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永平:鼓勵兒童去發現他自己的世界——從「活教育」原則看課程的變革

2022-10-09     守望新教育

原標題:虞永平:鼓勵兒童去發現他自己的世界——從「活教育」原則看課程的變革

【置頂標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看東西只有用心才能看得清楚,重要的東西用眼睛是看不見的。——小王子

從「活教育」原則看課程的變革

作者|虞永平

來源|學前之道

虞永平: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陳鶴琴在活教育教學原則的卷首語中指出,他提出的教學原則,受到了兩位西方學者的影響。一位是格雷戈里,他提出了「七個教學原則」,更重要的是另一位,威廉·詹姆士,他把教育心理學運用於具體的教學過程,讓教學原則生動明了。

陳鶴琴說,十七條教學原則是根據最近兒童心理學的學說和他自己的教學經驗來寫的,他的目的與格雷戈里和詹姆士一樣,實現「心理學的具體化和教學法的大眾化」,使得做老師的和做家長的讀了都能了解和應用。

陳鶴琴:作為父母必須清楚的五件事

原則一:凡是兒童自己能夠做的,應當讓他自己做

沒有一個兒童不好動,也沒有一個兒童不喜歡做,他自己動手就可以得到肌肉運動的快感。生活中有很多練習的好機會,他做過了,就有了自己的感受,就建立了跟外部事物之間的聯繫。

在學校里的一切活動,凡是兒童自己能做的,應當讓他自己做,自己動手即是做,做了就與事物發生了直接接觸,就得到直接的經驗,就知道做事的困難,就認識事物的本質。

要知道做事的興趣越做越濃,做事的能力越做越強。陳鶴琴說:「『做』這個原則,是教學的基本原則,一切的學習,不論是肌肉的,不論是感覺的,不論是神經的,都要靠『做』的。」「所以,凡是學生能夠做的,你應該讓他自己做。」

原則二:凡是兒童自己能夠想的,應當讓他自己想

一切教學不僅僅要在「做」上打基礎,還應當在思想上下功夫。最危險的就是兒童沒有思考的機會。思考是行動之母,思考沒有受過鍛鍊,行動就等於盲動,流於妄動。

各種教學你都不應該直接告訴兒童種種的結果,應當讓兒童自己去實驗、去思想、去求結果。教師的責任是從旁指導兒童怎樣研究、怎樣思想,越俎代庖是教學中的大錯,直接經驗、自己思想,是學習的唯一門徑。

原則三:你要兒童怎樣做,就應當教兒童怎樣學

要讓兒童獲得某種行為或品性,就要有針對性地用適宜的方式去教兒童,讓兒童學得有效,真正能通過學習獲得這種行為或品性。

尤其是應該讓兒童在行動和體驗中去學習,很多行為的獲得,講解並沒有實際的用處,必須在體驗中學習。如游泳、炊事及得體的說話均是如此,一定要使他們在適當的自然、社會環境中,得到相當的學習。

原則四:鼓勵兒童去發現他自己的世界

學校所學的實在是很少,即使老師拚命地注入填塞,兒童所學到的東西還是不夠用的,而且所填塞的東西都不容易消化,不容易理解,並且和學問修養仍然沒有太大關係。

把一本教科書翻開,遮住了兒童的兩隻眼睛,兒童所看到的世界只不過是一本六寸高、八寸寬的書本而已,兒童的世界多麼大,有偉大的自然界亟待他去發現,有廣博的大社會亟待他去探索。花草樹木、魚蟲鳥獸,風霜雨雪,日月星辰,多是兒童知識的寶庫。兒童的世界是兒童自己去探討、去發現的,他自己所求來的知識才是真知識,他自己所發現的世界,才是他的真世界。

原則五:積極的鼓勵勝於消極的制裁

應該利用兒童人性普通的好惡來鼓勵兒童怎樣做人,怎樣求學,要多給孩子鼓勵,不管是物質的還是精神的,對兒童來講都非常重要。活教育不是消極的,而是積極的。

你不要禁止孩子不做這樣,不做那樣,而應該教孩子做這樣,做那樣。一切的一切,你要用鼓勵的方法來引導兒童的行為,來督促兒童求學。消極的制裁不會產生多大的效果,有時候反而容易引起兒童的反感。

原則六:大自然大社會是我們的活教材

有大自然、大社會意識的教師,就能夠注重周圍環境中的自然社會資源,不會滿足於講解,不會抱怨沒有輔助材料、沒有課程資源。大自然是我們最好的老師,大自然充滿了活教材,大自然是我們的教科書,我們要張開眼睛去仔細看,伸出雙手去縝密地研究。

書本上的知識,是間接知識,你要獲得直接的知識,確實而經濟,你應該從大自然中去追求、去探討。大自然是我們知識的寶庫,是我們的活教材、活教師,我們應當向它請教,向它探討。這種教學,教師教起來生動深刻,學生學起來興奮有趣,我們何必將一部分一部分的教材四分五裂?應該整體地去把握課程內容。

原則七:比較教學法

比較教學法的好處,是它能使小孩子對所學的事物的認識格外準確,印象更加深刻,記憶更加持久。各種常見的事物都是可以用比較教學法的。自然物、國語以及做人等都可以用比較的方式來進行教學。這種方法能提高教學的效果,學起來比較生動、比較具體。

總而言之,比較教學法在教學上是很有價值的,他在學校里應當占著重要的地位。你若用這種方法去教小孩子,那么小孩子對所學的事物一定學得格外有興趣,認識一定格外清楚,印象格外深刻,記憶格外持久。

原則八:用比賽的方法來增進學習的效率

凡是兒童、普通兒童都喜歡比賽的。比賽有什麼好處呢?比賽可以增加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比賽分團體和個人兩種,團體比賽的價值比個人比賽來得大,合作互助、犧牲精神可在團體比賽中培養的,但團體的範圍應當常常加以擴大,不要變得太狹窄。比賽中有兩種精神小朋友必須學到,就是勝則不驕,敗則不餒。個人比賽又分兩種,就是與他人比賽和與自我比賽。自我比賽比較來得妥當,我們應當多多採用。

原則九:積極的暗示勝於消極的命令

小孩子喜歡聽好話,而不喜歡聽惡言。利用這種心理教師可用激勵教育法去教育兒童。積極的暗示就是一種激勵教育法,它是軟性的,比消極的命令要費時間精力,但其效果卻非常之大。

暗示可分為四種:一種是語言;一種是文字;一種是圖畫;一種是動作。其中動作的暗示性最大。做父母、教師的應當以身作則,利用動作的暗示去教育兒童。

原則十:替代教學法

小孩子生來無所謂好,無所謂壞。他時時喜歡遊戲,我們應當想辦法滿足他的慾望,同時使他顧到別人的幸福,要使他參加共同生活,要使得他愛護公共事務。小孩子好奇的僥倖的心理也是有的,機遇誘惑可以引起他的好奇,我們可以利用各種遊戲來滿足他的僥倖心理。

小孩子是好動的,他喜歡做這樣,喜歡做那樣,你沒有東西給他做,他就要破壞,就要搗亂,所以我們要他做,要他建設,要他創造。小孩子喜歡合群,我們應當讓他有一種正式的組織來發展他的能力,養成他們的群性。我們要用各種替代的方法來滿足他的慾望,來發展他的個性,養成他的人格。

原則十一:注意環境,利用環境

兒童既然喜歡玩耍,大自然、大社會中都可以找到很多好玩的東西來做活教材和活教具。教師要有發現環境中教學材料的能力和敏感性,不斷利用環境充實教學內容,讓兒童有更多材料玩,有更多東西學。

要做一個成功的老師,你一定要注意環境、利用環境,環境中許許多多的東西,初看與你所教的沒有關係,仔細研究研究看,也可以變成很好的教材、很好的教具。

原則十二:分組學習,共同研究

班級教學與個別教學各有利弊,分組教學更具好處。它的好處在於兩個方面,一是有組織的,二是經濟的。它更注重教學過程。集體學習是活教育教學原則的一種方式。一個人的思想需要有刺激,有了刺激,思想就越來越多,越來越進步。

別人給我們的刺激不一定是好的,但別人的刺激而引起我們其他的思想,同樣也可以得到好處。三人行,必有我師。還有時候,態度非常重要,不要以為自己總是對的,別人總是錯的,要大家貢獻意見,擇其類別加以分析而討論之,那做事的興趣就一定濃厚。

一人做事與兩人做事就不同,兩人做事彼此商量,意思就多,就是享受也是如此。所謂獨樂不如共樂,所以研究學問更應當共同來學習。

原則十三:教學遊戲化

遊戲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活動,不管年齡性別,人們總是喜歡遊戲的。健康的小孩子是好動的、快樂的。假如在讀書的時代,我們能夠化讀書活動為遊戲,那麼讀書就會變得更加有趣、更加快樂、更加進步。

但是人們總是認為讀書的時代不應該遊戲,把讀書和遊戲孤立分離開來看,完全是錯誤的。假如讀書只有讀書,讀書不應該遊戲,那麼讀書的生活會變得枯燥無味,哪裡談得上進步?

做到教學遊戲化就要使讀書活動興致勃勃,學習進步迅速。遊戲化適合於任何兒童,也適合於任何工作與教學,在教學遊戲化過程中,我們老師還應該特別注意:

一要注意方法與目的的結合。遊戲的方法,本來是為了達到教學的目的而應用的,忽視這一點就失掉了教學的意義;

二要注重多數人的活動,遊戲化最容易產生的利弊就是讓少數成績好的小朋友來做,其餘兒童坐著看,這無異於剝奪了大多數兒童的學習機會。

教學遊戲化是以做為中心的,也就是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的教學應用,其充實與發展還有待於大家研究與努力。

原則十四:教學故事化

所有孩子都是喜歡故事的,教學故事化就是利用孩子喜歡故事的心理來展開教學,豐富教學的內容,增進教學的成效。

第一,故事與兒童的情感有交流作用;

第二,故事情節的神奇能滿足兒童的好奇心;

第三,故事能激起兒童的想像力;

第四,故事組織完整,意義連貫的事物更容易理解,適合於兒童的學習心理。

教學故事化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展開:第一是教材的故事化;第二是教法的故事化。教學故事化是活教育的新要求,它在教學過程中究竟能產生如何的影響,需要進一步研究。

原則十五:教師教教師

所謂教師教教師,就是舉行教學演示或者組織巡迴教學輔導團一類的組織。這是近代教育方法上的一種新趨勢,不僅能夠在一個學校一個城市裡舉行,同樣可以應用「分組學習、共同研究」的原則,推行到所有學校中去,對於充實教師本身、提高業務水平有較大的幫助。

那種只用耳朵聽,靠別人用嘴講的討論或者演講方式不能收到成效,就是由於非親身去做,不能切實感覺的緣故。教學演示能改變這種狀況。教學演示的基本步驟就是擔任教學演示的教師做好教學設計,並演示給到場的各位教師觀摩,演示完後進行評獎,評論其優缺點,進而討論怎樣用新的方法選擇新的教材,完成最合理的教學工作。

原則十六:兒童教兒童

兒童教兒童的好處在於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兒童了解兒童的程度比成人更為深刻,由於他們彼此年齡相仿,興趣易於接近,理解思想一致,尤其是兒童最樂於把自己的經驗告訴別人,當學會一點新的東西時,他總是熱心地去讓別人知道。兒童了解兒童較為深刻,這是我們所要提出的兒童教兒童的第一個基本認識。這一條教學原則是根據陶行知的「小先生制」提出來的,意思是讓兒童來教育兒童,讓兒童來指導兒童。這種辦法一方面可補充教師數量之不足,有益於教育的普及;另一方面可以對教師的教學起輔助作用,有益於教學效益的提高。

第二,兒童鼓勵兒童的效果比成人所能達到的更為巨大。兒童心目中認為成人能夠做成這件事並不稀奇,所以我們說兒童教兒童,對被教兒童的鼓勵更大。

第三,兒童教兒童是教學相長,兒童為了要教,事先就得充分準備,在教過以後,他們對於教的內容必然認識得更加清楚。所以,兒童教兒童不但是被教者得益,教者本身也得到了很大益處。這種得益不僅僅是教材以內的知識範圍而已,而且兒童獲得了發展創造才能的機會。

兒童教兒童的範圍應該不斷擴大,個別兒童輪流教,在同一學校、同一班級都能進行。各校的兒童可以輪流教,各國的兒童都可以輪流教。兒童教兒童是有效的教學,希望它能夠與兒童互助運動緊密結合,推進人類文化得到進一步發展。

原則十七:精密觀察

觀察是獲得知識的基本方法。精密觀察,這是開啟真理寶藏的鑰匙。掌握這把鑰匙,我們就變能接近科學真理。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如果能採用觀察方法,一方面通過實地觀察來實行教學,另外一方面通過實際研究來培養兒童善用觀察的學習態度,則教學效果必將因此而得到提升。為什麼用了觀察方法就能增進教學效果呢?

第一,由觀察所獲得的知識是直接的知識。

其次,親身閱歷的經驗印象最深刻。

第三,容易發現問題,也容易解決問題。

最後,我們可以說,觀察不僅能增進教學效能,還可以培養兒童學習的興趣與求真的態度。

觀察的教學不僅促進學習興趣,而且兒童的人生態度也將因此得到健全的發展。觀察所依據的是客觀事實,失去事實的支持,則附會造作都將產生。兒童養成觀察習慣之後,一種尊重事實、求真求實的態度自然會建立起來。

怎樣進行觀察呢?

第一,全面的觀察;

第二,比較的觀察;

第三,系統的觀察;

第四,五官俱到的觀察。

觀察是人類獲得知識的基本方法。假使要教學能獲得大的效果,那麼就應正確地運用精密觀察的方法。

我們要學習陳鶴琴的問題意識和反思意識。陳鶴琴所關注的問題經歷了近一個世紀,有些問題尚未真正得到解決,現在需要反思的是我們,需要行動的是我們。活教育充分體現了陳鶴琴的創造精神,即努力學習和研究西方的教育思想,又能立足中國實際,腳踏實地、深入實驗,探究解決中國問題的中國方案。我們需要這種魄力和勇氣,更需要這種精神和志向。

註:本文節選自2021年12月《早期教育》(教育教學)

朱永新獲得2022年一丹獎——新教育之光,點燃教師以教育家情懷育人的聖火

朱永新:未來,我們應該學什麼?培養什麼樣的時代新人?

向美而行:新教育實驗通識與實踐五十講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最新指南|中國陶行知研究會新教育分會:關於發展團體會員、個人會員的通知 (或加【守望新教育】編輯陳東強:qdc0828 微信。非常勿擾!加微信時需說明個人尊姓大名、單位和身份。)

分享美好,致敬原創!【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約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麥田裡的守望者》有一個詞語,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與不管之間,有一個詞語叫「守望」。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謂盛德。惟進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貴日新。常新,自新,全新。 日新無已,望如朝曙。

相信種子,相信歲月。埋下種子,以日以年;守望歲月,靜待花開。——陳東強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讓師生 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聆聽大師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匯聚田野的教育創造,助力有緣的教育夢想。
新教育實驗, 是一個以教師專業發展為起點,以通過「營造書香校園、師生共寫隨筆、聆聽窗外聲音、培養卓越口才、構建理想課堂、建設數碼社區、推進每月一事、締造完美教室、研發卓越課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動為途徑,以幫助新教育共同體成員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為目的的教育實驗。
新教育新在何處? 對於我來說,當一些理念漸被遺忘,復又提起時候,它是新的;當一些理念只被人說,今被人做的時候,它是新的;當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貧乏走向豐富的時候,它就是新的;當一些理念由舊時的背景運用到現在的背景去續承,去發揚,去創新的時候,它就是新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41b8b7cb55301e12e27cd8feff84954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