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02-11
鷓鴣天·江南長城
風雨千秋守國門,蒼龍不語臥晨昏。頭伸欲吸東湖水,尾卷輕收北固雲。
江浪涌,海潮奔。聲聲若喚戚將軍。烽煙往事知情者,莫過天邊月一輪。
唐龍評:
起句點旨,頭伸尾卷兩句想像大膽而貼切。戚將軍不必點出。江潮鋪墊議論,最後含蓄一筆,意味深長。
01354-34
臨江仙·桃渚古城
東海波瀾連宇闊,天開桃渚雲平。罡風吹水醒邊城。據高同眺遠,海澈眼中青。
倭患以時清滌盡,只今天海澄明。行來一路是溫馨。桃花迎日笑,燦向臉邊生。
唐龍評:
寫景視野開闊,頗具氣象。以海景清明,帶出時世清明,過片舉重若輕。行來句較直白。結句通俗。
01569-51
臨江仙·臨海東湖
欲識海山仙子美,勾魂眼是東湖。青峰倒插水平鋪。看花開作盞,聽鳥勸提壺。
且就逢源亭畔坐,百年能幾須臾。煙波境界不收租。樵雲人去久,釣月客來無。
唐龍評:
以擬人起句不落俗套,自醞韻致,海山作海城更妥,城為仙子湖為明眸。接入細筆湖山相映,倒插二字真切。上結看花聽鳥,有一花一鳥總關情之意,亦為後面寫人鋪墊。下片轉到人的游攬感懷,百年句見曠達。不收租,構思頗新。最後結以一種想像的閒逸狀態,情懷可揣,但亦較近古人紀游通感,能聯繫臨海拓開一筆最好。
03798-104
千秋歲·品臨海羊岩勾青茶
淺斟新茗,暫忘塵緣凈。沉碧澈,浮香永。任勾青一掬,融水魂山影。清籟發,光陰似止杯中靜。
采葉寒山冷,枕石煙雲贈。凝宋韻,知靈性。品林泉在握,濯夢茶山徑。回味處,我心復與禪心證。
唐龍評:
羊岩勾青是臨海名茶,此首著重於其形色寓意和飲感的契合,較細膩的運用通感手法,寫出羊岩勾青茶的特別之處。起句的暫忘塵緣凈為全詞定調,後面皆圍繞生髮。沉碧浮香到上結,描寫生動,領字句這裡古人雖未見用,然亦情氛諧和。過片轉採摘及茶山得雅趣,宋韻靈性句稍刻意。最後回味收筆,帶出禪茶一心,拔高境界。
04125-113
浣溪沙·春日桃渚行
桃渚十三花事多,青峰一柱與天摩。海疆春色甚清和。
碧野曾經掀濁浪,蒼龍幾度捍鋒戈。至今戚虎震東倭。
註:青峰:石柱峰。蒼龍,桃渚古城牆。戚虎,戚繼光,城牆下有其提槍躍馬雕塑。
唐龍評:
花事多,一柱與天摩,皆有扣桃渚特色。下片對仗句筆調內斂有味。結句不這麼直露效果更好。
04135-114
臨江仙•重回括蒼山
記得那時山很俊,那時水也風流。那時此處是關樓。那時黃桷樹,依舊站山頭。
尋問當年人與事,風機爭說無休。鳥圍土話好溫柔。帳篷稱得得,溪水說否否。
唐龍評:
詞之用語,雅馴為正,而淺近亦無不可,然須以情味動人。此首絮絮談中頗契鄉土特色,可備一格。
05794-149
漁家傲·游臨海江南大峽谷
天帝何時揮巨斧,江南地裂誰堪補。峭壁危崖神鬼懼,風吞吐,流雲到此休停步。
竹海清涼籠白霧,松濤浩蕩飛青雨。莫道桃源舟可渡,疑無路,坪坑忽見煙村古。
註:坪坑,即坪坑古村。
唐龍評:
以設問起句,契合峽谷形象。誰堪補,可斟酌,這裡不宜再設問。接述遊歷,以峭壁流雲,竹海白霧,松濤青雨為轉換描摹,跌宕起伏,給人變幻縹緲之感。峭壁危崖,留一即可。最後亦抑揚手法,托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象,戛然而止,留下鏡頭讓讀者揣摩。整體運筆有度,章法可賞,選材上能深挖峽谷本身地理標誌更好。
06735-168
好事近·臨海國家地質公園
台地度晴雲,雲外石峰層疊。如瀑如城如塔,蘊萬千奇絕。
憑高恍見翼龍飛,劫火空明滅。待向十三桃渚,話史前風月。
唐龍評:
小令寫景,頗考剪裁和概括力。此首從遠景入手,晴雲,雲外銜接佳。然後如瀑如城如塔,三個比喻凝練涵括地質公園形狀,上結補議便有說服力。下片不再流連於具體景象,而是以公園翼龍化石盪開以奇想,頗有創意,大跨度中蘊含滄海桑田之變化。結句扣合人文,增加歷史厚重。史前二字這裡局限了,不如用古今,更著氣度。
06888-171
菩薩蠻•巾子山
雙峰肩上游雲白,真人別後留巾幘。晏坐望長城,眼從塔外青。
詩山尋舊句,更向春邊聚。柳色淡如煙,萬家燈火閒。
唐龍評:
氣度從容。從傳說聯想起句,扣合附近地理標誌。過片兩句較膚廓,接攬眺以閒筆描出,城市風華自現。
06934-174
鷓鴣天•湧泉蜜桔
百里青山浮碧雲,湧泉嘉木蘊靈根。風扶漸暖花團簇,霜染凌寒果色新。
如玉澤,比金珍,爆漿甜透帶皮吞。余香留吻唇邊醉,不負千年桔美人。
唐龍評:
上片描寫生長環境,轉入花果形色,造語皆可觀。下片著重對蜜桔的賦比,較形象,然亦較淺白。
07189-180
臨江仙·百丈青觀音岩瀑布
幽䆳天門開一線,轟然空谷雷霆。飛懸素練破山青。濺來林色暗,浣就道風清。
深澗長溪留不住,飛流奔赴滄溟。遠來有客最關情。塵襟歸自在,松露綴晶瑩。
唐龍評:
此首于飛瀑景色重筆濃彩,意像不錯,破、濺、浣用字亦恰。但整體稍通泛,特色性不足。
07734-188
臨江仙·游臨海紫陽街
深巷古牆迎晚照,嬛娥笑語盈盈。江南風味恰徐行。巧裁花樣紙,妝點府台城。
眸子滄桑雙井裡,巾山煙雨浮青。寺鐘隱約兩三聲。飛檐招霽月,共我夢明清。
唐龍評:
起筆場景塑造可喜。徐行二字妙。接扣臨海剪紙特色。下片穿插周邊雙井,巾山,寺鐘亦得體。惜結得籠統。
08003-192
鷓鴣天•謁駱臨海祠
七歲詠鵝名已傳,晚年草檄震塵寰。拿雲才氣驚朝野,射鬥文華飛藻翰。
臨海客,渡淮船。平生功業兩艱難。湖心亭上今時月,猶念當年照碧瀾。
唐龍評:
駱賓王晚年做過臨海丞,故世稱駱臨海,為臨海文化名片之一。這首上片寫概括駱賓王生平及風神。四句四個關鍵詞詠鵝、草檄、拿雲才氣、射鬥文華,總結較得體。震塵寰驚朝野意像重複。臨海客渡淮船,鋪墊過渡佳,帶出其身負才學卻輾轉無奈的感慨。結句扣回駱臨海祠,今古之精神感應,情調深沉。
08729-203
臨江仙·愛國詞人陳克
踏遍青山吟骨壯,藏書樓內謀篇。拈來小令似烹鮮。寄情抒婉約,礪志守剛堅。
擲筆從戎圖報國,揮戈臨陣迎前。中軍大帳錦囊懸。靖康遺愴恨,血色染詞箋。
唐龍評:
整體氣韻鏗鏘,概括陳克形象相對豐滿和中正。但平鋪直述,手法較單調,亦無醒目之句。
08764-207
漁家傲·過洗菜橋有懷謝太后
三尺巷中尋舊路,猶聞隱隱臨安步,豈是鵲巢天下誤。龍爪露,當年洗菜橋頭處。
欲使吞狼家國護,汴京未勒嘆驅虎,遙望艮山皆縞素。然又鼓,杭城不若臨城固。
唐龍評:
謝道清為宋理宗皇后,一生命運坎坷。上片由訪舊帶出人物,接入關於其鵲巢、龍爪的傳說故事,便覺人文生動。下片為傳統弔古。驅虎吞狼之計,以謝太后史載言行,南宋和元當時情勢相較,偏於假設。最後言被擄北上遙望傷懷,用筆沉鬱。最後的議論見識頗高,為全篇點睛。然又鼓,稍覺拗口。
09441-216
臨江仙·題臨海古城
傍海依山形勝地,江南別有長城。紫陽街市萬家燈。石溪閒看月,桃渚久銷兵。
曙色初開新世紀,何須心寄寒星。重來古蹟總關情。常懷元敬氣,再續子高聲。
唐龍評:
整體涉及臨海元素多,轉換雖快但概括頗強,下結抒懷雙關可賞。但其弊亦景象紛繁,流光掠影。
09942-224
虞美人·游巾山
青山亘古藏仙跡,雙塔雲中立。煙霞日夜護靈江,一枕華胥只道、是尋常。
此心未染清如水,野陌余寒翠。晚來誰又倚欄杆,明月中宵猶自、向人圓。
註:臨海巾山上有雙塔,還有華胥洞等著名的景點。
唐龍評:
起句仙跡一詞入題,突出雙塔標誌。接視野延伸山下靈江,並嵌合華胥夢,或虛或實,頗得惝恍。下片著重抒懷,心清如水,明月照人,可窺貞雅襟懷,但未能如上片圍繞巾山風物發揮,野陌余寒,晚來倚欄,皆傳統感懷擬景。整首遣詞練達,若能帶一筆真人遺巾化山的傳說,則更契巾山特色。
10835-234
謁金門·登臨海括蒼山
摩蒼壁。遙眺靈甌分跡。丹灶燈壇荒草覓。飛鳥環鳴激。
仙境而今新辟。猶轉巨輪風力。一抹朝暉先沐得。人山皆絕色。
註:括蒼山是靈江水系與甌江水系的分水嶺。也是中國大陸第一縷陽光首照地。
唐龍評:
括蒼山內容豐富,選材須有側重和特色。此首捨棄描寫山水通泛景象如林海峽雲清泉,另闢蹊徑起句直接以人主觀視覺代入,摩蒼壁寓其高險。眺帶出靈甌分水嶺標誌,丹灶燈壇扣合神仙傳說,飛鳥句聽覺渲染,上結偏蕭涼。仙境新辟,轉圜有力。最後以陽光首照,人山煥然的蓬勃景象為結。上抑下揚,整體氣格高。
11770-245
臨江仙·括蒼山
暗谷回巒皆幻境,嵐煙光影重重。米篩萬仞插蒼穹。紫霞千古盛,氣象四時雄。
高士丹成騎鶴杳,逍遙何處留蹤。驀然回首見蒼松。雲邊無限意,海上快哉風。
唐龍評:
寫景遐想中有細摩,用筆揮灑、氣象廣闊。下片高士故事盪開後欠收束,兩結皆偏虛。
唐龍 字破虜。蜀人客閩。逸社祭酒,荀社副社長,墨冉詩社顧問。
編輯/章雪芳 審核/賽事組委會 校對/馮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