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生」教育的十個誤區

2023-05-06     守望新教育

原標題:「問題生」教育的十個誤區

【置頂標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當前瀏覽器不支持播放音樂或語音,請在微信或其他瀏覽器中播放 教育是一首詩 音樂: 曹芙嘉 - 教育是一首詩

「問題生」教育的十個誤區

作者|佚名

來源|教育部落

「問題生」有的人們也稱「」「後進生」,「後進生」教育是教育工作者的神聖職責,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的有機組成部分。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部分教師常產生以下誤區,本文予以羅列,供同行們探討。

鄭英:孩子們的隱蔽痛點,我們是否懂得?

吳非:認識你面對的學生——非常時期,不要逼孩子

【誤區之一】

「問題生」犯錯誤是故意的。

一個人犯錯誤是難免的,難的就是知錯改錯。「後進生」犯錯誤是在長期的生活、學習過程中養成的,並非故意,有時「後進生」犯了錯誤,教育者不及時予以糾正,指明錯處,「後進生」並未意識到自己錯在哪裡,會造成哪些後果,違犯了哪些條規和道德標準,再加上中學生正處在年齡和性格的突變時期,久而久之必然導致顛倒黑白、混淆是非、我行我素,喪失辨別真、善、美的能力,直至走上犯罪道路。

【誤區之二】

「問題生」學習成績上不去,是由於自己不努力。

學習如滴水穿石,是一個循序漸進的積累過程。「後進生」學習成績上不去,並非自己不努力,而是從一開始就沒有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由於種種原因,造成了學習上的「欠帳」現象,日積月累,形成了「負效應」,即使自己作出不懈努力,也由於「欠債」太多,無法在短期內或通過幾次「還帳」能解決問題,教師應慎重對待。

【誤區之三】

給「問題生」談一半次話就能解決問題。

如前所述,「後進生」並非一半天形成,故教育「後進生」就有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教師不應期望給「後進生」談一半次話就能解決問題,而應做長期的、耐心細緻的思想工作,逐漸打開他們的心扉,和風細雨,潤苗無聲,使其茁壯成長,成為有用之人。

朱永新:與莫蘭相遇,迎接不確定性——《複雜性理論與教育問題》讀與思合集(1-17)

朱永新:你是園丁式父母,還是木匠式父母?——親子關係讓我們成為真正的人類

【誤區之四】

寄希望於給「問題生」家長告狀。

「恨鐵不成鋼」是教師對學生的心愿,「望子成龍」是家長對子女的願望,在這種心理的驅使下,當「後進生」犯了錯誤,學習成績上不去,且屢教屢犯時,教師就寄希望於給「後進生」家長告狀,想通過家長的壓力,迫使「後進生」轉化。殊不知「後進生」有極強的自尊心,並且非常愛面子,對家長的壓力有朦朦朧朧的反抗意識,再加學生家長在文化程度、教育方法、職業等方面存在著一定差別,若壓力施加不當,就會促使「後進生」走向極端,或出走、或逃課、或故意與教師和家長作對等等,無意之中給轉化「後進生」工作設置了障礙,增加了難度。

【誤區之五】

用懲罰手段取得一時效益。

「後進生」犯錯後,教師採用懲罰手段,諸如:罰站、打掃衛生、抄寫課文、勞動,更甚至用罰款、停課、攆出教室等偏激手段,可能會得到一時的效果,但教育工作者應該明白,這只能是短期效應,徹底違背了教育規律,違犯了《教師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有關法規,給學生的成長罩上了一層陰影,嚴重地摧殘了學生身心,應予以徹底杜絕。

【誤區之六】

「問題生」什麼都不行。

一旦某個學生在教師心目中形成了「後進生」的印象,教師就把他們劃入「另冊」,打入「冷宮」,認為什麼都不行,任何事都干不來,從此,無論是學習,還是搞其它活動,均對他們不聞不問,視而不見,嚴重地挫傷了他們的自尊心。每個教育工作者應深深地懂得「天生我才必有用」的道理。

馬云:讓每個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雲谷家長第一課,倡導尊幼愛老

為每一個生命頒獎——新教育學校的期末慶典和生命敘事課程

【誤區之七】

不給「後進生」顯露的機會。

對「後進生」採用壓抑手段,明知某個「後進生」在音樂、美術、體育、勞動、演講、幫助同學或熱愛集體等方面有特長,但偏不給機會顯露他們的長處,無情地扼殺了他們個性的發展。

【誤區之八】

冷遇、諷刺、挖苦、放棄「問題生」。

「後進生」犯了錯誤,或行動一有越軌,不做調查研究,不問青紅皂白,不幫他們共同分析錯誤的原因,尋找改進途徑,而是冷嘲熱諷,不給他們申述的機會,造成了「後進生」心理上的沉重負擔。

【誤區之九】

「問題生」受處分就變好了。

在管理教育「後進生」時,不想方設法轉化他們,而是矛盾上交,並要求校方對「後進生」給予紀律處分,想以此來制服他們,豈不知,他們中的大部分同學,心理素質較差,無法承受處分帶來的壓力,從此就會一蹶不振。

孩子的這一切問題都是由成人造成的——蒙台梭利的這14條教育箴言,勝過100本育兒書籍

沒有「問題兒童」,只有「兒童問題」——陪孩子看電影吧

【誤區之十】

誘逼「問題生」留級、轉學、休學、甚至輟學。

對「後進生」採用摔「包袱」的辦法,把他們當作「廢品」處理,不顧職業道德的束縛,不管教師承擔的責任和應盡的神聖職責,對於有關法律條文的規定充耳不聞,通過各種渠道,想盡各種方法,誘逼「後進生」留級、轉學、休學、甚至輟學。

總之,轉化「問題生」是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全體教育工作者應儘量避開上述「十個誤區」(還有其它誤區,本文不再贅述),採取相應的有效措施,營造和諧的氛圍,愛生如子,使「後進生」產生內驅力,變「要我干」為「我要干」,「要我學」為「我要學」,才能實現由「量變」到「質變」,由「學會」到「會學」,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飛躍。

來源|德育部落陳保峰、守望新教育。

「教育界的諾貝爾獎」——為什麼是朱永新和新教育實驗?

生命敘事集錦|相信種子,相信歲月——向上成長,向新而行,向世界開一朵屬於自己的花

營造書香校園|美文案例集錦——閱讀改變人生,沒有書香充溢的校園,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學校

教師生命成長與專業發展美文案例合集——人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成長!

特別推薦:新課標、新課改、新教法學習資料合集——仰望星空,守望田野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最新指南|中國陶行知研究會新教育分會:關於發展團體會員、個人會員的通知

分享美好,致敬原創!【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約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麥田裡的守望者》有一個詞語,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與不管之間,有一個詞語叫「守望」。——陳東強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謂盛德。惟進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貴日新。常新,自新,全新。 日新無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種子,相信歲月。埋下種子,以日以年;守望歲月,靜待花開。——陳東強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幫助師生 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聆聽大師的教育智慧,分享智者的教育心得,匯聚田野的教育創造,助力同道的教育夢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
新教育實驗, 是一個以教師專業發展為起點,以通過「營造書香校園、師生共寫隨筆、聆聽窗外聲音、培養卓越口才、構建理想課堂、建設數碼社區、推進每月一事、締造完美教室、研發卓越課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動為途徑,以幫助新教育共同體成員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為目的的教育實驗。
新教育新在何處? 對於我來說,當一些理念漸被遺忘,復又提起時候,它是新的;當一些理念只被人說,今被人做的時候,它是新的;當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貧乏走向豐富的時候,它就是新的;當一些理念由舊時的背景運用到現在的背景去續承,去發揚,去創新的時候,它就是新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56f08e6abfd0d9f939703ae2ec301ce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