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3月30日),
是「世界雙相情感障礙日」。
民小生了解到,
相比於抑鬱症,
雙相情感障礙患者人數並不少,
但往往更容易被漏診或誤診 。
不僅病程複雜,
藥物治療更複雜。
雙相情感障礙患者與普通人有什麼區別?
身邊有 雙相情感障礙患者
我們該怎麼做?
生活中,
如何區分正常的情緒波動和
雙相情緒障礙呢?
情緒強度
大多數人都經歷過情緒波動,但在可控範圍內。我們的情緒會隨著生活事件自然改變,這都是正常的,這種情緒波動通常不是極端的,也不會持續很長時間,而且切換的頻率也有限。
雙相情感障礙的波動範圍和頻率將明顯高於正常水平。他們的情緒變化就像過山車一樣,非常極端:有時極度興奮,有時悲觀和消極。
嚴重程度
正常的情緒波動不會干擾人們的日常生活,可以通過自我調節來保持心理平衡;雙相情感障礙會給患者帶來痛苦或不良後果,使其難以繼續學習和工作。
誘因影響
正常的情緒波動通常有明顯的誘因。無論情緒是高是低,總會有誘因。例如,當你買到你喜歡的商品時,你會感到非常高興,當你遇到不幸的事情時,你會感到悲傷。雙相情感障礙患者卻是莫名其妙地興奮或抑鬱,總是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
識別、診斷、治療
「三率皆低」的雙相情感障礙
雙相情感障礙作為精神科的常見疾病之一,典型的患者通常可表現出「三高」與「三低」症狀,即躁狂發作的「情感高漲、思維聯想加快、活動增多」與抑鬱發作的「情感低落、思維遲緩、活動減少」。兩組症狀可以交替或同時出現。
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心身醫學科周亞男介紹,「雙相情感障礙」有一定的隱匿性,抑鬱發作時相對容易被發現,但躁狂則不然,尤其是來得快去得快的「輕躁狂」狀態,極易被忽視,導致抑鬱症經常替它「背鍋」,從而影響治療效果。
有利於長期預後恢復,
減少病情的反覆發作。
值得一提的是, 很多患者都會覺得自己非常孤獨,不被理解,尤其在抑鬱階段,情緒低落、孤獨感、絕望感會比較強烈,但人們對雙相情感障礙仍存在明顯的認知偏差。這些偏差和病恥感一起成為外界觸發因素,極易導致患者病情反覆發作。
有些患者常常容易模糊正常和異常的界限,僅把雙相情感障礙里的抑鬱相看作是生病,而把躁狂相理解為正常狀態,要求藥物治療令自己達到「正常的興奮」、拒絕使用心境穩定劑,導致躁狂相更易發作。
「雙相情感障礙具有高復發率和高致殘率的特點,如果不進行干預治療,患者的身心健康、社會功能將嚴重受損。」胡昌清表示, 目前國內雙相情感障礙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藥物治療、心理治療以及神經調控治療等。心境穩定劑、抗精神病藥是主要的治療藥物,而抗抑鬱藥的使用則頗受爭議。 "
「從國際精神科藥物研發角度來看,以雙相情感障礙為適應症的品種明顯少於以抑鬱症、焦慮症或精神分裂症為適應症的品種。 」胡昌清表示,目前對於雙相情感障礙的藥物研發,會比精神科其他治療藥物研發更為困難。
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陳俊教授表示,大多數患者既不想被看作「患者」,也不願被當作「天才」,更希望社會以平等、普通的眼光看待自己。多通過正規途徑了解科普知識,糾正認知偏差,幫助患者減少外界因素導致的反覆發作。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體部
素材來源:澎湃新聞、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新民晚報
編輯:姜玉函
責任編輯:劉燁燁
主編:崔靖芳
「人民名品」
人民日報社《民生周刊》雜誌社旗下融媒體平台。
「人民旅遊」
分享你的遊記與攻略,展示你的美景與美食, 「代」你體驗不一樣的風景與風情。
「民生周刊」
人民日報社主管主辦 ,中國唯一專注民生的新聞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