA5要小和薄一些,外形設計語言和對四周稜角的處理接近UA1、UA2的風格。

硬體測試環節

廢話不多說,直接上儀錶盤看下素質底子。

平衡口的極限失真非常優秀,信納比能夠接近110dB,基本是屬於目前測過的最高水平之一。

下面看看32歐平衡口帶載的。

帶載前提下的最大SNR和DR表現都是在116dB左右,二者數值一致說明無噪聲門。

官方標出的最高120dB信噪比能夠在32歐單埠下面復現,空載自然是可以測到的,但意義不大。

32歐平衡口下100mW輸出時的雙聲道失真還算穩定,在目前測過的小尾巴里算是比較穩定的,一般情況下單DAC的機器會更容易做平衡一些,雙DAC則更考驗供電和DAC體質差異。

32歐THD+N<0.1%時的輸出電平,換算下來210mW,和官方完全一致。

串擾表現超過113dB,高於官方數據3個dB有餘,很優秀。

平衡

單端

總的而言,山靈對於數據的標註一直以來是偏保守的,能夠測到不少高於官方標註的數據,但是沒有能夠復現到平衡口120dB的信噪比,不知道是不是在滿載輸出時我的取值和有官方有異或者存在個體差異,底噪表現倒是沒什麼好擔心的。總體而言是一個帶載數據表現不錯的小尾巴。

前文既然提到UA3的風格比較接近哪些機器了,如果你熟悉山靈的風格的話,應該能夠感受到UA3是個調音非常好的尾巴,而且它沒有UA1那麼軟糊、也沒有UA2那麼鬆散,卡的價位非常精準,素質層面上有千元檔尾巴的水準,但是售價定在了六百檔,有活動的時候安卓版到手價598,蘋果用戶則需要加點錢購買專用蘋果線。

風格上,UA3是厚聲路線、結像豐盈飽滿,但對HUFI感沒有過分的溢出,在空間混響和氛圍感上拿捏的較為適度,高頻不會調的像M8那麼暗,通透有餘但張力不強、是屬於比較保守型的高頻。UA3總體的基礎素質非常好,尤其是在密度層面做的相當紮實有力,動瞬態的表現也算是可圈可點。

在搭配性上,我個人認為偏暖的機器永遠比偏冷的或者監聽的要好搭配,UA3的底子除了搭配自家MG600這種寬鬆溫潤型的動圈有著一個完美的「遞進」坐擁外,可以說專治各種數碼聲、乾澀僵硬的耳塞,低頻渾厚而不渾濁、人聲溫暖而不舔臉,是屬於一個相對雜食、略偏人聲的一個底子,可以說是一個低配版的藍蜻蜓、或者Earmen蜂鳥,但價格卻只有零頭中的零頭。

缺點方面的話,它的聲場偏包圍感而不是開闊型,算是一個規整的球形聲場,但如果你追求橫向的那種寬廣度,UA3的表現可能不算充分。它的大動態表現不算疲軟、也不會多炸的起來,和UA2拉開了很大差距,但和UA5的那種充沛的兩端延展和高頻華麗度有一定的反差感。

山靈高產不假,他們追求精細化的產品定位,讓你基本上在每個價位的各種產品形態里都可以做選擇,UA3可以說是目前千元檔內我認為性價比最高的流行向小尾巴、而且你能夠在它身上感受到一些自家旗艦播放器的調音底蘊。你要問我UA3有沒有背刺UA5用戶,不妨回過頭去看看上一段話,但就我個人喜好而言,反正UA5我已經給他們寄回去了,這台UA3我真的想扣下來多玩一陣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5b945a0225976734a53e0b58ef9abbf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