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業內普遍認為,廣汽三菱已走到盡頭,三菱汽車退出中國市場,已成既定事實的時刻,三菱汽車的回應卻是「非官方消息」。
近日,關於三菱汽車已決定退出在中國的汽車生產,並已開始與廣汽集團進行最終退出談判的消息不脛而走。結合在今年7月份,廣汽三菱發布致員工一封信,進行了停產和裁員,業內普遍認為,三菱汽車退出已進入倒計時。
今年以來,三菱汽車在華合資公司廣汽三菱數次傳出停產消息,甚至長沙工廠已開始生產埃安電動車。廣汽集團已經停止更新廣汽三菱的銷量數據,上半年累計銷量1.2萬輛。產品結構單一,錯失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機遇。
阿圖柯上市高開低走,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對於退出中國市場的消息,三菱公關部門負責人井上徹二回應稱,該報道不是公司正式發布的消息,「還在繼續與股東對話,還沒有做任何決定。」從回應來看,退出中國市場的消息,並不是三菱汽車發布,但是與股東持續對話,不排除正在協商退出事宜。
不排除敗走中國市場,三菱汽車已開始加碼東南亞市場,投資6.67億美元在印尼建廠,開始生產純電動小車。雖然說,東南亞市場電動車比重還較小,三菱汽車此時進入,不失是一個好時機。
但是無論是中國汽車品牌還是韓系車,都已開始進入東南亞市場,正面競爭只是時間問題。不具備競爭優勢,換一個市場失敗也只是早晚的事。現在,車企之間的競爭主要是燃油車和新能源之間的競爭,後面將是新能源車企之間的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