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100債務違約 易小迪的艱難時刻

2021-08-11     大摩財經

原標題:陽光100債務違約 易小迪的艱難時刻

自2019年起,陽光100中國(2608.HK)就深陷資金鍊危機,多次出售資產自救仍沒有解開困局。

8月11日晚,陽光100發布公告稱,2億美元可轉換債券已經發生實際違約。同時,由於觸發交叉違約條款,6月底上市的於2022年到期的2.2億美元優先債券於明日起暫停買賣。

兩天前,陽光100已經預告了這次債務違約。根據陽光100的說法,這部分債券未償還本息共計5239萬美元,彼時其已經籌措到所需資金,但預計難以在到期日前付清。

這並非陽光100首次爆發違約風險。今年3月,陽光100中國7.5億港元可轉債折價回購,已被標普視為違約。

3月1日,陽光100公告已經在公開市場回購併註銷2018年發行的7.5億港元2023年到期的可轉換債券,並表示,註銷回購債券後,陽光100中國已沒有未償還債券。

但國際評級機構標普認為,債券持有人獲得的收益低於承諾,本次回購為折價回購,相當於違約。此外,如果不回購債券,陽光100中國還面臨常規違約的風險。

為此,標普在陽光100回購可轉債前將其發行人信用評級從「CCC-」下調至「SD」,隨著回購完成再次調回至「CCC-」,展望「負面」,認為其信用狀況不佳。

陽光100中國創建於1999年,其前身廣西萬通企業由易小迪在1992年創辦,2014年在港交所主板上市。2015年起,陽光100中國將業務從原有的住宅市場轉移到街區商業綜合體、喜馬拉雅、特色小鎮三個產品系列,並逐漸放緩了拿地和項目擴展速度。

轉型後,陽光100的銷售額一直維持在百億元附近,今年前七個月累計銷售額僅有23億,同比再次減少接近四成。

陽光100的轉型項目所需的沉澱資金量大,整體流動性差,使得陽光100的資金周轉難度也在加大。其中從李亞鵬手中接盤的雪山藝術小鎮項目入手六年,合約銷售金額僅2億多元,且項目大部分至今仍處於規劃籌建狀態。

2019年起,陽光100不斷出售項目回血,在手土儲從2018年底的1502萬平方米下滑至2020年底的715萬平方米,但仍無法改變資金趨緊的危機。截至2020年底,陽光100扣除合同負債後的資產負債率為76.19%,凈負債率高達187%,而現金短債比僅為0.24,連踩「三條紅線」。

這意味著,隨著監管趨嚴,陽光100通過融資緩解資金鍊危機已經越來越難。

今年7月,陽光100向信達投資申請了19.8億的貸款融資,但隨即陽光100原高層就這筆融資向信達資產發送舉報函,表示這筆貸款融資違反了監管層對連踩三條紅線的房企有息負債總額不得增加的規定。也違反了7月30日銀保監會要求各金融機構防止銀行、保險等資金繞道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的要求。

舉報函同時提到,該筆貸款中已經發放的約8億元中的大部分,已在第一時間被陽光100轉移至其在香港的帳戶,用於償還到期外債。

為緩解流動性危機,今年7月,陽光100董事會決議撤銷了2020年中期股息分紅,留存資金用於公司運營。同時,陽光100還將主力項目之一天津陽光100天塔喜馬拉雅80%出售給崑崙信託。

陽光100天塔喜馬拉雅原本為陽光100的輕資產運營項目,2019年時陽光100持有權益僅有20%,2020年10月增持至100%。不過,最新的工商信息顯示,陽光100天塔喜馬拉雅項目公司天津琅壹達持股80%的大股東已經變為崑崙信託。

2019年、2020年,陽光100天塔喜馬拉雅為陽光100貢獻了5.75億和5.31億的銷售額,在2020年末天津陽光100天塔喜馬拉雅項目完工進度已達71%,預計在今年竣工。陽光100齣售該項目控制權被看作是資金壓力下的無奈選擇。

事實上,隨著資金流動緊張,陽光100的融資成本也逐漸走高。今年1月,陽光100發行的於2023年到期的1.2億美元優先票據,年利率為12%;6月發行的於2022年到期的2.2億美元優先票據,年利率為13%。

截至目前,陽光100存續3隻美元債,總規模5.1億美元,其中1.7億美元的優先票據將在12月5日到期。

而且,陽光100的經營頹勢也越發明顯。2020年,陽光100營收57.6億,凈利12.84億,同比分別下滑30.5%和60.1%。

截至去年末,陽光100有息負債達到264億,但其在手非受限現金不足31億,要如何填補巨大的債務漏洞,易小迪或許到了最艱難的時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482839714_100011510-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