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了200年,請別毀掉她

2021-11-27     匠心之城

原標題:火了200年,請別毀掉她

「想到可以做這件事,

做一輩子,

我就很高興。」

歲月的禮物

在粉牆黛瓦的徽州古鎮里,晴空之下,古老文明盡顯。

它依山傍水,粉牆黛瓦,馬頭牆高低錯落,曾 令多少人駐足凝望,生活被溫柔安置。

曾經舉世聞名的徽派建築,看一眼,便令人魂牽夢繞。

老磚與龍柏,淡茶與青苔,傳統與風雅,緩緩鋪開……

古徽州建築群

老青磚,便是築起這世代美景的基石。

以青磚為雕刻材料的磚雕藝術,曾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它不僅訴說著一個個徽州的故事,更是中國建築史上的驕傲。

古徽州建築

早年間,家家戶戶習慣把故事編排成圖案雕刻在老青磚上。

「今年的穀子有多少收成,誰家的孩子正呱呱落地,父親挑燈熬至三更,想給孩子取個好聽的名字……」

老青磚記錄下的,是來自歷史長河深處,門外的滄桑,和門內的過往。

古徽州建築

一代代徽州人正是在這樣的風土中長開的。日子過得有聲有色,直到一場文化改良,徽州老宅遭到重創,不復昔日的榮光。

文明受傷,可信仰依舊,一位年輕人出現在大眾視野,試圖找回徽州浪漫。

80後的設計師程佑明,是這番頹敗變遷的親歷者。

我走南闖北的15年里,每每回到家鄉,看到老宅的拆除,木雕和石雕被古董商變賣,老青磚被挖掘機剷除用作填料,心裡無數次想為它做些什麼。」

曾經的驕傲,他想找回。

被戰爭毀壞的牆院

此後,他的腳印遍布徽州每個村落,找尋漸漸流失的傳統技藝。

「誤打誤撞地,我遇上了俞友鴻老師。

01

救回老青磚

作為中國僅存的四位徽雕大師之一, 徽州三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俞友鴻生命中四十多年的時間,都在和木頭打交道。

徽雕大師俞友鴻

曾經那幅享譽中外木雕界的代表作《皇帝狩獵圖》,耗時3年完成,將50餘位人物和30餘只鳥獸,雕刻在不到3平方尺的楠木上。

俞友鴻的木雕作品《皇帝狩獵圖》

觀賞者須藉助手電光透過樹枝花蔓間的折射,才隱約看清深雕第九層那隻豌豆大小、神態驚恐的石蛙,令人拍案叫絕。

作品打破了徽雕,乃至世界木雕界的最高紀錄。獲第四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最佳展覽獎。

俞友鴻木雕中

「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大半生致力於復原徽州文化的俞友鴻,初心從未改變。

工作室里幾十年前發黃髮黑的手稿,至今都小心保留。

可如今,眼見著徽州百年建築轟然倒塌,老青磚被隨意踩踏與丟棄。文物販子衝進小鎮,將僅存的殘垣斷壁「搶奪」一空。

「徽派文化,不能斷送在我們這代人手裡。」代徽雕大師與程佑明不謀而合。

他們決定,一起復興老青磚。

02

老青磚,正在消亡

以老青磚做壺承,是中國自古以來從未有過的嘗試。

這塊百年間砌起徽州之美的基石,終於有機會重獲新生。

可過程,卻艱難異常。

老青磚壺承

婺源一帶的青磚老宅,多是明清時期建造、留存下來的。

它們大約有100~200年的歷史,現已被列為保護文物,不允許擅自拆除。

俞友鴻檢查老青磚

短短半年內,俞友鴻和程佑明團隊四處求索,走訪上百個村落並與當地村民溝通。

將一些因年久失修而倒塌的老青磚,一片片收集起來。

百年 老青磚

老青磚「復興」之路異常坎坷,已經記不清經歷了第幾次的全批報廢。

「到手的青磚切開見紅,根本用不了。」 同一批次的200塊老青磚,真正有用的只有30塊左右。

磚太脆硬不易雕刻,太厚重又不易打磨,極低的成品率,造就了老青磚的稀有。

老青磚斷裂報廢

在初步篩選一批老青磚後,要經過仔細清洗,徹底陰乾才能選用,退去灰塵污漬,還原最初面貌。

再由富有經驗的老藝人切割,漸漸展現磚雕的輪廓,有方有圓,定下一生風骨。

機器粗雕

精雕,更是青磚壺承的靈魂所在,差之毫厘,便失美感。

俞友鴻以磚為紙,刻刀在手上翻飛自如,紋飾誕生,青磚壺承就有了靈魂。

「咱們中國人要想做出好東西,得和天地商量著來。 」俞友鴻覺得,是泥是瓦,都是大地的恩賜,急不得的。

俞友鴻精雕中

03

支撐你的不是技巧

而是這顆心

在俞友鴻眼中,一切不完美都是他的敵人。

常年的磨鍊令他對最微小的距離也格外敏感,「哪裡偏差一毫,在他這裡是躲不過的。」同俞友鴻老師相處久了,程佑明什麼都知道。

雕刻圖案隨著層次由淺至深,手法輕柔精準,全無一絲蠻力。

俞友鴻測量青磚尺寸

雕刻完成後,俞友鴻也不說話,將青磚遞給身邊的師傅示意他看看。

師傅拿起一瞧,青磚表面留存百年的孔洞,被完整保留。

在歷史沉澱後輕輕冒出氧氣之美。雕工道道分明,極勻極凈。

精雕後老青磚

在經歷了百年風雨後,青磚表面被侵蝕了一層天然孔洞,是它作為壺承得天獨厚的條件。

越來越多人開始沉迷這種「傷痕下的景色 」 。茶水隨手一潑便慢慢被吸收,如水中漣漪,煙雨湖面,盪出有序之美。

手裡這些都有著數百年歷史的青磚,每一塊都是孤品,珍貴難得。

要想保住成品率,更是需要全身心投入的狀態。

在每一塊磚經過俞友鴻之手得到最後的檢驗與落款後,才終於得以問世。

俞友鴻劃線構圖

可即便是這樣,若遇著哪一批年曆久遠卻保存完好的老青磚,俞友鴻依舊會興奮上好半天。

待刻刀在青磚表面向下紮根最後一筆,這位年近60的老匠人,才肯倒頭酣睡。

「雕刻到最後,支撐你的不是技巧,而是你這顆心。」

老青磚壺承

他忘不了曾經那個飯都吃不飽的70年代,18歲的少年多少有些輕狂,騰騰騰跑去村口那位木雕匠人跟前,說著話就要拜他為師,不要一分工錢。

這少年回歸到祖祖輩輩的行當中,一晃就是40年。

「徽州底色」在他身上重新回暖。這底色極小極淺,卻更原始,走到哪裡都透著溫厚的勁兒。

「想到可以做這件事,做一輩子,我就很高興。」

老青磚壺承

2006年,徽州「三雕」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這便意味著,俞友鴻大師手裡的老青磚可以說是賣一塊少一塊,每一塊都是孤品。

最近,匠匠有幸採訪了俞友鴻和程佑明團隊,並親自挑選了俞友鴻本人推薦的12款《磚屬徽州》老青磚壺承,發起限量搶購

原價528元起的百年老青磚

限時活動價僅需398元起

點擊圖片,即可下單收藏

陰雕 · 四方

140*250*30mm

拙樸中大氣畢現,韻味悠長。

同心對稱連續,

有著「共同、合而為一」之意,

寄託了對美好生活的祝願。

原價529元

限時折扣價398元

點擊圖片,即可下單收藏

陽雕 · 萬象

140*250*30mm

這款萬字紋又名「萬壽錦」,

有著「吉祥、萬福」的美好之意。

萬字紋盤旋其間,

凹凸有致,莊嚴又神聖。

原價698元

限時折扣價528元

點擊圖片,即可下單收藏

陽雕 ·徽影

140*250*30mm

這款陽雕紋飾類似古代「銅錢紋」,

用它做壺承,水更易吸收,

有著「吉祥如意」的寓意。

又有「天圓地方」的思想。

原價698元

限時折扣價528元

點擊圖片,即可下單收藏

錦屏+蓋置+香插套組

眼前這款蓋置與香插套組,

設計靈感正來源於

稱雄中國商界500餘年的徽商文化。

茶起茶落,別樣雅致。

原價798元

限時折扣價598元

點擊圖片,即可下單收藏

一個壺承,造一個境。盡顯高雅之品。

這桿秤蓋置,由黑檀木轉孔釘制,出自做桿秤30餘年的老師傅之手。

盈手可握,風雅十足。

瑞虹+杯墊套組

除了以上套組,

俞友鴻還特別根據徽州漏窗元素,

設計了以古婺源的城門而命名的壺承。

整體造型頗有園林的意境,

每款都配套了4個青磚杯承,風雅十足。

原價698元

限時折扣價528元

點擊圖片,即可下單收藏

每塊杯墊上都刻有「徽」字,底部帶有緩衝墊,匠心四溢,細節到位。

每塊老青磚的木質落款,由俞友鴻大師親手用老木料雕刻並鑲嵌,可見其匠心之誠。

青磚同時配以高端木質禮盒,古韻中又暗藏一分寧靜與雅致。

不管是自用,或者禮贈長輩親友,都是一份不錯的禮物。

外包裝的木質禮盒,可以用來當作小型的移動小茶桌使用,輕鬆便攜,精緻簡約。

老青磚使用

天然的吸水性,是老青磚作為壺承得天獨厚的條件。

隨手一潑,茶水印記慢慢被吸收,這一過程,留給它的主人慢慢細品。

被茶水浸染的老青磚,大地之色渾然天成。在日久天長中,柔軟伸展。

從唐宋文人墨客用秦磚漢瓦製作的磚硯,到近現代不少文人的擁躉,例如我們熟知的吳昌碩、魯迅等人的使用,更讓磚雕慢慢走進了日常生活。

使用時,搭配任何茶器、花器,都別具雅致。

一盞老青磚壺承,映得好景如畫,夢回古徽州。

點擊圖片,一鍵下單收藏

最後提醒朋友們

每塊老青磚有超百年歷史

磚體表面或許有歷史遺留的小小坑洞,

雖說遺憾也是一種美,

但介意者、完美主義者勿拍。

本文圖片源自觀徽

感謝俞友鴻、程佑明接受匠心之城採訪

— END —

最後介紹下我們的同名視頻號,

每天分享傳奇又平凡的匠人故事,

把一件事做到極致,

把一輩子獻給手藝,

這是我所理解的匠人匠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503787004_532024-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