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床土培育,你必須要知道的原理

2019-09-02     陶老師說農業

好種育好苗,好苗成好秧」,許多需要移栽的作物,育好苗是特別重要的,也是農戶相對作物整個生長時期,最容易忽視的環節。想育好苗,苗床土的管理很關鍵。

病菌的最主要來源

土壤是一個奇妙的生態系統,正常的土壤裡面存在大量的微生物,當然就會有造成作物病害的真菌細菌。

多數作物的病害病菌,大概70%以上來自於土壤,尤其是多年連續耕作相同品種的地塊,種完一茬,我們可以把大部分死去的植株收走,但是不可能完全清理掉殘枝敗葉,尤其是當年得病作物組織,被病菌危害後更加易碎散落到土中,存留了大量的病菌。在選擇育苗的育秧土時,都儘量不選擇本田土,保護弱小的幼苗。

苗床土中有哪些病菌?

絕大多數作物的苗期,都有這三種主要病害:猝倒病、立枯病、綿腐病,這三種菌都屬於真菌中的低等真菌,可以在土壤中長期生存,一旦遇到合適的濕度條件,和「可口的菜肴」(植物的幼苗組織),就會大肆繁殖危害。

綿腐病(左),立枯病(右上),猝倒病(右下)

作物的苗期,根系不發達,需要經常保持一定土壤濕度,而且幼苗的組織細胞生長很快,特別的嫩,表皮也沒有形成蠟質層,尤其莖基部的部位,很容易被病菌危害。

如何藥物防治苗期病害?

防治苗期病害的常用殺菌劑有:惡霉靈、甲霜靈、福美雙、多菌靈,比較普通的預防藥劑;嘧菌酯、咪鮮胺、氰霜唑,是一些區域逐漸推廣的,與上面那些常見藥劑搭配使用的藥劑。

還有就是用,咯菌腈、嘧菌酯、精甲霜靈、苯醚甲環唑等藥劑,做成種子包衣劑,種衣劑隨著種子吸水萌發,藥劑會擴散到幼苗的土壤四周,起到殺菌防病作用,而且減少了普通農藥防治的用量。以上藥劑成分的使用量,可以依照產品含量不同,諮詢下當地的技術員,幼苗期藥劑量很小,成本都不會很高。

其他方法處理苗床土

1、經濟價值高的作物,現在市面上有育苗用的營養土,好的育苗土是經過高溫消毒的,雖然破壞了土壤的有益成分,但是廠家會加入秧苗生長的一些營養肥料;

2、蒸汽殺菌,市面上有賣那種高溫蒸汽對土壤消毒的設備,但是一定要注意安全;

3、提前選土,篩土,曬土,或加入微生物肥料調節土壤,也可以有效降低病害發生;

4、選土時,選擇多年沒有耕作過同一類型作物的土壤,也不要有其他污染(比如除草劑殘留,鹽鹼土等),在不把握的時候,播種前使用以上說過的藥劑,消毒處理。

今天分享幾個技術給大家,希望我們能夠重視一些細節問題,逐漸的做好植保這項工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41ha-GwBJleJMoPMo9b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