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反思的不是三隻松鼠,而是整個中國時尚界:把西方的惡臭當時尚

2021-12-28     狐狸先森幾點鐘

原標題:該反思的不是三隻松鼠,而是整個中國時尚界:把西方的惡臭當時尚

01

近日,有網友曬出三隻松鼠2019年10月份的產品宣傳海報。

因海報中模特的「眯眯眼」、厚嘴唇等元素,部分網友認為三隻松鼠在故意醜化國人。

26日,三隻松鼠發布聲明表示,「該頁面中模特為中國人,其妝容均基於其個人特徵打造,無刻意醜化。」

先不說這些海報辱不辱華,從個人感受出發,這海報能叫好看?

當然,有人會說,好不好看,取決於個人,蘿蔔白菜各有所愛。

確實,一個人的審美,其實從小時候就開始了。

不是有那句話嗎?「藝術,要從小培養」

西方國家因為經濟上的強勢,擁有對時尚的話語權。

西方的時尚界說什麼是美,那什麼就是美。

那在西方的時尚界看來,亞洲人的眯眯眼,就是美。

我們的藝術生也好,從事時尚工作的國人也好,都被這樣的審美觀長期洗腦。

那眯眯眼真的美嗎?

我不是學藝術,但我相信人都是有基本的美醜判定基線的,你去問下廣大人民群眾,眯眯眼叫好看?

難道廣大人民群眾的審美就不是審美?所謂的藝術家的審美才是?

02

深究下歷史,我們就可以知道,眯眯眼是西方人對亞洲人的一種嘲笑,是百分百的歧視行為,這是怎麼也洗不了的。

最噁心的是,西方人還把這樣的歧視帶進了時尚界,在審美的價值判定上,把眯眯眼認定為美。

作為曾經弱勢的亞洲人,為了討飯吃,紛紛屈服於這樣的畸形審美標準。

正所謂,跪久了,就站不起來了,到最後,所有時尚界的亞洲人,都把這西方的惡臭當成是真時尚。

所以,才有了各種眯眯眼的作品。

我相信三隻松鼠不會做辱華、醜化國人的事,從動機上,根本找不到原因。

但三隻松鼠還是在宣傳海報上翻車了。

原因就是它外包出去的海報設計也好、市場部的審核人員也好,他們長期的審美觀告訴他們,「眯眯眼,就是美」。

因為學校里就是這樣教啊,時尚界就是這樣認定的啊。

陳漫給迪奧拍的照片也是如此,陳漫的過往作品,說明了她的大眾審美基線還是在線的。

但一旦給迪奧這樣的國際大牌拍照片,畫風就變了。

不是陳漫想辱華,而是陳漫接受的藝術薰陶,都在告訴她——「眯眯眼,才是美,是高級的美」。

這不是我聳人聽聞。

今年6月份,清華美院為展示2021年學生的畢業設計,舉辦了一場主題為「推門者」的時裝發布會。

清華兩個字在中國的地位就不用說了。

裡面的藝術生的作品如何呢?

這發布會叫「推門者」,不好意思,我看完,我想奪門而出了。

這陰間的審美水平,陳漫都只能甘拜下風。

吐槽的話不多說,但這發布會的模特,真的是清一色的眯眯眼。

你看,連清華的藝術生都把眯眯眼認定為高級美,其他在中國從事藝術和時尚的人,動不動就搞出「眯眯眼」的作品,也就不奇怪了。

最近在上映的國產動畫電影《雄獅少年》,也因為「眯眯眼」捲入了醜化國人的爭議。

電影我看了,故事拍得確實不錯,如果不是「眯眯眼」這事,會是一部備受傳頌的佳作。

但劇組的努力,卻被一顆老鼠屎給攪黃了。

這顆老鼠屎,就是設計人物的工作人員。

從劇情看,《雄獅少年》確實花了劇組不少心血,而且投入了不少人力物力財力去把電影拍好。

有理由相信,他們也請了很厲害的設計師去設計電影里的人物。

但越是厲害的設計師,審美的標準就越西化,因為學校就是這樣教的啊。

所以,在設計師的日夜勞作下,終於設計出了電影里的高級美——眯眯眼。

而其他劇組人員的審美也長期被洗腦了,看不出這眯眯眼有什麼問題,直接拿來就用。

03

三隻松鼠的眯眯眼海報事件爆發後,有人去網暴了海報上的模特,該模特也作了回應。

這裡面說的話,我都很贊同。

但唯有一句話,我說下我的看法。

該模特提到,「那是不是說長這樣了(眯眯眼)就不該選擇模特這個職業?」

「眯眯眼」的確是一種風格,我也不覺得「眯眯眼」是不好看,但是堂而皇之的把小眾的「眯眯眼」來代表絕大多數的中國人形象符號,就難免不讓人懷疑品牌背後是否在夾帶私貨。

1999年,北京的王府井大街上懸掛了一張海報。

這張海報里的主角,是當時中國為數不多的國際名模,呂燕。

那個海報的主題,叫「雀斑與百合花」。

海報中的呂燕,滿臉雀斑,塌鼻樑、厚嘴唇、扁平臉、眯眯眼,她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西方人眼中的亞洲人。

之後,在中國的時尚圈裡,催生出了一堆「呂燕」。

從某種意義上說,給三隻松鼠拍海報的模特,也是一個小「呂燕」,沒有呂燕在國際化時尚界的成功,也就沒有現在我們看到的一大堆「眯眯眼」的作品。

有沒有發現,呂燕的現象已經存在20年了,為什麼這兩年,中國人才開始反思呢?

還是那句話,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以前中國窮,中國人沒自信,什麼都以西方為師。

西方人認為眯眯眼是高級美,中國人也就從了。

但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中國人開始自信了,開始反思中國人的審美觀。

我相信清華美院的藝術生也好、陳漫也好、三隻松鼠也好、《雄獅少年》的劇組人員也好,他們不是在醜化國人,也不是在迎合西方的的審美,而是他們長期被洗腦,扭曲了基本的審美觀。

廣大人民群眾不需要去清華美院學習藝術,也能分出什麼是美。

而在中國從事時尚工作的人,不可能不知道。

他們要做的,是把學校教的東西去掉,在西方的審美觀前站起來,眼裡就能看到得真正的美。

04

關於「眯眯眼」這事,有人拿敦煌壁畫啊、古代的人物畫啊,來說明「眯眯眼」是真的高級美。

還有中國人也有很多小眼睛的,難道那些長著小眼睛的人,就不配做中國人嗎?

對於這些詭辯,我一個個來駁斥,讓跪久的人輸得心服口服。

敦煌壁畫和古代人物畫,確實是小眼睛。

但你知道為什麼古代的畫師要把人畫成「小眼睛」嗎?

是因為「小眼睛」是高級美嗎?

不是!

而是古代的畫像都是寫意的,無法像今天那樣百分百還原人物容貌。

而在寫意的狀態下,畫師是不能把人物畫成逼真的,因為這會讓畫作顯得恐怖。

這裡有一個叫「恐怖谷理論」:人形玩具或機器人的仿真度越高人們越有好感,但在相似度臨近100%前,這種好感度會突然降低,越像人反而越反感恐懼,好感度降至谷底,這被稱之為恐怖谷。

也就是說,在達到100%還原之前,作品仿真度越高,看起來會越恐怖。

中國古代的畫師是不知道有「恐怖谷理論」,但他們有基本的審美觀,他們知道作畫越像,越不好看。

試想下,畫師們把人物畫成大眼睛會怎樣?

沒錯,就是鍾馗的樣子。

還有我們平時去各種廟,看到的四大天王人物像,是不是也是大眼睛?

因為畫像越逼真,讓人看了越恐怖,所以畫師當然不可能畫「大眼睛」、甚至正常眼睛的人物。

所以「小眼睛」的慈祥、端莊畫像,就是畫師的首選,也就留下了現在敦煌和古代人物畫這些作品。

這是古代的。

到了現代呢?

現代的油畫,是可以100%畫出毫無差別的人物像,蠟像館的人物造型也是可以100%還原。

更不用說有相機了,這就是真實還原人物了。

到了現代了,那些藝術家們還需要用「小眼睛」來避開「恐怖谷理論」嗎?

不需要了呀!

那為什麼西方的藝術圈,還把「小眼睛」的美強加給亞洲人?

他們真覺得「小眼睛」美,為什麼他們的模特不用小眼睛?白人又不是沒有小眼睛。

中國古代公認的美女,長什麼樣子,我們無從得知。

但自從有了相機後,我們能看到什麼樣的美女能代表中國的美。

公認的民國四大美女,哪一個是「眯眯眼」了?

中國人不傻,知道什麼好看和不好看。

只不過被西方洗腦多了,就真去認為亞洲人的「眯眯眼」才是高級美。

敦煌畫像和古代人物畫,呈現「小眼睛」是因為要避開「恐怖谷理論」,到了可以100%還原人物的現代了,真正能代表中國的美女,是民國的四大美人,「小眼睛」從不代表中國的美。

還有一個問題需要駁斥,就是「長得小眼睛,是不是就要開除中國國籍」。

長相是爹媽給的,這沒問題,中國人里有小眼睛,西方人其實也有,每一個人種都有高矮胖瘦。

不是說你長得小眼睛不是中國人,而是說你不能代表全部中國人,尤其是代表中國人的審美觀。

西方人不會拿他們的小眼睛去做模特代表他們的美。

但西方人偏偏就拿小眼睛來代表亞洲人,這不是以偏概全的歧視,是什麼?這還能洗?

你讓下面這張圖的西方美女去代表西方人的美,你覺得大部分的西方人認不認?

西方拿眯眯眼辱華這事沒法洗,這是赤裸裸的歧視,人家歧視你,你還自我找原因?

這真的跪久了,忘記怎麼走路了。

本文由狐狸先森幾點鐘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512343241_120099845-sh.html

















如何對待窮人

2022-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