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通客車「熄火」?兩個跌停後業績預告扣非仍虧損、銷量再下挫

2022-07-09     全球財說

原標題:中通客車「熄火」?兩個跌停後業績預告扣非仍虧損、銷量再下挫

作者:丁一

出品:全球財說

2022年4月至今,汽車板塊成為A股最受關注的行業之一。

申銀萬國一級行業指數顯示,截至7月8日收盤,汽車以33.37%的近60日漲幅領跑全部31個行業,且年初至今的跌幅也收窄至2.21%。

此外,電力設備以28.88%的近60日漲幅位居第二,剩餘29個行業漲幅均不足20%。

依靠股權處置扭虧? 扣非凈利潤仍為虧損狀態

7月7日,商務部等17部門發布《關於搞活汽車流通、擴大汽車消費若干措施的通知》。

從支持新能源汽車購買使用、活躍二手車市場、促進汽車更新消費、支持汽車平行進口、優化汽車使用環境、豐富汽車金融服務等方面入手,提出了多項政策措施。

隨著政策利好不斷加大,汽車板塊仍保持較佳漲勢,但是卻出現分化。

7月6日,汽車板塊兩大妖股中通客車、浙江世寶自查後復牌,均以跌停收盤;7月7日,上述兩隻股票開盤仍繼續跌停,但之後破板拉升,中通客車上演「地天板」以漲停收盤,浙江世寶也收漲6.71%。

7月8日,汽車整車板塊大幅分化,中通客車、浙江世寶再度以跌停價左右開盤,小幅震盪後均已跌停收盤;但是,福田汽車收穫2天2板,江鈴汽車收穫5天4板,上汽集團、中國重汽、一汽解放等均走高,反之長安汽車、江淮汽車、長城汽車、北汽藍谷等走低。

中通客車作為2022年上半年的十大「妖股」之一,5月13日至6月21日期間,22個交易日內中通客車上漲近400%,隨後停牌核查。

值得注意的是,這已是中通客車第二次停牌核查,此前6月初便已進行過一次停牌核查,只不過仍無法阻擋股價「如虹」走勢。

7月8日盤後,已經收穫兩個跌停的中通客車發布2022年半年度業績預告。

業績預告顯示,2022年上半年預計實現歸屬凈利潤2000萬-2500萬元,較上年同期的-1.49億元扭虧為盈。

但是,中通客車上半年扣非凈利潤仍為-4800萬至-3700萬元,仍處於虧損狀態,雖然較上年同期的-1.88億元有所收窄。

也就是說,中通客車的造血能力仍未能完全恢復,此次扭虧為盈主要原因是處置新疆中通客車有限公司股權影響利潤增加。

此前4月26日公告顯示,按照產權交易中心規則最終確定受讓方為烏魯木齊速路通汽車服務有限公司,以評估價9341.36萬元受讓新疆中通客車有限公司100%的股權。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8年12月中通客車就公告稱,掛牌出售新疆中通客車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權。

圖片來源:中通客車公告

資料顯示,新疆中通客車公司成立於2004年5月,位於新疆烏魯木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主要從事客車、特種車輛、專用車、房車的製造、銷售等經營。

彼時公告顯示,新疆中通客車公司截至2017年年末總資產為2.15億元,而至2018年8月31日,總資產減少到1.55億元。

從財務指標看,2017年及2018年8月末該中通客車全資子公司均處於虧損狀態,且總負債達1.6億元。

《全球財說》查詢中通客車2021年年報發現,新疆中通客車有限公司在2021年年末總資產進一步縮水至1.09億元。

不過,凈資產為也由2018年8月末的-537.04萬元增至3147.69萬元,但是仍處於虧損狀態,2021年全年凈利潤為-884.84萬元,較當年有所收窄。

新疆中通客車成立之初,中通客車高層領導還表示稱,新疆中通作為新疆唯一的客車生產企業,對公司以後的發展有著無可代替的戰略地位。

隨著中通客車業績的不斷下挫,從2017年至2021年,中通客車凈利潤已連續5年出現下滑。

2018年-2021年,中通客車的扣非凈利潤分別為675.14萬元、-7947.45萬元、-2.27億元、-2.76億元,急於出售的新疆全資子公司已不是簡單的食之無味的雞肋,而成為進一步拖垮業績的「拖油瓶」。

2018年時,中通客車董秘王興富曾表示,「處理新疆中通股權,可以減少拖累公司業績的虧損點,有利於提升公司凈利潤。」

不過,以新疆中通2021年的虧損額度來看,中通客車自身問題已不是出售子公司便可以解決的。

好在,掛牌出售兩年多後,中通客車終於依靠出售新疆中通客車實現扭虧。

2022年上半年銷量下挫 海外受阻,核酸概念逆襲?

但是,股權處置終歸不是長久之計,不具備盈利的可持續性。

業績預告發布前一日即7月7日,中通客車還發布了2022年6月份產銷數據。數據顯示,6月份中通客車產量為358輛,本年累計產量為2938輛,同比下降27.3%;6月份銷量443輛,本年累計銷量3182輛,同比下降17.16%。

細分來看,2022年1-6月,中通客車分別銷售大型車1540輛,同比增長34.97%;中型車783輛,同比下降35.77%;輕型車及物流車859輛,同比下降42%。

《全球財說》查詢統計後發現,與已經披露產銷數據的同類型企業相比,中通客車落後較為明顯。

2022年1-6月,金龍汽車、宇通客車、福田汽車的客車銷量分別為18550輛、11567輛、20377輛,其中大型客車銷量分別為4884輛、4741輛、1619輛。

此前由於新能源補貼退坡,中通客車曾著力進行海外市場拓展,其曾在2017年年報表示,將加快海外市場拓展。

但疫情突然而至,一定程度打亂了中通客車的布局計劃。

2021年,中通客車歸屬凈利潤為-2.20億元,這也是自1996年以來首次年度虧損。中通客車在年報中表示,虧損主要由「海外市場銷量下降,國內以公交市場為主的中型車下降較多」造成。

境外地區銷售量也由2019年首次披露的2791輛下降至2021年的1707輛。

海外市場拓展受阻,也丟失了國內市場。隨著客車補貼退坡、私家車普及加之地鐵、高鐵快速發展,國內市場對於客車的需求進一步減少,競爭更為激烈。

相關數據顯示,2015年到2020年中國客車銷量從52.49萬輛降到43萬輛,並呈持續下跌狀態。

補貼方面,2021年,補貼標準在2020年基礎上退坡20%,公共運輸等領域車輛退坡10%;2022年,公共領域車輛補貼標準在2021年基礎上退坡20%。

另闢蹊徑的中通客車,在2022年想出了核酸檢測車的「妙招」。5月,中通客車曾在投資者互動平台表示,公司目前有兩款可用於核酸檢測的醫療用車。

檢測車達到P2+生物安全實驗室標準,搭載醫療專用空氣調節系統,配備新風過濾、醫療給排水、5G信號傳輸等,可隨采、隨檢、隨上報。13米核酸檢測車日檢測能力可達1萬管,按照10:1的混檢標準,日檢測可達10萬人次,極大提升了檢測效率。

並且,中通客車官網相關文章也提及,五一假期期間,中通客車一次性交付18台核酸檢測車,助力全國疫情防控。

雖然此後深交所下發關注函,要求中通客車結合公司核酸檢測車產量、收入金額、在手訂單情況等,說明核酸檢測車業務規模及對公司盈利等影響。

已披露數據顯示,2022年1-4月中通客車累計銷售核酸檢測車20台,實現收入6170.97萬元,占營收比例為5.39%;截至5月30日在手訂單18台,預計收入4578萬元。

就是因為這30輛核酸檢測車,疊加「國企改革」概念,中通客車股價上漲近400%。截至7月8日報收19元/股,總市值為112.7億元。

機構及業內人士觀點顯示,雖然汽車板塊上漲較多,但隨著新能源汽車政策持續加碼,未來仍有一定上漲空間,但須警惕過熱標的。

至於中通客車的核酸檢測概念能否延續並轉化為業績增長點,《全球財說》也將持續關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30d087690b0b66e0735e8a3d325a4bf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