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的童年:沒有疫情,水街還在,我們還在喝康樂園白檸檬....

2022-06-01   南寧圈

原標題:那一年的童年:沒有疫情,水街還在,我們還在喝康樂園白檸檬....

每個人都有關於六一兒童節的愉快記憶,無論是大朋友還是小朋友,兒童節總是代表著無憂無慮的快樂。

「想念幼兒園發的花花蛋糕,雖然不好吃...」

「小時候好玩的好多,現在的小孩都只玩手機了。」

「六一兒童節,一個沒人放假但大家都會開心的節日。」

「想念童年,但是南寧人的童年全沒完了。」

圖| 南寧生活志

不過可惜的是,承載了無數南寧人童年記憶中許許多多地方,大多都消失了。

城市發展,新舊更替,道理我們都懂,可大家都會捨不得,誰不懷念當初那一年無憂無慮的童年,那一年的自己,那一年的朋友,那一年的南寧——

還記得,那時,

燒開水用的是蜂窩煤,一不小心,蜂窩煤就會四分五裂;

為了有時間跳皮筋,臨近下課大家就開始使眼色;

公交車一站路幾分錢,一塊錢能從城南到城西;

買東西用票,糧店前總是人滿為患;

每天的早餐都是六點半加糯米飯;

......

而你,還記得那一年嗎?

圖|《南寧歌謠》MV截圖

那一年,那些年

圖丨李祖榮

那一年

南寧的主幹道民族大道還是一條泥路

民族廣場是足球場

東葛路是一片竹林

現在的繁華在當年無跡可尋

那一年,那些年

圖丨李祖榮

那一年

會展中心和鳳嶺之間都是山和墳地

過去要淌過民歌湖

南湖換過一次水

南湖公園裡的拱橋

對於住在附近的人而言就是現在的南湖大橋

那一年,那些年

圖丨李祖榮

那一年

過二橋要收費

三橋沒有建起以前

許多南寧人渡江靠的是船

三橋建起以後

那裡成了過橋最主要的橋樑

那一年,那些年

圖丨網絡

那一年

各種票還不是「時代的眼淚」

糧票、肉票、蛋票、煤票、自行車票

都是南寧人的生活必需品

在糧店門口大排長龍的回憶

如今也只在商場打折時能得見了

那一年,那些年

圖丨李祖榮

那一年

大沙田還是一片片魚塘

那裡見得最多的是山坡

江南的發展沒有江北那麼好

所以老南寧人說

寧要江北一張床

不要江南一套房

那一年,那些年

圖 | 南寧城北區區志

那一年

作為南寧客流量最大的客運站

那時每逢節假日

北大客運站還需要爬窗子上車

如今北大客運站已經不再使用

經過這裡

還會想到那些狼狽的回憶

那一年,那些年

圖 | 方誌南寧

那一年

南寧人心中的美食街top1

不是中山路

是水街

牛雜、甜品、生榨米粉、熟菜

都是最正宗的南寧味道

每次走過那裡

都能看到在幫別人「開臉」的姆姆

恨不得衝上去體驗一下

那一年,那些年

圖 | 老豆有話

那一年

電影院不多

民族影城、中華電影院這些

幾乎是南寧人關於電影的全部回憶

記得第一次

在電影院看電影

是學校組織的一次活動

在中華電影院看的《隱形的翅膀》

那一年,那些年

那一年

大部分南寧人的第一部mp3出自民族商場

電子產品更新疊代

又在這裡買到了第一個mp4和mp5

到後來

這裡承包了家裡幾乎所有的電子產品

那一年,那些年

那一年

百貨大樓對於我們來說無所不能

從家電到布料

超市到電玩城

只要能想到的在這裡都能找到

還記得新樓舊樓之間的通道

那時是小夥伴們賽跑的專屬跑道

那一年,那些年

圖 | 南寧電視台

那一年

每一個老南寧都走過人民路天橋

小時候每一次走上這裡

都要從中間的孔里

偷偷看一眼交警叔叔

然後又被爸爸媽媽強行拉走

那一年,那些年

圖 | 陳說往事

那一年

能在萬國酒家請酒算是很了不起

後來大家喜酒常常選在肥仔飯店

雖然沒那麼豪華

但過去那麼久

還能回想起那裡玉米汁的醇正味道

那一年,那些年

圖 | 李祖榮

那一年

還沒有民歌湖酒吧街

只有星湖北一里

那時的星湖北一里

還是南寧人夜生活的集合地

轉眼間

那裡的酒吧已經所剩無幾了

那一年,那些年

那一年

新華書店每次一到臨近開學

收銀台總是大排長龍

許多在附近上班的家長

幾乎把這裡當成了託兒所

上班前把小孩放到這裡

下班了再來接走

這裡的店員

一天下來說的最多的話大概就是

「別坐地上看書」

那一年,那些年

那一年

人民公園是周末踏青最熱門的地方

不管哪個時間點去

大炮台上總是長滿了小孩子

哈哈鏡前面也總是人滿為患

再後來

學校組織的春遊秋遊

鬼屋成了大冒險的最佳去處

那一年,那些年

那一年

少年宮承包了南寧人的童年興趣班

一部分南寧人懷念他們

是懷念在這裡上過的各種

舞蹈班、唱歌班、書法班、故事班

一部分南寧人

對在這裡溜冰和游泳的回憶如數家珍

那一年,那些年

那一年

交易場除了置辦年貨對聯時的熱鬧以外

還有每次走進這裡

總能聞到的一股海貨的咸腥味

那一年,那些年

那一年

學生最愛逛的就是老鼠街和國貿

老鼠街比國貿便宜

但國貿的衣服看上去總是比老鼠街要時髦

那一年,那些年

圖 | 吃遍南寧

那一年

8090的南寧人

把自由空間當作KTV的啟蒙

而70後則更愛去「浪之夜」

因為通宵包廂費便宜

那個時候

唱通宵也是常有的

那一年,那些年

那一年

每到周日

亭子圩只能看到人人人人人

山珍野貨應有盡有

就算被擠得要死

也還是很愛擠

那一年,那些年

那一年

溜冰肯定算得上是熱門娛樂項目

南鐵文化宮、南湖公園、西大

那時只要溜冰場的地方

就有一批扶著腰滑冰的年輕人

那一年,那些年

那一年

南寧人提起花鳥市場

想到的一定是園湖花鳥市場

兔子、貓咪、倉鼠、金魚

仙人掌、含羞草、豬籠草和各種鮮花

還有數不清的古玩書攤

每次來著就像進了光怪陸離的小世界

穿行而過的火車也是其中的一部分

還有門口總是有的流動番薯攤

那一年,那些年

圖 | 街景地圖

那一年

南寧人的宇宙盡頭是進廠

南寧罐頭廠、邕江肥皂廠、荷花味精廠

每個都是老南寧的回憶

那一年,那些年

圖 | 幻由人生

那一年

南寧的打醬油就是純粹的打醬油

要拿著空瓶子

讓老闆把醬油從瓦缸里打進去

當時口碑最好的還是鐵鳥醬油

偏鹹味道鮮

是老南寧的純粹風味

那一年,那些年

那一年

桂花手錶就是南寧人的驕傲

在那個時候

能帶上五六十元

南寧手錶廠生產的桂花手錶

就值得「炫富」一波了

那一年,那些年

那一年

媽媽踩縫紉機車出的衣服褲子

就是最好的新年禮物

如今

那台紅桂縫紉機已然生鏽

成為了家裡看到便會憶起往昔的裝飾品

那一年,那些年

那一年

天福香的總店就在臨勝街

愛吃老友粉的老南寧總是把這裡坐滿

後來臨勝街拆除

就連天福香也不是那個味了

那一年,那些年

圖 | 麻辣嫩牛好吃

那一年

南寧人還沒有switch

但南寧人的童年快樂一點都沒少

小霸王遊戲機、俄羅斯方塊機.....

那一年,那些年

圖 | 小鬼

那一年

新希望是藍白色

後來是大家都熟知的藍白紅

記得每次看電視劇里別人的校服都很羨慕

嫌棄新希望的設計不好看

後來年紀大了也開始懷念了

那一年,那些年

那一年

有一個四驅兄弟的跑道

就能邀請到一眾同學來家裡競速

那時最熱門的文具店

永遠是擺著最新跑道的文具店

每天一放學大家就拿著賽車衝到文具店裡

開始新一輪的競速比賽

那一年,那些年

圖 | 網絡

那一年

還沒有可口可樂

我們最愛喝的是五毛一瓶的康樂園白檸檬

冰紅茶、酸酸乳、香芋雪糕

每個都是童年的味道

那一年,那些年

那一年

南寧人最愛喝的還是萬力啤酒

家裡有一堆又一堆的啤酒瓶蓋

小時候很好奇萬力的味道

只是年紀小爸爸媽媽不讓喝

現在長大

萬力啤酒也不見蹤影了

那一年,那些年

那一年

沒有地鐵

小車也寥寥

南寧最常見的出行方式是

騎永恆、鳳凰、天鵝的自行車

騎轟轟作響的金田摩托車

又或者是坐著售票員的鐵皮公交車

一塊錢就能從城南搖到城西

那一年,那些年

圖 | 丁丁deee

那一年

老南寧的夏天

叫冷狗、小二黑、冰凍六點半

又或者是拉著泡沫箱

賣三毛一根綠豆雪糕的阿姨

回到家裡

這些回憶又叫多麗紅葉扇

扇走了一個又一個夏天的悶熱

那一年,那些年

那一年

粵劇場座無虛席

小時候聽不懂粵劇好聽在哪

卻在粵劇場裡

結交了許多同樣被奶奶爺爺帶來的小夥伴

也不知道他們現在如何了

那一年,那些年

圖 | 李祖榮

那一年

東協還是山地和田地

荒蕪一片

那時仙葫是富人最愛的居住地

也就是大家說的「仙葫別墅區」

那一年,那些年

原本人民路上的南城百貨圖 | 小圈

那一年

超市品牌還沒有現在那麼豐富

老南寧認準大熱門

再後來是華西路的利客隆

和人民西路的南城百貨

這些耳熟能詳的名字

現在也漸漸在層出不窮的新超市之中沒落了

那一年,那些年

圖 | 張科FofoCheung

那一年

西園飯店還是南寧人眼裡的豪華酒店

有很大的園林

菜品也很好吃

在這裡擺酒的都是有錢人

那一年,那些年

那一年

地下鐵的香港奶茶絲襪奶茶

黑潮的珍奶檸七

大口九的燒仙草雙皮奶

每個都是晚自習偷偷在喝的回憶

最愛喝的那家地下鐵還記得共和路上

現在早就不見蹤影

那一年,那些年

那一年

幾乎所有校門口邊上都有一家小店

運營著一台大頭貼的機器

照大頭貼也不需要什麼理由

家裡總是堆著一打又一打

跟好朋友的非主流合影

有時還會做成鑰匙扣

幾年後也慢慢褪色了

那一年,那些年

那一年

電視還收不到什麼台

碟片成了最受歡迎的小店之一

記得小時候跟爸爸去逛碟片店

抓著《獅子王》不撒手

最後死纏爛打才把它們帶回家

那一年,那些年

那一年

最愛的小店一定是校門口的漫畫屋

颯漫畫、知音漫客

前段時間聽說偷星九月天要翻拍了

不知道九月十月動起來是什麼樣子

那一年,那些年

圖 | 小圈

那一年

喜歡喝牛奶的老南寧

就沒有沒喝過童樂牛奶的

當時每家每戶的外牆上都會有一個牛奶箱

放從牛奶亭定的新鮮牛奶

有時候等不及送

還會飛奔到牛奶亭門口

跟賣貨阿姨表演三十秒喝下一瓶牛奶

那一年,那些年

那一年

在街坊鄰居的小店裡

修鞋的小店總是圍著人

倒不是所有人都需要修鞋

大多都是找個椅子坐在修鞋攤上聊天

一聊就是一個下午

那一年,那些年

圖 | 老友網

那一年

朝陽望火樓旁的那家永恆沖印店

總是很紅火的樣子

每次看著媽媽把要衝印的膠捲送過去

總想跟店員進去看看暗房裡面的樣子

如今膠捲的價格水漲船高

就連玩膠捲也成了奢侈品

那一年,那些年

圖 | 網絡

那一年

港樂界有四大天王

南寧的西式快餐店也有

肯德基、麥當勞、多美麗、德克士

如今三大還在

多美麗卻不見蹤影

誰還記得多美麗的那份三寶飯呢

那一年,那些年

圖 | 大吃貨面面

那一年

最開心的事除了校運會春遊

就是爸媽帶著去圓冰園吃冰

當年的那碗螞蟻上樹

是無數南寧人童年最渴望的獎品了

那一年,那些年

那一年

校門口的流動小零食里

最期待的還是糖畫

跟叮叮糖一樣是麥芽糖的原料

卻在糖畫人手中玩出了花樣

那一年,那些年

那一年

南寧人的馬打滾是從鐵箱子裡搖出來的

每次叔叔從鐵箱子裡

把馬打滾搖進黃豆粉

眼神都不敢挪動

生怕漏掉了埋在黃豆粉里的滄海遺珠

圖|《南寧歌謠》MV截圖

那一年,還有許多許多,我們不曾忘懷的人和事。

這些記憶碎片,散落在每個人的某個人生時刻,組成了南寧的城市和時代記憶。

在南寧,甚至在許多城市,舊事物銷聲匿跡的速度與城市發展的腳步一樣迅速。

對此,我們好像只能懷念和感慨。

特別是在當下特殊的時代節點,疫情下的我們,常常在社交平台上呼喊「懷念2019年」,懷念各種以前,甚至懷舊的節目鋪天蓋地,「過氣」的明星又火了起來......

圖|《南寧歌謠》MV截圖

確實,誰不憶從前呢?

如果可以,你想回到南寧的什麼時候?

資料繁多,如有疏漏,評論區指正

今日話題

速速推給和你一起度過那個年代的友仔友女們

一起懷念那時的時光

小圈在評論區里等你們哦!

圖文編輯 / 南寧圈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圖片來源/見標註

封面圖來源 / 李祖榮

法律顧問 / 王文君律師創新法律服務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