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學習|7位實戰派的數據用法分享

2019-12-20   易觀

「精益·成長」為主題的2019易觀A10數據智能生態大會上,諸多行業領域代表各顯身手,分享自己的心得與經驗,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以下是我們選取的部分嘉賓金句,帶你重回會場,領略大咖風采!

理財魔方CEO袁雨來

「B2C的企業要關注用戶個性化服務,對用戶要有所分類,從運營、狀態、購買的頻率角度進行分類,對用戶生命周期有所分析,對用戶整體進行非常細緻的分類,這樣才能夠對用戶更加了解。用戶關注不到等於零,觸達、運營的核心都是提升用戶生命周期的活躍度。

述信科技、菜園子創始人彭聖才

「『生意線上化』和『生意在門店』最大區別是什麼?我認為有三個點:數字化運營;線上可觸達;業務形態更多元。新零售就是在線零售。我將在線化零售分為了三個層次:身份在線;體驗在線;訂單在線。電商天生具備了訂單在線的狀態,因此更易獲得運營效率的提升和實際經營利潤的增長。」

翼支付用戶運營中心副總經理呂欣芮

「私域流量其實是企業自身的流量,或者是企業自身生態圈中產出的流量。私域流量有三個要注意的點:企業流量資源優勢;用戶交互載體;注重對存量用戶的經營。私域流量雖然是一個新興概念,但是運營的方式並沒有改變,要做好運營就要做全局化運營,不僅包括營銷,還包括人力資源、大數據、產品技術、成本預算等全面的環節。」

泰康保險集團泰康大健康雲負責人

張繼超

「私域流量精益運營體系如何搭建。可以歸納成三大類:銷售社家化、業務智能化、管理可視化。核心能力就是智能化名片、營銷、SCRM、內容、智能算法、洞察、培訓、溝通等。」

藥兜網首席架構師王建偉

「企業在利用數據上主要面臨三類問題:產生的數據在多個孤島系統中;有需求的用戶自身並不掌握數據資源;企業對數據的應用場景陌生。為企業提供數據服務過程中,我們發現來自於數據驅動過程中的挑戰有以下幾方面:難以形成的數據洞察;人才的培養和招聘困難;數據資源整合困難;數據驗證。

G7基礎研發平台首席架構師王剛

G7的IoT技術體系,最下面一層是設備端,中間有網關,有業務平台,還有業務系統,最上面有前端、移動端,再加上獨立出來的運維體系,如果把最下面「設備端」抹掉,就會跟網際網路公司的架構一致。

易觀用戶成功負責人仲志成

「我們用數據是為了實現業務成長,讓企業能夠通過數據獲得自身發展。比數據更重要的是:要有連通性,能支撐擴展業務。真正把數據和業務做了強相關,我們才能做好數據分析,讓數據指導業務,不停朝好的方向發展,從而找到數據燈塔。小步快跑,是一點一點地試,從最小的功能入手,去一點一點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