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曾評價戈巴契夫是「罪犯」「懦弱者」。但是,在戈巴契夫生日的時候,他又會表示祝福,而且還給戈巴契夫頒發了表示俄羅斯最高榮譽的勳章。那麼,普京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戈巴契夫
據俄羅斯通訊社30日報道,蘇聯最後一任領導人米哈伊爾·戈巴契夫因長期重病醫治無效,於當晚去世 ,享年91歲。該消息在社交平台上立刻引起了一陣議論。不少網民驚嘆,這個教科書里的人物居然才91歲?那麼,蘇聯解體後,他也才60歲,為何沒有繼續從政呢?
其實,戈巴契夫確實參加過總統競選,不過那是在被逼無奈的情況下,才做出的舉動。
事情還要從戈巴契夫辭去蘇聯總統職務之前說起。
1991年8月14日,蘇聯政府公布了新聯盟條約的文本,具體簽訂時間定在同年8月20日。
在公布新聯盟條約文本之前,戈巴契夫已經到克里米亞休假,準備直到8月20日再返回莫斯科。直接簽訂新聯盟條約,組建「新蘇聯」,承認加盟共和國主權獨立。
戈巴契夫知道,他留在克里姆林宮,蘇聯共產黨強硬派和保守派,一定會對他的決定提出反對。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他只有遠離莫斯科,才能耳根清凈。
其實,在戈巴契夫休假期間,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國防部長亞佐夫等人仍不斷和他保持通訊聯繫。尤其是克留奇科夫,幾乎每天都會向他彙報加劇惡化的國內形勢,希望他趕緊回莫斯科,取消建立「新蘇聯」的計劃。
但早就對蘇聯舊有體制厭倦無比,認為唯有「新蘇聯」才能讓蘇聯煥然一新的戈巴契夫,此時已是吃了秤砣鐵了心,根本沒有迴旋的餘地。
克留奇科夫
克留奇科夫等人深知,西方國家正期待蘇聯局勢進一步惡化,為了不讓蘇聯解體,也為了維護蘇聯共產黨的領導地位,他們決定「採取沉重的具有歷史責任的、關係到蘇聯命運的抉擇」。
1991年8月19日,副總統亞納耶夫通過電視,公開發表聲明:由於戈巴契夫的健康問題不能繼續履行總統職責,根據憲法第127條,作為副總統,他將接管總統權力,履行總統職責。
在這之前,克留奇科夫等人已經軟禁了戈巴契夫,並切斷了他與外界的通訊。
隨後,克留奇科夫等人宣布緊急狀態委員會成立。在派軍隊進入莫斯科的同時,他們還接管了電視台和電台。
無疑,克留奇科夫等人考慮得相當周全,現在軍隊和輿論的喉舌都在他們的掌控之下,按說他們發動政變成功的係數還是很大的。
不過,此時的蘇聯,由於戈巴契夫為了向西方國家學習,一直致力搞思想改革,本著「歷史無禁區,公開無原則」的方針。再加上又有蘇共宣傳部長雅科夫列夫不遺餘力把蘇聯的黑歷史抖摟出來,並對那些堅持蘇聯價值觀的媒體主編,進行了人事大換血,全部換上自由派人士。結果,在很長時間裡,那些媒體都成為了反黨先鋒媒體。他們大肆抹黑蘇聯的一切,領導人、英雄、衛國戰爭等等,都受到了攻擊。他們歪曲歷史、攻擊信仰。同時不忘鼓吹西方國家的繁榮和幸福。總之,他們讓原本就生活艱難的民眾,信仰坍塌的同時,開始唾棄詛咒蘇聯現有的體制,迫切嚮往西方國家的富裕生活。
所以,在克留奇科夫等人發動政變後,急於過上好日子的民眾,不僅沒有人支持他們,反而紛紛走上街頭抗議。他們爬上坦克,對坦克里的士兵說,你們可不能對民眾開槍,都是爹生娘養的,做這種事沒良心。
軍隊當時也是被抹黑的對象。軍隊被說成是吸干國家血汗的怪獸、保守勢力的老巢……而戈巴契夫本人也從中煽風點火,這加劇了民眾對軍隊的不滿,甚至把軍隊罵作「死狗」。
葉爾欽演講
要知道,蘇聯建立和衛國戰爭,甚至後面的車諾比爆炸等事件中,哪一次不是軍隊衝鋒在前?流血犧牲不可怕,但受了冤屈卻無處伸張肯定會寒心。這樣一來,軍隊對戈巴契夫極為不滿,對蘇聯的存亡也不再關心。
所以,政變發生後,不想為蘇共效力的軍隊就倒戈相向,站到葉爾欽那一邊。
大勢已去,克留奇科夫還幻想戈巴契夫會支持政變。但戈巴契夫在政治上很懂得審時度勢,再說他如果同意政變,豈不是就否定了自己幾年來的執政路線嗎?何況,發動政變的幾個人,都是他一手提拔起來的。身居高位卻做出了背叛的舉動,對此,他絕不能原諒。
既然所有人都不支持政變,勢單力薄的政變,延續了3天就不得不宣告失敗。
成王敗寇,反對政變的葉爾欽成了最大的贏家。
此時的葉爾欽聲望很高,支持他的人很多。大權在握的他,迅速簽署了一系列法令,比如接管俄羅斯境內所有企業、控制俄羅斯境內所有媒體等。
戈巴契夫雖然還是蘇聯總統,但是已經有名無實。面對狠人葉爾欽,戈巴契夫為了不讓自己難堪,承認了葉爾欽簽署的所有法令。這樣一來,俄羅斯就接管了蘇聯絕大部分財產。
原本,戈巴契夫還以為他能繼續擔任蘇聯總統。可是,此時加盟國紛紛宣布獨立,蘇共中央也不復存在,他已經沒有可以調動的機構和體系了。已經被逼得走投無路的戈巴契夫為了臉面,只有主動辭掉蘇聯總統職務這一條路可走了。
戈巴契夫在辭掉總統職務之前,曾和葉爾欽簽訂過一個生活保障的協議,這也是他極力為自己爭取的最後一點福利。協議約定,戈巴契夫每月能獲得4000盧布退休金,繼續享有國家提供的別墅、服務員及警衛等,還有一輛配備電話的轎車。
儘管和當總統時的待遇不能相比,不過對於退休生活,這個標準也足夠了。因此,戈巴契夫把象徵總統權力的核按鈕匣子,移交給了葉爾欽,隨後辭掉了總統職務,離開了克里姆林宮。
戈巴契夫和葉爾欽
戈巴契夫的離去,也讓一個曾經輝煌幸福的時代,黯然走向了終結。
蘇聯解體後,葉爾欽為了發展俄羅斯經濟,搞起了「休克療法」。結果導致通貨膨脹,物價飛漲,盧布在很短的時間裡貶值了數十倍。在這種情況下,戈巴契夫的4000盧布連10美元都不值,完全沒辦法生活。
戈巴契夫沒想到退休後的生活變故這麼大,抱怨自然少。有一次,戈巴契夫接受西方媒體採訪時,不僅對自己的退休生活抱怨連連,還對葉爾欽的經濟改革進行了極為尖銳地批評。
很快,戈巴契夫的訪談就見於報刊。只是讓戈巴契夫沒想到的是,也就是這次採訪,不僅他居住的別墅被國家收回,給他配的轎車也換成了一輛破舊的轎車。至於警衛和服務員,則分別只給他留下了一個。
好歹也曾做過總統,退休了卻過著和貧民無二的生活。原本要臉面的戈巴契夫,算是受夠了這種看人臉色過日子的生活,他要重新找一條活路。
當時正好是俄羅斯第二次總統大選。戈巴契夫心動不已,他決定參加總統競選,和葉爾欽爭奪總統寶座。戈巴契夫很有信心地認為,他才65歲,比葉爾欽還小1歲。再加上他曾是蘇聯總統,在民眾中應該還具有很高的影響力。
戈巴契夫
一想到他能挫敗葉爾欽,重新當上總統,戈巴契夫就有種報仇雪恨的快感。
可惜,戈巴契夫想多了。競選結果出來後,他的支持率只有0.5%。
道理很簡單,原來很多人認為,蘇聯解體的罪魁禍首就是戈巴契夫,再加上他在任上時,把國家折騰得太苦,因此不可能有人對他有好感,更談不上支持他當總統了。
被現實狠狠打臉後的戈巴契夫終於認清了現實,他知道,政治和他,已經是兩個世界了。
儘管失去了政治光環,但由於他是蘇聯解體的關鍵人物,因此西方國家不斷有商業代言活動和電影公司找到他,讓他在廣告或者電視里一遍一遍地扮演自己。儘管他出場的戲份並不多,但靠拍廣告和拍電影,戈巴契夫也獲得了不少收入,同時他的辨識度也在國際上大大提高。
有過短暫苦日子經歷的戈巴契夫,徹底是把臉面丟開了。相比貧窮,臉面值幾個錢!在這之後,戈巴契夫不僅樂此不疲地在電影里跑龍套,還自我開發前蘇聯總統的身份,筆耕不輟地寫了多本回憶錄。不僅在回憶錄中曝光了一些蘇聯解體前後的故事,還對自己的家庭生活進行了詳細的介紹。由於很多讀者有獵奇心理,因此他的書上市後,受到了民眾的歡迎。
此時的戈巴契夫,已經靠著成熟的商業運作,賺到了不少錢。可是生活越是富足,他的內心卻越是不快樂。
普京與戈巴契夫
他的妻子賴莎已經去世,女兒又遠在國外。他一個人雖然又住回了大別墅,但健康狀況每況愈下,生活也很孤單。有一次,他忍不住和人抱怨,自從退休後,從來沒有人和組織來慰問過他,他就像人間蒸發了一樣。
普京上台後,戈巴契夫對普京意見很大,他曾因多次想見普京遭到拒絕。因此他指責普京從來不徵求他的意見,是個自大狂。
對於戈巴契夫,在蘇聯紅旗下成長起來的普京也有評價:「他是歷史上最大罪犯,是一個把權力扔在地上,讓瘋子去撿的懦弱者!」
不過,普京雖然對戈巴契夫並不欣賞,但是普京一直很尊重戈巴契夫。在得知戈巴契夫抱怨沒有人或組織去探望他後,普京不光在他的生日的時候,派人去慰問他。甚至有時候,普京還親自為他祝賀生日,並肯定他在政治上的某些成績。
戈巴契夫80歲生日時,普京還授予了他一枚聖安德魯勳章(俄羅斯最高榮譽勳章)。
普京這樣做,其實並不表示他對戈巴契夫有多麼大的肯定,只不過一方面是對老同志的尊重,畢竟戈巴契夫當過蘇聯領導人;另一方面,也是普京想把整個俄羅斯都團結起來,自然就包括戈巴契夫這樣的人。
退休幾十年來,戈巴契夫終於得到了繼任領導人的肯定和榮譽,這讓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樂。自那以後,他就轉變態度。一提到普京,他讚賞有加。事實上,普京在執政方面的能力也確實厲害,這是他不得不承認的事實。
如今,戈巴契夫終於走完了他的一生,被安葬在莫斯科新聖女公墓。在他的旁邊,就是他妻子賴莎的墓地。夫妻團圓,想必現在的戈巴契夫,再也不會覺得孤單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