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罕見老照片:鎮國公夫人確實漂亮,皇族女眷合影,小腳夫人騎車

2021-07-24     歷史潮河

原標題:晚清罕見老照片:鎮國公夫人確實漂亮,皇族女眷合影,小腳夫人騎車

就像蒸汽火車剛開始出現時,在西方引起了不小的恐慌,照相機引入中國後,也曾一度被視為洪水猛獸,怎麼有這麼怪異的東西?人和物竟都留在了照片上,是不是被攝了魂魄?但當了解了新鮮的玩意後,照相機在我國也非常受歡迎,從而留下了許多珍貴的老照片,也將發生於晚清時期的一些事件以圖片的方式記錄了下來。

這張老照片是清末王爺鎮國公載澤的夫人葉赫那拉·靜榮與外國女子以及兒子的合照,即使老照片斑駁,像素一般,但依然可以看出靜榮的相貌姣好,儀態端莊,一看就知道是顯赫家庭出身。

靜榮的父親便是鑲黃旗滿洲副都統、三等承恩公的葉赫那拉·桂祥,慈禧便是桂祥的姐姐,光緒帝的皇后隆裕是靜榮的妹妹。載澤是康熙帝的六世孫,是晚清主要的宗室大臣之一。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載澤與戶部侍郎戴鴻慈、兵部侍郎徐世昌、湖南巡撫端方、商部右丞紹英為出國考察政治,史稱「五大臣出洋」。

載澤的思想是較為開明的,並且隨著大量洋人的進入,不少外國女子被聘請為了英文教師,清朝宣統的皇后婉容在小時候,其父郭布羅·榮源就為她特意聘請了在中國出生的美國人任薩姆女士作英語教師。

美國女畫家凱薩琳·卡爾則是唯一一個在慈禧身邊生活過的外國人,1903年,美國公使夫人蘇珊·康格將卡爾推薦給慈禧畫像,而在當時,美國報刊將慈禧描繪成了相貌醜陋、性情乖戾的獨裁者,與慈禧有著不錯私情的蘇珊·康格便向慈禧建議繪製肖像,送到美國展覽。

慈禧覺得是個好辦法,於是卡爾便入了宮,原定是畫兩次,結果卡爾一畫便停不下來了,慈禧對卡爾非常滿意,讓她接連畫了四副自己的肖像畫,卡爾還從示公開了七幅公主肖像。

上圖則是外國公使夫人在清宮中喝下午茶,而在外國公使夫人中,又數蘇珊·康格與慈禧的交情最好,蘇珊·康格跟隨丈夫在北京待了7年5個月,曾有九次與慈禧太后會面。

該照片則是榮壽公主等皇族女眷的合影,在1903年12月26日,蘇珊·康格在美國公使館宴請了榮壽公主等人,而在眾多皇族女眷中,榮壽公主的相貌並不突出,面容老相孀居後,更不穿任何花哨衣服,不做任何妝飾打扮,這次去到美國公使館,榮壽公主難得的穿得華麗了些。

這張則是乾隆五世孫愛新覺羅·溥倫與福晉、兒子們的合照,1875年,同治帝駕崩,溥倫本有望繼承大統,但被慈禧太后阻止了,繼而光緒即位,不過溥倫並沒有退出歷史舞台,在1904年,溥倫還率領了清朝帝國代表團去到了美國參加聖路易斯世界博覽會。

真正具有現代形式的自行車誕生於1874年,自行車即單車,光緒十一年(1885年),英商怡和、德商禪臣、法商禮康等洋行將自行車及零件列為「五金雜貨類」輸入上海,自行車很快就受到了歡迎,就連小腳太太也都躍躍欲試。

裹腳是我國古代的一種陋習,明清時進入鼎盛期,無論貧富貴賤,紛紛纏足,儘管順治帝、康熙帝等都曾下令廢止纏足,但至清末,三寸金蓮的女子仍普遍存在,而反對纏足、崇尚天足的天足運動則是由一批維新志士發動起來的。

另外,在十九世紀的洋務運動中,京師同文館的出現,開創了中國近代化教育的篇章,而新式學堂的主要類別則分為外國語性質的學堂、軍事學堂和技術學堂。這張老照片,是在位於漢口的一所學校中所拍攝,照片中,教書先生正在教習學生們怎麼使用顯微鏡。

不過洋務派只主張學習西方技術,卻極力反對對封建思想和封建制度進行任何形式的變革,最終,洋務運動在慈禧太后的六十大壽籌備中宣告破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479356421_507315-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