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很多人在討論《少女前線》放出的停運公告。
這件事確實有衝擊感:近些年停運的二游雖然不少,但還沒出現過《少女前線》這樣運營8年且保持活躍的大IP產品。
《少女前線》的玩家對此明顯有些「措手不及」,比如有老用戶在網上四處問「官博是不是被盜號了」、「誰知道是怎麼回事」,希望只是個「玩笑」。而在一遍遍確認了這個消息的準確性後,有人沉默、有人生氣,更多人是不舍與難過。
氛圍瀰漫到整個二游圈子,其他長線運營中的二游也有部分用戶開始擔心,自己玩了很多年的產品會不會像《少女前線》一樣「醒來就沒了」……
所以,和少女前線IP一起成長起來的散爆為什麼會做出該決定?
「太突然了!我以為至少會陪伴10年」
從公告看,官方給出的原因是「與成都數天協議到期,未能達成續約」、「協議有版號相關條例」。
不難理解,在當前嚴格的政策規範下,如果想要保持運營,《少女前線》就得重新申請版號或申請變更運營單位,而過去8年累積的體量決定了審核過程耗時更久,散爆可能無法保證在合約結束前完成,才不得不決定停運(需提前公告)。
但,有沒有可能是「官方借這次合約到期的節點,來完成早早就準備好的停運計劃」?我原本是有些懷疑的,畢竟《少女前線》已經不在巔峰期了,把團隊力量抽出來去服務更賺錢的項目無可厚非。不過在了解到更多情況後,我確定了這種猜測是錯誤的。
一款遊戲停運前往往會有所徵兆,比如團隊變動、更新遲緩、口碑崩壞等等。
可這些跟《少女前線》不搭邊,一位從18年開始玩《少女前線》的朋友告訴我「停運發生的太突然了」,他在少前認識的、如今還玩著的兄弟大都覺得不真實,「完全沒有感受到苗頭」,「大家都覺得運營10年不是什麼問題」。他還談到,今年《少女前線》做新活動的頻率也遠高於前兩年,「哪有遊戲快停運了團隊還拚命開發內容的?」
為此,我特意去翻找了《少女前線》近期動態,還真找不出停運理由:
一方面,十幾天前《少女前線》剛剛更新了主線劇情(根據官方早期放出來的全年活動計劃,在12月還會有一次主線劇情活動),並且,這個月底《少女前線》還公布了與《暗區突圍》的全新聯動爆料,玩家的熱情肉眼可見。
可以說,當下的《少女前線》正處在版本開發投入後的「回收期」,如果早就準備好了停運,也不該在這個時間宣布來「自斷財路」。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更新的很多內容質量相當有保障,在B站等平台中總能看到玩家們給出的讚揚。
另一方面,10月中旬《少女前線》還宣布了啟動新二創活動的相關內容徵集,有多個賽道涉及多個平台,活動一直持續到11月底。這種服務於遊戲用戶生態的運營活動前期就需要策劃、與平台溝通,如果早早就計劃了遊戲停運,自然完全沒有再投入的價值。
在其他更新內容中也可以找出各類印證,比如10月11號定位的版本問題,10月17號更新中就做了修復解決,再比如10月上旬還進行了一次大版本優化,其中新增了「遊玩指引」的模塊,方便玩家可以快速的找到和完成當日目標,都能證實項目組正在用心投入。
總而言之,基本可以判斷這次的停運確實源自「不可控因素」。
有「復活」希望!真能等到「承載版本」嗎?
這次的停運雖然已經是不可逆的定局了,但並沒有堵死《少女前線》玩家的希望:官博公告中提到了一句「計劃將《少女前線》以另一種形式重新呈現」,且「可以在新版本中繼承《少女前線》國服版的進度」。也就是說,已進入復活階段。
當然也有質疑這會不會是官方畫的「大餅」,不知道要等多少年,畢竟見過「復活」的產品,還沒聽說過能直接繼承原本進度的,誰會幹這種吃力又不賺錢的事?
筆者認為,等到「承載版本」這個事情並不是「白日做夢」,放在其他產品上或許不合理,但如果是《少女前線》我們真能找到散爆為之投入的理由:
從「沒人情味兒」的商業角度談,其一,《少女前線》有足夠強的IP觸動力,儘管IP用戶可能分散在多個產品乃至整個二游圈子中,但他們都對《少女前線》有認知,這意味著《少女前線》「承載版本」能釋放出足夠的聲量,甚至吸引那些老玩家回流。
如今二游這個賽道極為內卷,去創造一些新的、沒有IP的產品上,還不如做好IP產品成功機率高,而且少前的玩法撐得住體驗,值得散爆團隊保持投入。
其二,散爆網絡有很大一部分忠實用戶都是因為《少女前線》而陪伴這家公司走過這麼多年,這家公司最懂得《少女前線》IP用戶的支撐力,因此,他們敢於提出做「承載版本」必然有清楚的判斷後者是可以持續運營下去的。
而且《少女前線》的忠實玩家也在證明著對「承載版本」的期待,這才是決定《少女前線》能不能復活、什麼時候會復活最關鍵的因素,能帶給項目組更多信心。
這兩年,行業出現了太多玩家捨不得的產品因為各種原因停運,只能在相冊里回憶。《少女前線》這樣能在停運時就給出穩定後續預期的,對真正喜愛這款遊戲的玩家來說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期待大家能在不久後的將來一起迎接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