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團排練課間
支教團:「孩子們你們喜歡音樂嗎?」
孩子們:「喜歡」
支教團:「可以說一說有哪些你喜歡的和音樂相關的事物?」
孩子們:「小提琴呀」「我喜歡小提琴」「我也喜歡小提琴,還喜歡單簧管」
支教團:「為什麼你們都這麼喜歡小提琴?」
孩子們:「因為姜老師給我們演奏過小提琴,特別好聽!」
「雙助」支教團在木蘭實驗小學開展支教活動的第三天,我們和孩子們的小故事正不斷上演,奇妙的影響正在生根發芽!
<< 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
「如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彼此交換,我們每個人就有了兩種思想,甚至多於兩種思想。」支教團與孩子們、教師和學校的溝通有著同樣神奇的魔力,我們都擁有著預設、經驗、知識,在支教過程中在溝通和互動中不斷生成新的意義,建構新的理解。
「雙助」10月11日關鍵詞:建構
多元課程建構認知
皮影戲是一種古老的、具有獨特魅力的地方民間藝術,皮影與舞蹈的結合能夠產生什麼奇妙的化學反應?支教團舞蹈組根據河北當地特色,特意編排設計以皮影為元素開展舞蹈課程。從觀察、思考、模仿、肢體語言表達,進而創造、表現,在課程中感受皮影的魅力,構建孩子對本地傳統文化的認知。課上孩子們積極參與表達,課後更是熱火朝天的討論,紛紛表示又好玩又有收穫。
小提琴與戲曲融合會是什麼樣的感受?膝蓋和肘關節用方言如何表述?圍場縣有哪些不一樣的小習俗?孩子們是支教團的老師。多元課程也搭建了教學相長的平台,在與教師和孩子的溝通中也在建構支教團對地方文化多元的認知。
雙向溝通建構彼此的理念
在木蘭實驗小學,支教團可不只是提供豐富的課程,我們走進課堂與學校老師開展互相聽課評課,交流教學經驗,探討教學理念方法,分享特色活動組織方式。
支教團走進課堂和老師互相聽評課
科研和實踐的協同建構
中心始終堅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積極推進「德潤童心」德育實踐基地建設。「雙助」支教活動是中心「德潤童心」理念實踐,也將更好作用於中心未來的研究和實踐。
在支教活動中各專業背景的老師互相搭檔,在實際教學中通過不同的專業老師的互相影響,為課程提供多元角度。音樂組老師由興趣培養的黃小佳老師和科研部霍亮老師共同組成。在互相影響中,黃老師從科研角度思考課程的呈現方式,霍老師在課程中獲得了新的科研方向。科研和興趣小組活動協同,科研為教學實踐提供了指導,教學也為科研提供了方向。
中國兒童中心
cncc-1982
北京市西城區平安里西大街4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