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成人40年研究總結:多數兒童會在成年後改善,平均壽命54歲

2021-12-31     大米和小米

原標題:自閉症成人40年研究總結:多數兒童會在成年後改善,平均壽命54歲

今天分享的,是一篇成人自閉症研究學術綜述的翻譯整理(部分)。該綜述於今年發表在核心醫學期刊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綜述匯總了近40年來,有關成人自閉症的研究成果。

今天的推送將概括自DSM-III以來,成年自閉症概念的變化、成年自閉症人士的社交狀況和生活質量、影響自閉症成人生活質量的一些因素。

論文出處

自1980年,美國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三版(DSM-III)出版以來,我們對自閉症的理解有了重大進展。

這些研究總結了對成年自閉症認知的幾點新變化,提煉了關鍵因素對康復效果的影響,還提出了改善自閉症成人及他們的照料者生活質量的建議。而且,對於中國建立自閉症人士終生服務體系,有很好的借鑑意義。

自DSM-III以來,成年自閉症概念的變化

01

自閉症不只是一種兒童障礙

40年前,當DSM-III問世時,自閉症仍然被認為主要是兒童障礙。在1987年修訂版DSM-III-R中,自閉症大多數核心症狀依舊集中在兒童特徵上,至於這種特徵隨著時間可能會發生什麼變化,卻很少提及。

之後的幾十年,人們越來越認識到自閉症是一種貫穿青春期、成年期直至老年期的終生障礙。然而,與對自閉症兒童的研究相比,對成人自閉症的研究數量仍然比較少。

02

自閉症並非必然與

嚴重的認知和語言障礙有關

在DSM-III出版時,自閉症被認為存在中度到嚴重的智力障礙,診斷標準也要求「語言發展方面存在嚴重缺陷」。然而,隨後的研究表明,高達2 / 3的自閉症人士智商在平均範圍或以上。此外,大約60%-75%的自閉症個體會發展出一些有意義的語言。所以,在2013年修訂的DSM-V版本中,沒有再將語言發展遲緩作為核心診斷症狀。

同時,1981年的研究發現,有許多成年人雖有自閉症的核心症狀,但智力達到平均水平或以上,語言水平常常也很好,並且在記憶、數學、天文、歷史、地理、地質學等領域,擁有超常的興趣或技能。他們雖然很聰明,但存在的障礙卻嚴重影響他們的生活,他們需要更多的理解被包容,以及家庭、社區、社會和政府的支持,來幫助他們生活成長。

03

成長的改善和煩惱

Kanner是最早描述一群成年自閉症人士的臨床醫生之一,他指出,成就較高的自閉症人士對自己的困難有更深刻的認識,並能夠利用自己的特殊技能和興趣,促進社會包容,並在教育和就業方面取得成功。

雖然成年後表現各不相同,但大多數自閉症人士,在從童年過渡到成年初期的過程中,症狀穩步改善。主要表現在:

自閉症症狀的嚴重程度趨於減輕;

社交技能通常會提高,尤其是在青少年時期;

許多最初無語言的人獲得了某種程度的有意義的語言;

一些習慣性行為和感覺敏感性通常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弱;

智商保持穩定或適度增長。

但是,這些長期隨訪數據大多數來自20年前或更早前被診斷為自閉症的兒童。而在過去的幾十年里,自閉症的異質性並沒有被充分認識到,因此那些能力更強的個體不太可能被招募到這些早期的後續研究中。這意味著,我們對那些早期症狀表現較不明顯的個體的成就,了解仍然相對較少。

成年自閉症人士的

社交狀況和生活質量

多篇研究分析表明,只有大約1 / 5的參與者被認為很好地融入社會,大約一半的參與者融入效果很差或非常差。自閉症青少年離開學校後,往往缺乏高質量的幫扶。只有少數人(<25%)在畢業後,還能長期享有一些教育和工作機會。

不僅與普通人群相比,成人自閉症患者表現不佳。一些研究表明,患有自閉症的年輕人和那些有智力、情感、行為或學習障礙的人相比,參與社會活動更少,更容易在社會上被孤立。

造成自閉症人士生活質量較低的相關因素有:存在心理健康問題和(或)更多自閉症症狀。來自社會弱勢群體、少數群體或低收入群體的自閉症人士的情況更糟。

哪些因素有可能影響

成年自閉症人士的康復效果

01

智商和語言

通常我們認為,智商和有意義的語言是影響自閉症兒童成年生活的兩大預測指標。

患有中度至重度智力障礙(IQ<50)的自閉症兒童,不太可能發展為獨立自理的成年人,他們大多數在成年後,繼續需要實質性的支持。隨著年齡的增長,有些可能還會經歷智力退化以及問題行為和自閉症症狀的增加。

自閉症兒童智商在平均水平以上的,有更多的機會在教育和職業上取得成功,但是一些縱向的對於這些個體的研究報告,只有他們成年早期的數據。

此外,許多被描述為「高功能」的個體在成年後會繼續遭遇重大的社會、情感和行為挑戰。他們中很多人的獨立性很有限,依舊需要相當大的支持,並需要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很少參與家庭外的社會活動。

越來越明顯的是,智商本身並不是一個足夠可靠的預後指標,最近的研究已經強調,在智商和預後結果之間,必須識別一些變量。比如,平均智商以上的兒童更有可能在主流學校上學,這意味著他們在成長中,將獲取更多更優質的社會資源。

研究者認為,擁有更高的能力可能會擴展個人可獲得的經驗範圍,從而更容易被社會包容,有更多機會以改善自閉症症狀。

02

心理健康

很多人在童年時期,自閉症症狀有所減少,並且在學業和社交方面取得了良好的進展,但在青春期中後期,他們開始出現心理問題。在這些個體中,心理健康狀況不佳往往比自閉症對他們的負面影響更大。

不過,在這些年的研究中,學界對自閉症人士心理問題發病率的統計差別很大,從20%到75%以上不等。對自閉症人士來說,建立一個準確的評估體系存在很大挑戰,尤其是對於那些非語言和認知能力低下的患者。

他們的精神症狀可能是非典型的,而糟糕的溝通技能會限制他們描述抽象思想和情緒的能力。因此,診斷往往依賴於來自父母或照顧者的描述,而他們並不一定精準描述個人的困難程度。

然而,現在普遍認為,大約40%的自閉症患者在其生命中的某個階段經歷了可診斷的心理健康障礙。最常見的問題是與抑鬱和焦慮相關的困難,包括恐懼症、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和強迫症(OCD),多動症。相比之下,精神分裂症或嚴重精神病的發生率似乎相對較低。

2020年一項縱向研究追蹤了從童年到25歲的自閉症個體,發現焦慮症狀保持相當穩定,而多動症症狀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減少,抑鬱症狀傾向於從青春期到20歲出頭增加,之後減少。橫斷研究也表明,中老年群體中,心理健康問題的嚴重程度和(或)比率,特別是焦慮和抑鬱,往往低於年輕人。

在一些研究中,自閉症與自殺風險、自殺意念或自殺企圖有關。特別是那些有認知能力和語言能力的自閉症個體;在其他心理健康問題中,自閉症女性的進食障礙比例似乎更高。還有報告顯示,自閉症患者藥物或酒精濫用的比例,高於普通人群。

人們對造成自閉症患者心理健康問題的原因仍知之甚少。雖然遺傳因素髮揮作用,但從幼兒起就存在的情感和行為障礙也會有影響。不過,成年後的心理健康問題似乎也與成年生活的重大生活事件相關,如離開學校,搬回家,應對大學或開始工作。

相對低智商,智力較高的自閉症人士更容易出現心理健康問題。這可能是因為他們更充分地融入了社會,從而對自己的困難有更強的認知,在日常生活中也面臨更多挑戰。

高功能的自閉症成年人的描述證實,許多人對要遵守社會習俗感到巨大壓力,因此他們要努力「掩蓋」或「偽裝」他們的差異。

研究表明,那些希望進行社會接觸,但仍然感到孤獨或被社會孤立的人,比那些社會接觸慾望更低的人,有更大的可能會被抑鬱困擾。

03

生理健康

許多慢性健康問題在自閉症人士中,明顯比在普通人群中更常見,而且這些問題會持續到老年。

美國自閉症患者年度總醫療費用的統計表明,他們的花費是一般人群的兩倍。他們的健康問題包括免疫疾病,胃腸道和睡眠障礙,心血管疾病,運動問題,癲癇,肥胖,高血壓,糖尿病,中風,帕金森病,以及長期用藥的副作用。

對自閉症患者的調查也表明,他們在獲得保健方面面臨許多障礙。最常被提及的困難包括:醫護人員對自閉症缺乏了解;感覺敏感性問題;「不知道去哪裡或如何尋求幫助」;以及與專業人士溝通的負面經歷。

身體問題和障礙發生率高,也可能導致過早死亡。2016年一項研究發現,自閉症人士平均死亡年齡大約 54歲,明顯早於一般人群的70歲左右。最常見的死亡原因是神經、循環、呼吸或消化系統紊亂和先天性畸形。

總體而言,自閉症男性和女性的死亡年齡相似,但女性更可能死於內分泌疾病、先天性畸形或自殺,而男性更可能死於神經和循環系統疾病。

過早死亡在有智力殘疾的自閉症群體中更為常見,他們的平均死亡年齡為39歲。在這一群體中,癲癇是報告中最常見的死亡原因。

04

性別

很多後續跟蹤研究表明,與男性相比,女性的社會化和就業狀況似乎更差,情緒問題的發生率更高,總體生活質量更低。

然而,這可能是因為在大多數研究中,女性樣本數量非常少導致的。雖然現在有更多的研究在探索自閉症人群內部的性別差異,但對於自閉症女性的表現、需求和結果,我們仍有很多要了解。

特別是,人們越來越擔心在診斷中可能存在性別偏見。有人認為,許多婦女和女孩因為症狀表現不典型,所以未能得到正確的診斷。例如,她們更有可能嘗試社會化,特殊興趣愛好通常有更多的社會化內容;她們更能夠發展彌補行為,來掩飾她們融入社會的困難。

因此有人認為,在早期隨訪研究中被診斷的女性,可能有更嚴重和可觀察到的困難,所以結果更差。

但是,被漏診的自閉症女性,在生活中遇到問題時,缺乏他人的理解和支持,從而在情感和其他方面會面臨更嚴重的問題。

05

畢業後的支持

雖然個體特徵在結果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缺乏足夠的支持,以及融入社會和就業的適應問題,也會給個體造成重大影響。

有研究者認為,獲得教育和就業支持,往往更多地取決於個人居住的地方,而不是其他任何因素。

雖然在最近幾十年里,幫助年輕自閉症成年人獲得高等教育機會,並找到和維持就業的項目穩步增長,同時許多大學也開發支持網絡和(或)修改教學課程,以更好滿足自閉症學生的需求,並且還有一些特設的項目來幫助他們過渡到大學。但是,這類項目的普遍可用性很低,而且缺乏系統的評估。

來自自閉症學生的調查表明,缺乏理解和支持,以及教師同學的消極態度,是持續存在的問題,而社會整合的發展往往是有限的。還有很多自閉症學生猶豫是否要向大學坦白他們的診斷,他們一方面害怕被歧視,另一方面擔心一旦坦白,可能接受不到合適的支持。

由於缺乏畢業後的職業支持,即使智商平均或高於平均水平的自閉症人士,也只有不到2/3的人在工作,而且這些工作往往是低技能、兼職和低工資的。

而無法就業對個人生活的許多方面都會產生重大影響,比如獨立生活、融入社會以及參加休閒娛樂活動的機會,都會大大受限。

06

家庭和社會影響

有一些證據表明,母子關係的質量可能影響自閉症兒童成年後的生活,童年不利的社會經歷,如被欺凌,常常會導致這些孩子成年後較差的生活質量。

但迄今為止,大多數縱向研究接觸的,都是家庭功能相對較好(參與長期研究需要相當程度的承諾),所以關於家庭不穩定或社會逆境帶來的負面影響較少、益處、經濟和情感支持的了解比較少。

社區提供的終身社會支持可能在促進社會包容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下一期,我們將繼續探討什麼是成年自閉症的「好結果」,以及可以從哪些方面著手,可以讓成年自閉症人士生活的更加順利。

參考文獻:

Howlin, P. (2021). Adults with Autism: Changes in Understanding Since DSM-III

—END—

整理|夏天 編輯|噹噹

主編|秦餘 審閱|曾松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513491247_648590-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