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巢穴可幫助瀕危企鵝繁殖,但設計很重要

2024-10-28     中國綠髮會

本文共計1886字,閱讀約4分鐘

南極的企鵝。攝影:Joys綠會融媒·「海洋與濕地」(OceanWetlands)工作組

近日,英國生態學會期刊《生態解決方案和證據》(Ecological Solutions and Evidence)上發表了一篇題為《數十年來為保護非洲企鵝而建造的人工巢穴——它們起到了什麼作用?》的研究論文。研究人員評估了過去14年來南非所有主要棲息地4種人工巢穴和天然巢穴中非洲企鵝的繁殖成功率。非洲企鵝是全球最瀕危的海鳥物種之一,2013年發布的《非洲企鵝生物多樣性管理計劃》(BMP)指導了防止其滅絕的保護策略。過去鳥糞開採減少了這些穴居海鳥的築巢棲息地,使它們容易受到捕食者和極端天氣事件的威脅,為了應對這種影響,過去幾十年來,各種棲息地都部署了一套人工巢穴,並取得了不同的成功。《非洲企鵝生物多樣性管理計劃》呼籲採用新的巢穴設計,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繁殖產量。

上圖為:非洲企鵝的人工巢穴:(a)羅本島的 A 型木製箱子(摘自Sherley等人,2012年);(b)布設在博爾德斯海灘、斯托尼角和戴爾島的水泥巢穴( M. Ruthenberg)和(c)鳥島的水泥巢穴( B. Diley);(d)布設前的玻璃纖維洞穴(摘自Sherley等人,2012年);(e)雙層陶瓷巢穴( K. Graham);(f)開放式表面巢穴( C. Lawrence);(g)植被巢穴( K. Ludynia);和(h)天然洞穴( L. Upfold)。

環保人士一直在嘗試提供人工巢穴以最大限度地增加它們的繁殖機會——使用一系列涉及水泥、木材、玻璃纖維或陶瓷的設計。現在,經過十多年的研究,南非和英國專家表示,他們已經確定人工巢穴可以成功增加非洲企鵝的繁殖率。該研究評估了南非8個主要殖民地的人工巢穴和天然巢穴中的企鵝繁殖情況。總體而言,與天然巢穴相比,總體而言,人工巢穴的表現優於天然巢穴,成功地將非洲企鵝的繁殖產量提高了16.5%。然而,沒有一種設計在所有地點都始終最有效。例如,在一個棲息地(比如,鳥島),玻璃纖維巢的孵化成功率是所有巢型中最低的,但在另一個棲息地(博爾德斯海灘),玻璃纖維巢的表現卻優於水泥巢。最新設計的雙層陶瓷巢往往比其他人工巢表現更好,儘管並非所有棲息地都始終如此,而且有些棲息地的人工巢穴的入住率很低。

事實證明,部署人工巢是一種成功的非洲企鵝保護措施,儘管棲息地多種多樣,似乎無法採用一刀切的方法。有些地區所有巢型的繁殖產量持續較低(西蒙斯鎮大陸和阿爾哥亞灣島嶼的繁殖產量低於30%),這進一步呼籲採取人工巢以外的針對棲息地的保護策略,而全球非洲企鵝數量的持續下降迫切需要採取更廣泛的措施,主要是增加它們獲取飼料魚獵物的機會。

「自然從來都不是簡單的,」南非納爾遜曼德拉大學的首席研究員Lorien Pichegru表示,雖然玻璃纖維巢在某些情況下效果很好,但這些設備會變得太熱,在某些沒有樹蔭或植被的企鵝種群(如鳥島)中,企鵝蛋會被「烘烤」。在沒有哺乳動物捕食者的鳥島上,水泥巢「效果最好,兩邊都敞開,允許空氣流通和自然冷卻,但對捕食者的保護作用較差,」她解釋說。

研究說,指出木箱是羅本島表現最好的巢,而陶瓷巢在博爾德斯海灘的蛋和雛鳥存活率最高。

Pichegru指出,結果表明,由於環境不同,每個企鵝群落面臨的威脅也不同。「結論是針對特定種群的,」她說。「現在每個群落管理者都必須為他們的群落找到合適的巢穴。」

南極的企鵝。攝影:Joys綠會融媒·「海洋與濕地」(OceanWetlands)工作組

為什麼環保主義者首先要使用人工巢穴呢?Pichegru說,非洲企鵝的天然巢穴歷史上是用在鳥糞中挖出的洞穴建造的。然而,由於人們收集鳥糞作為肥料,這些巢穴在19世紀和20世紀被人類大量拆除。結果,企鵝被迫在沒有遮陽的露天巢穴中繁殖——現在也是如此。在熱浪來襲的時候,企鵝為了在海上降溫,會把蛋和雛鳥留在無人看管的地方,使它們容易受到海鷗等捕食者的攻擊。

在過去的70年里,非洲企鵝數量下降了90%。「它們的情況真的不太好,」Pichegru說,並補充說,企鵝的狀況很可能很快就會降級為「極度瀕危」。

研究人員估計,目前,南非只剩下不到10000對可繁殖的企鵝。儘管研究表明人工巢穴有助於增加種群數量,但研究人員警告說,還需要做更多的工作來拯救該物種。食物供應不足是該物種數量下降的原因——企鵝以沙丁魚和鳳尾魚為食,而且由於它們不會飛,它們覓食的範圍很有限。「迫切需要在主要棲息地周圍設立具有生物學意義的禁漁區,」Pichegru說道,並補充說,導致近期捕撈率下降的其他因素包括石油泄漏、水下噪音污染和氣候變化。致命禽流感的傳播已經摧毀了世界各地的許多鳥類種群,包括非洲企鵝。

Pichegru表示,在整個研究過程中,研究人員「非常希望」研究結果能夠表明這些鳥巢(包括它們的重新設計)正在發揮作用,他們正在「盡一切努力」拯企鵝。除了監測人工鳥巢的使用情況外,Pichegru表示康復服務也是關鍵。她所在的團隊已經收集被遺棄的企鵝雛鳥和鳥蛋約10年,在康復中心人工飼養這些鳥並將它們放生。

(註:本文僅代表資訊,供讀者參考,不代表平台觀點。)

編譯 | Daisy

審核 | Maggie

排版 | 綠葉

【參考資料】

1.https://besjournal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2688-8319.12388

2.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climate-solutions/2024/10/17/african-penguin-nests-study/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3a5f61fd2af4163d5613b734c1a022d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