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為巨星,也可以稱為美少女戰士!

2024-07-16   時尚COSMO

因為網球值得。

趕在奧運前夕,溫布爾登用踩禿底線草皮的激烈角逐讓獎盃各歸其主。

網球在誕生之際被奉為貴族運動,新時代也一直是職業化賽事運營最成功的運動項目之一,可這幾年網壇顯而易見地遇到了麻煩——星味淡了。這個夏天在溫布爾頓上演的一切也似乎在佐證這種困境。

ATP

吃得挺好,但嘴被養刁了

其實這幾年的ATP可以說井然有序:辛納、阿卡風頭正盛,梅德韋傑夫寶刀不「老」,還有養眼西西帕斯、茲維列夫以及活寶克耶高斯……年齡層次分布合理、上位圈運動員成績穩定,也不缺鮮肉美男。可我們覺得當今的男網不夠精彩,只怪參照物——之前的十幾年——璀璨得可怕!

費德勒、納德爾、德約科維奇,人均20+大滿貫,先後破紀錄達成史上最佳。BIG3年代生生讓穆雷、瓦林卡、休伊特、羅迪克、薩芬、庫爾滕這樣的極品球員都只能黯淡光芒。

賽場之外,溫網看台也同樣精彩

也就是這場諸神之戰最後的勝者——德約科維奇,在今年溫網的決賽上三盤脆敗於西班牙人阿爾卡拉斯。阿卡固然出色,但也不難看到,德約身上曾經的柔韌、輕靈、犀利紛紛不見了,略顯侷促的腳步綁縛著年齡的沙袋,進攻機會屢屢失手是歲月的debuff,體力下滑讓他未見優勢也強行上網,一切說明這位手握歷史最佳戰績的王中之王終於不復巔峰了。

作為看客的我們大概無法明白,究竟是什麼把年近四十的「老德」還留在巡迴賽里,畢竟他可是出了名的「全球客場」。也許是因為小國國籍,也許一生之敵是萬人迷的費德勒和納達爾,身材、樣貌、成績一樣不缺的小德,無論怎樣耍寶賣好,始終拿不到觀眾的友善。那種讓他習以為常的噓聲一直延續到了今夏的溫布爾登。

他說:這打不倒我,我熟悉這種伎倆——熟悉得讓人心疼。他為什麼還留下,也許是依然有競爭力,也許是身上的商業合同,也許是因為網球真的有意思,也許是我們捨不得。我們捨不得巨星的離場,要知道BIG3聯手把網球巨星的門檻抬得太高,哪怕是如今少年英雄的阿卡極端幸運地一直贏下去,也得至少要等五年才能和上面三位相提並論。

WTA

看台上才有美少女戰士

如果說ATP的星光黯淡是因為諸神年代走到了終章,那WTA可就是兵荒馬亂成了習慣。自從妹妹退役、姐姐年邁,溫網這方「威廉士家族後花園」已經徹底變成和羅蘭加洛斯一樣的種子墳場、冷門溫床。所以就算賽前熱門紛紛落馬,可決賽對陣的分別是新科法網亞軍鮑里妮和曾斬獲法網的克雷奇科娃,簡直可以說一聲:哇,居然沒有黑馬!

這場對決也是近十年女子網壇的寫照:人人都有機會,手感火熱的新人,趕緊撈一個大滿貫,對自己職業生涯就算交代了。可「上岸」後的姑娘們回頭一看,巡迴賽里滿眼都是大滿貫冠軍,就想得至少再拿一個,把自己和那些幸運兒劃到兩個層次。

不知是WTA強度提升了還是現在女球員普遍缺乏動力?反正top10集團隔三差五大洗牌,前百的選手誰都敢跟誰掰掰手腕,運氣、手感、狀態,都能輕易決定一場輸贏。這樣的亂戰中愣要捧出幾個「巨頭」「BIG N」著實荒謬。

退而求其次,沒有新的女皇降臨給點美少女戰士也好。別誤讀了「美少女」這三個字,其實在網壇,對女性特別寬容和鼓勵。辛吉斯當年拉著庫爾尼科娃還帶上威廉士姐妹,說:我們就是「網壇spice girls」。容貌並不出挑的揚科維奇,因為喜歡美甲和服裝,也被媒體大大方方送上「美女」的稱號,和伊萬諾維奇並稱「塞爾維亞雙姝」。

網壇真的不膚淺,只要是青春洋溢的女孩,可以是容貌姣好、可以是性格活潑,只要球技出色,都會被認定是運動健康的美。像曾經的庫爾尼科娃、漢圖楚娃、查克維塔澤……當年亭亭玉立的伊萬諾維奇接手退役的海寧登上世界第一時,WTA主席都快樂開了花。因為美少女戰士是WTA的寶藏,她們讓網球不止激烈而且時尚,她們營造的票房和商業價值說明體育不僅僅有功利的勝負,還有賞心悅目的拼搏。

瑪爾塔·科斯秋克一身特殊的白裙也為她賺足了目光,經由婚紗改良的網球裙不僅打破了溫布爾登服裝「無聊」的刻板印象,Wilson也見證了這位美少女的成長。「我的婚紗非常全能,這屆溫網結束後,我會把它收藏,因為這是我人生和職業生涯的雙高光。」

今年最終捧杯的克雷奇科娃曾抱怨過,自己沒有受到足夠的關注。在人才輩出的捷克,兩個大滿貫的成績以及並不穩居top10的表現,不足以讓她艷壓群芳,不善言辭的性格也讓媒體難以青睞。她的身上,戰士和美少女的故事都很難講得漂亮。

而那些靚麗的女孩如拉杜卡努、巴多薩,那些有性格的姑娘好比奧斯塔彭科、史蒂芬斯,仿佛全體遭受了「曇花詛咒」——燦爛一刻沉淪數年,刷不出持續的存在感。

而上一位真正名副其實的美少女戰士,是溫網決賽坐在看台上的莎拉波娃。二十年前她青春無敵,在這個草地上捧起了玫瑰露水盤。此後她一生好強,不只是拿下全滿貫功成名就,更是對戰小威19連敗之下仍然驕傲地絕不低頭。她是球場上所有品牌爭相奉獻最新衣裙的絕佳模特,也曾短暫改名宣傳自己的糖果品牌。當有男球員挑釁同工同酬的爭議時,她敢霸氣地說:觀眾更想買票看我的比賽還是他的?她讓網球破圈精彩。

中國軍團

一姐必修課

實際上今年的網壇,中國軍團即使不算「黃金」,也至少處在「白銀年代」。頭部有女子TOP10的鄭欽文、二梯隊的王欣瑜、朱琳、袁悅偶有亮眼發揮,老將張帥、王薔依然征戰,寶島女將謝淑薇還又添了一個混雙冠軍。男子方面進入准一線的張之臻是史無前例的突破,雖敗猶榮的小將商竣程同樣可圈可點。可為什麼國內圍繞溫網的話題除了罵鄭欽文還是罵鄭欽文呢?

因為沒有巨星。從以為「40:30是領先十分」到中網、武網、上海大師賽、珠海小年終,中國人對網球從一知半解到遍地開花,差距就是一個巨星李娜。

這個巨星最有可能的接班人依舊是鄭欽文。她溫網首輪出局,網上一片怒氣不爭,卻從沒想過在她的年紀,她是中國網球歷史上最成功也最穩定的球員。她會是下一個巨星嗎?那首先這條路上,她得把李娜挨過的罵,原封不動再挨一次。這是鄭潔、李娜、彭帥、晏紫、張帥、王薔都曾經歷過的中國一姐必修課。

我們不明白被誤解和刻薄為什麼是必修,但也欽佩正因為這些「一姐們」撐住了,明明場地要求苛刻、入門階段漫長、弱社交性的網球,身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嘗試,越來越多的家長把孩子送去網球培訓班。

網球是個孤獨的項目,但是它有趣,值得職業巡迴賽的票價,值得每每橫掃勞倫斯頒獎。網球的有趣,需要下一個巨星站出來,繼續告訴全世界。

圖片來源:Ic photo / 小紅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