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宇輝爆火背後的深度解析:心靈雞湯與偶像崇拜的雙重效應

2023-12-16     中外概覽

原標題:董宇輝爆火背後的深度解析:心靈雞湯與偶像崇拜的雙重效應

董宇輝的爆火,可謂是近年來直播帶貨領域最為出圈的事件之一。他憑藉著「知識型主播」的形象,在短短几個月內,就成為了直播帶貨領域的頂流。究竟是什麼讓董宇輝如此備受矚目呢?下面從幾個方面分享一下個人看法。

首先,談一個視頻感受

我一直不太明白董宇輝為什麼那麼火。雖然未曾看過東方甄選的直播間,但在今年5月份的時間,我特意瀏覽了董宇輝的幾個視頻,沒看出什麼門道,也沒有覺察到什麼特別之處。

其中董的一個演講視頻,反而給我的印象不好,因為我認為其言語表現誇張,而且缺乏真實。視頻中他談及大學畢業後找到兩份工作,感覺都不錯,但不知如何選擇,於是回陝西老家向父親請教。

他描述當時的情景時說:「一個陽光還依然很強烈的下午,他在地里鋤地……然後他突然就拿著鋤頭,這樣把胳膊搭在鋤頭的杆上,當時太陽斜照著,他站在一個陰影裡頭,光全部投在我的臉上。」我記得有網友在評論里打趣:「『一個陽光還仍然強烈的下午,光如何如何』這個橋段都用了很多次了!」其實我覺得,不必說很多次,即便一次,我都覺得有點過於煽情了。

宇輝同學接著講了他爸爸給他的一些建議,概括起來就是三句話:第一句,人是萬物的尺度;第二句,真正的工作應該是創造價值的工作;第三句,影響人的工作就是有價值的工作。

這三句話都是有來歷的,第一句是古希臘哲學家的話,第二句是屬於馬克思價值觀的話,第三句則體現了西方人文主義思想。顯而易見的是,一個農民父親,在面對大學剛剛畢業並且剛找到工作的兒子,不可能先講一番空洞的大道理。這種情況下的第一反應,應該是關心收入待遇之類,想得遠點,大概是有關於職業發展前途的提醒。這不是關於是否博學的問題,而是一個人之常情的問題。

顯然,這個故事的對話整體上是不真實的。但我看了一下視頻下的評論區,基本是網友們的一片叫好聲,為這個父親叫好,為董宇輝叫好,很少有質疑的聲音。考慮到前面環境場景的描述,再結合這種對話的言語表達,就可以發現,這實際上這都是心靈雞湯套路的體現。我大概明白董宇輝爆火的一個原因,火就火在心靈雞湯上。

其次,小作文事件

最近東方甄選的小作文事件,再次將董宇輝推向大眾視野,並掀起了一場輿論狂潮。粉絲和大眾紛紛站隊,表達對董宇輝的支持。

我看了那個東方甄選官方小編關於「宣傳文案出自誰手」的答覆,答覆文字提到,「文案出自團隊之手。每一次小作文製作,都是主播在鏡頭前,背後是文案創作團隊、拍攝團隊、剪輯團隊的小夥伴們,大家協作,才有了一篇篇專場小作文。」

這一聲明引發了董宇輝粉絲的強烈不滿,認為這種曝光是對董宇輝的有意打擊。實際上,文案出自團體是很普遍、很正常的現象。是否有內部矛盾暫且不提,但就這段文字而言,並不會對董宇輝的形象產生實際影響。

以羅胖羅振宇為例,如今他每年的跨年演講,以及他早期在優酷的每周視頻,也都有專門的創作團隊為其精心打造,並且在視頻結束時還會把創作團隊打在螢幕上,這不是一樣成就了羅胖嗎?儘管有創作團隊的支持,這仍然需要主講人的表達能力、表現能力和臨場發揮能力。正如董宇輝一樣,他的成功也有他的獨到之處和優秀的表達能力,無需刻意去維護一種高大全的完美形象。

但是董宇輝的粉絲受不幹了,夾雜著對東方甄選所謂內部矛盾鬥爭的理解,紛紛對東方甄選領導層發動了一邊倒的攻擊。為什麼會如此呢?我想其中的一個深層原因就是,中國人內心深處的偶像崇拜情結髮揮了作用。

第三,董宇輝爆火背後的「心靈雞湯」和「偶像情結」

從我前面提到的董宇輝與父親對話,再結合董宇輝其他的一切視頻表現,以及結合這次小作文事件,我似乎看到了董宇輝爆火背後的原因。

當然,董宇輝的成名,有他自身優秀的地方。比如,他當過新東方的老師,口才比較好,在鏡頭前能夠侃侃而談。讀過不少書,而且記憶力也比較好,在講話的時候能夠旁徵博引。

但是在這個自身原因之外,我覺得還有兩個更為更深層的原因,一就是心靈雞湯打動人心,二是偶像崇拜固化了人設。

第一,關於心靈雞湯

董宇輝在演講或直播中經常引用古詩詞、名著、哲學等知識,同時他還經常分享自己的人生經歷和感悟,這種知識與情懷的結合,「詩與遠方」的插播,既吸引了一些粉紅和文青,又引起了廣大觀眾的共鳴,讓董宇輝成為了「知識型主播」的代表。

但是董宇輝的所講的東西,不過都是些心靈雞湯。近年來,心靈雞湯在社會上非常流行。從弘一法師到星雲大師,從連岳到咪蒙,從陳果到董宇輝,都有萬千擁躉。至於誰的名氣更大,就要看誰的口才更好,請講得東西更加通俗易懂。心靈雞湯講得精彩,就會俘獲億萬大眾。

心靈雞湯之所以能流行,因為心靈雞湯既顯得深刻,又容易為廣大群眾所理解和吸引,能夠滿足廣大群眾的精神需求。人們在面對生活、工作中的壓力時,往往會感到迷茫和困惑。心靈雞湯能夠給予人們希望和幻覺,幫助人們走出困境。這種精神上的慰藉很容易夠抓住人心。

董宇輝的爆火,正是迎合了中國人的這種心理需求。他身上既有知識、才華,又有親和力,有心靈雞湯法器,因此很容易受到觀眾的追捧。

第二,關於偶像崇拜

中國,偶像崇拜是一種深入骨髓的社會傳統。歷來崇拜偶像,是中國人一種普遍的心理現象。這種心理現象,在當代社會更加明顯。

這種偶像崇拜,不僅僅體現在娛樂圈,也體現在其他領域,比如官場、體育、商業、教育等廣泛的領域。從古代的聖人、英雄,到近現代名人、明星,中國人總是習慣於在某些人身上寄託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人們渴望找到一種精神寄託,一種心靈的慰藉。而董宇輝,正是這樣一個符合大眾心理需求的偶像,人們願意把他當作偶像來崇拜,願意為他喝彩、為他打call。

既然成為偶像,那就是神聖不可侵犯,甚至任何冒犯都不可容忍。偶像必須是完美的,不能有任何瑕疵,在偶像身上找瑕疵,就是對人民信仰的褻瀆,相當於自絕於人民的行為。所以,這次小作文事件,引發了網友的普遍憤怒。對於那些不熟悉董宇輝和小作文事件的人,也受到偶像效應的波及,紛紛為為位大眾偶像發聲。

總而言之,董宇輝的爆火是多種因素所致,除了他的表達能力外,心靈雞湯法器和偶像崇拜情結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董宇輝爆火現象也折射出當下社會人們的精神需求。人們在追求物質滿足的同時,也越來越注重精神層面的追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5885ed9abf01613a0de336a7a5adb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