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多半是「拖出來」的?提醒:身上若有2處發臭,小心腎病變

2023-11-16     腫瘤的真相與誤區

原標題:尿毒症多半是「拖出來」的?提醒:身上若有2處發臭,小心腎病變

劉先生經營著一家廣告公司,平常工作很忙,此前妻子帶他去體檢,結果查出蛋白尿+,不過劉先生自認為身體很強壯,能吃能喝不痛不癢,也就沒放在心上。

接下來的日子裡,劉先生依然忙忙碌碌,不過前段時間她明顯覺得自己身體出現了問題,就急忙到了醫院,但檢查結果卻是尿毒症,需要進行透析治療。這時劉先生才想起醫生前幾年說過讓他進一步檢查的話,後悔不已。

我國尿毒症患者越來越多,其實多半都是拖出來的。

一、尿毒症越來越多,多半是「拖出來」的?

據統計,我國成人慢性腎臟疾病患病率高達10.8%,尿毒症患者超過300萬,年齡在10-30歲的尿毒症患者就占比40%,可以說我國尿毒症高發且不斷呈現年輕化趨勢。健康的腎臟從腎損傷到尿毒症需要經歷下面四個階段!

1、代謝異常

腎臟是人體的一個代謝器官,腎臟一旦受損,體內的代謝廢物、毒素就無法及時排出,從而在體內堆積。

2、腎功能不全

腎臟損傷後不斷發展,就會損傷腎小球,一旦損傷超過75%,肌酐尿素氮就會異常,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全身乏力等症狀。

3、腎衰竭

腎功能不全進一步發展,就會出現腎衰竭,人也會有夜尿增多、易疲憊、浮腫等症狀。

4、尿毒症

腎小球損傷一旦超過95%,腎臟功能基本消失,就到了尿毒症階段,只能通過透析或換腎來治療。

據統計,截止到2022年12月底,我國大陸血液透析患者高達844265人,腹膜透析患者高達140544人,共有近百萬透析人群。由於腎病早期症狀隱匿,等到發展嚴重了才有不適感,再去治療多半已經到了晚期,很多尿毒症都是拖出來的,因此一旦身體出現異常症狀,一定要提高警惕儘早排查治療,將疾病扼殺在搖籃里。

二、身上這些地方發臭,或是「腎病變」信號

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腎病內分泌科陳志成表示:腎功能異常後,身體這三個地方可能會有發臭現象,一旦出現一定要提高警惕!

1、尿液氣味過重

尿液中如果有很明顯的臭味、氨味,可能是腎臟過濾功能異常的表現。腎臟濾過功能差,體內的毒素無法及時排出,血液中的尿素氮水平就會升高,導致尿液有刺激性的臭味或氨味出現。

2、汗液出現尿騷味

多數人汗液是沒有明顯異味的,但如果腎臟異常,但患者就可能會有皮膚尿騷味症狀出現,也要儘早提高警惕。

3、口腔出現臭味

腎臟異常後,體內的毒素無法及時排出,就會導致血液中毒素變多,從而導致人體呼吸時出現氨臭味。除了腎臟病變之外,還要排出肝臟、腸道等部位的病變。

三、這4種食物真的很傷腎,再喜歡也要管住嘴

成都醫學院食品營養專業楊指出:這幾種食物特別傷腎,平常再喜歡也要管住嘴!

1、小龍蝦

食用小龍蝦可能會引發中毒,出現代謝紊亂、急性腎衰竭,導致紋肌溶解症,從而出現發熱、肌肉疼痛、肌肉腫脹、無尿、急性腎衰竭、感染性休克等症狀。

2、未煮熟的山藥製品

山藥中含有薯蕷皂苷、薯蕷鹼等有毒成分,未煮熟食用可能會引發急性腎小管壞死,從而導致腎損傷,因此一定要煮熟後再食用。

3、楊桃

慢性腎病患者不宜食用楊桃,楊桃中的神經毒素、草酸可能會引發肢體麻木、嘔吐、癲癇等症狀,因此平常不宜食用楊桃。

4、蛇膽、魚膽等動物膽囊

食用生魚膽等食物,可能會導致肝臟、腎臟、胃腸道等多器官功能衰竭,腎臟更是容易受損,因此平常要避免食用魚膽等動物膽囊。

我國很多尿毒症都是拖出來的,平常一定要關注腎臟健康,一旦出現腎臟病變信號,一定要儘早排查治療。平常要遠離一些傷腎的食物,像小龍蝦、未煮熟的山藥製品、楊桃、動物膽囊等,很可能會引發腎損傷,再喜歡也要管住嘴。

參考資料:

[1] 《從一顆好腎到尿毒症只需4步!出現這5個表現的人,小心是腎病!最好趕快去看醫生》.養生中國.2023-09-07

[2] 《世界腎臟日 | 當心!身體這三個地方發臭,有可能是腎出了問題》.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2023-03-10

[3] 《這5種食物特別傷腎,有兩種99%的人都吃過!》.愛腎網.2021-10-03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46a47dd36063e778051624b56fc516f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