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辭職陪伴自閉症兒子4年,寫下數萬字日記

2021-09-22     大米和小米

原標題:爸爸辭職陪伴自閉症兒子4年,寫下數萬字日記

昨晚10點,琢琢爸發來一條消息:

從完全無法聽講到基本能夠跟隨,琢琢的進步讓家長和康復師都頗為欣喜。

從2017年兒子出生後,為了更好地陪伴他成長,琢琢爸就放棄了奮鬥10年的事業,回家當起了全職奶爸。

大男人在家帶娃,這樣有違中國傳統觀念的模式,自然少不了別人的閒言碎語。不過對此,琢琢爸毫不在意,既然妻子更擅長賺錢,自己更喜歡帶孩子,何樂而不為呢?

直到2019年9月,2歲1個月的琢琢因為不看、不聽、不說、不指,被醫生診斷為疑似自閉症。

一個月後,在其他家長的推薦下,琢琢爸帶著兒子來到大米和小米上海中心開始干預。近兩年來,琢琢爸還自學干預知識,寫下了數萬字的干預日記。琢琢進步的一部分奧秘,就藏在這些日記里。

日記摘抄

2019年11月 琢琢被診斷自閉症

9月,拿到了兒子的自閉症診斷書。那一刻,我有點懵,為什麼會這樣?很長的時間,我不知道該做什麼,只能陪著他繼續找電風扇。

終於,經過冷靜、學習、思考,我現在好像找到了些方法。雖然還是跟著兒子找電風扇,但在這個過程中,多了一些教學目標。

比如,在琢琢想要我幫忙找下一個電風扇的時候,我故意反應遲鈍,直到他看向我時,我再立刻回應,「哦,琢琢想找下一個電風扇啦」,然後抓住他手指一指,「我們接下來要去那邊好不好?」

2020年1月 琢琢可以玩一個小時電風扇

干預了幾個月,琢琢只學會了說一兩個字,不過,我倒是學會不少,其中之一就是不斷旁白。

「這是電風扇,它的頭會搖晃,身上有按鈕123,按一下就能打開,打開會涼快……」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後,機構停課了,我不得不帶著琢琢從上海回到老家。折騰了一天,真心很累,進家門後便癱坐在了沙發上。

突然,琢琢走到一個台扇面前,擺弄起來上面的按鈕,並自言自語地說:「1,2,3」。

他就那樣摸摸電鐵絲網罩子、動動按鈕台式電風扇,玩了將近一個小時。

我呆呆地看著他,體會不到裡面的樂趣,腦海中只浮現著鄒小兵教授的一句話,「別讓他一個人閒著或一個人玩」。

看來,我得好好地調整一下自己,把時時刻刻的互動變成日常變成習慣,也許就不覺得累了。

2021年5月 電風扇讓琢琢認識了價格

今天帶著琢琢和小沐姐姐出去玩,路過了一家玩具店,姐姐看見娃娃兩眼放光,忍不住就要走進去。然而,琢琢卻被門口的電風扇吸引了……

這時,我突然想到之前在逛超市時,從電風扇價格標籤著手,給他講過貴和便宜的概念。於是說到:每人只能買一個東西,不能超過30塊錢。

不知道琢琢聽懂了沒,他轉頭拿了一個39.9元的手持電風扇玩具。我繼續耐心地對他說,「這個39.9元,比較貴,看這個只要19.9元,比較便宜。」

他重複了一句:「這個貴。」

我繼續說道:「對的,買這個爸爸的錢會花光,這樣就沒辦法再去買別的東西了,不能買養樂多、蛋炒飯,不能做公交車了。」

這時他突然說了句:「爸爸的錢不多。」

聽到這句話,我想他是理解了。

最後,姐姐買了一個手錶樣式的風扇,琢琢買了手持電風扇,帶著兩個小傢伙回家路上,我繼續碎碎念,「姐姐的是手錶電風扇,琢琢的是手持電風扇,都是電風扇,但樣子不一樣……」

琢琢的電風扇

2021年6月 電風扇幫琢琢開拓了興趣

預備班的老師告訴我,琢琢不太會用粘土捏成不同的圖形,拼接組合。

回家後,我決定用電風扇入手試試看。

我把琢琢最喜歡的電風扇擺在旁邊,拿出粘土玩具,跟他說我們用粘土製作一個新的電風扇吧。他興致勃勃準備動手,我繼續說,「先做電風扇的外殼,這個圓形的地方,你要什麼顏色呢?」

他選了最喜歡的紅色,我拿了綠色,並示範到:像爸爸這樣揉一揉,搓成一個圓球。他跟著做了個紅色圓球。

「很棒,我們再把這個球搓一搓,它就變成一條線了。」我提醒他。

「像麵條一樣。」他補充道。

抓住機會,我加入新的想像,「是的,像麵條一樣,那你看看還像什麼?」

「還像個漢字一。」

「對的,如果歪著頭看,是不是就變成數字1啦?」

琢琢歪著頭,邊看邊不斷重複地說,「數字1、漢字一……」

就這樣,我們先做好了電風扇的外殼,然後慢慢把其他地方也做好了,最後他還選了幾個亮麗的顏色,做了數字0123作為電扇不同的檔。

2021年7月 遊樂場認識了小姐姐

今天帶琢琢去遊樂場,看到他一直盯著一個小姐姐,我心想兒子這是想跟小姐姐一起玩呀。

於是決定主動出擊。

我先去跟小女孩聊天,贏得了她的信任,然後邀請她來跟兒子一起玩電風扇:雙手打開假裝是扇葉,然後根據我喊出的1,2,3檔,他們的手臂越轉越快。

琢琢不太會加入其他孩子正在玩的遊戲,那麼我就把他喜歡的事物變成有趣的遊戲,吸引其他小夥伴一起來玩。

就這樣,靠著這些絞盡腦汁發明的電風扇小遊戲,我給兒子拉來了好多小夥伴。

令我感動的是,今天在玩過電風扇遊戲後,琢琢跟著小姐姐一起玩起了海洋球、玩滑梯。

2021年7月 酷暑之下的別樣出行

今天我突發奇想,決定開車帶琢琢去無錫逛超市,尋找不一樣的電風扇。

說起來有點搞笑,別人家出去玩是看不一樣的風景,我們家是逛不同的超市、找不一樣的電風扇。

琢琢平時坐車很鬧,但如果是去找電風扇,他就會很乖。借著這個由頭,我開始旁白路上的所見所聞:我們開車去找電風扇,路上有不同的標誌,這個表示禁止掉頭,那個表示超車道,還有……

在電風扇的誘惑下,不但今天的出行格外順暢,同時琢琢還學會了很多新知識。

2021年8月 琢琢和電風扇

今天,和大米和小米編輯聊天時,說起這兩年來琢琢的成長,翻翻以前的筆記,發現滿滿的都是和電風扇有關的內容。

琢琢從2歲起就開始痴迷電風扇了。

當時我們家在服裝市場做小生意,那裡有很多吊扇,夏天的時候,即使有空調,很多檔口也會把吊扇打開。琢琢剛學會走路,也許是轉動的扇葉引起了他的興趣,他開始不停地在滿市場找電風扇。

那會他還沒有被診斷自閉症,我也完全不知道相關的知識,見到他這麼這麼喜愛電扇,就跟著他一起玩。

「快看看這裡有嗎?」

「剛剛1076家有,1077家有嗎?」

「咦?這家的電扇是放地上的。」

那時琢琢不會說話,只會「啊啊啊」地發聲,只有陪著他在服裝市場一家一家尋找電風扇的時候,他才會對我有些肢體回應。

後來,當兒子被診斷後,我才知道迷戀旋轉物品是自閉症孩子的一種刻板行為,也曾猶豫要不要強行幫他戒掉電風扇?但最終還是決定尊重兒子的興趣,並從中挖掘更多的樂趣。

現在我們家滿屋子都是電風扇:大的、小的,台式的、立式的、手持的,品牌的、不知名的……我們把電風扇當作工具,帶著兒子一點一點走出了自己的世界。

從電風扇著手,爸爸幫助兒子學會了很多遊戲、生活技巧、交到了朋友。

在爸爸的努力下,琢琢進步飛快。終於,今年9月,緩學一年後,4歲的琢琢獨立走進幼兒園。

來,附上這張愁眉苦臉的照片給大家想像

相關閱讀:

揭秘自閉症家庭里的10%,全職奶爸如何從入門到精通

從零互動到主動社交,3個自閉娃上幼兒園前做了這些功課———

閉關數月,譜系娃重返校園,都發生了啥?(內含複課福利)

END

采寫| 夏天 編輯| 噹噹 主編|秦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491273375_648590-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