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款清明特色小吃,這天有許多特殊的傳統,各地有不同的飲食習俗

2020-04-04     美味之

一、清明粿


食材

糯米粉350g、粘米粉63g、玉米油10g、艾草120g、水500g、美乃滋35g、肉鬆50g、鹹蛋黃4個。

做法

1、艾草洗凈,放入鍋中焯水,撈出過涼水。

2、換一鍋乾淨的水約500g,放入艾草。(放少量鹽可保持艾草的顏色)

3、加熱煮到艾草變軟爛,把艾草和水一起倒入攪拌機打碎。

4、糯米粉、粘米粉和玉米油混合均勻。

5、把熱的艾草糊慢慢倒入粉類中混合均勻。(我用了差不多300g左右)

6、揉成光滑不粘手的麵糰。(麵糰太濕可加適量干糯米粉調整)

7、麵糰用保鮮膜包好備用。

8、蛋黃肉鬆餡:蒸熟壓碎的鹹蛋黃、肉鬆和美乃滋混合均勻。

9、取35g的糯米糰,擀開包入18g的鹹蛋黃肉鬆餡。

10、用月餅模壓出形狀(也可包入其他餡料捏成其他形狀)。

11、做好的清明粿放在抹有油的油紙上。

12、放入蒸籠,上鍋蒸約10-15分鐘即可取出。

二、艾青酸菜煎餃


食材

艾葉100克、麵粉300克、酸菜200克、花生油10ml、鹽2個、干辣椒5克、生薑2克。

做法

1、酸菜放辣椒炒香,放涼;

2、艾葉汆燙、撈出和生薑一起放入料理機打碎,放鹽與麵粉拌均;

3、揉成光滑的艾青麵糰,分成小團,用擀麵杖擀薄;

4、放入酸菜餡,包好,做自己喜歡的花紋;

5、熱鍋倒油,放入餃子煎至微黃;

6、翻轉另外一面繼續煎至金黃。

三、清明粄


食材

糯米粉250g、粘米粉250g、艾葉適量、苧麻葉適量、雞屎藤適量、糖適量、食用鹼少許。

做法

1、鍋中燒開水,倒入所有青草加少許鹼粉煮開,撈起。

2、撈起的青草過涼水,加適量清水打成汁。

3、青汁按比例加入糯和粘米粉中,再加入適量糖,揉成麵糰。

4、取一個木質的月餅模具。

5、印板中抹上乾粉,作用是可以使麵糰容易的脫離模具。

6、取一個小麵糰放入模具中,用手壓平,再敲出麵餅。

7、做好的生麵餅,上鍋中大火蒸20-25分鐘。

8、蒸熟後待涼,刷一層油,防止乾裂和粘連。

四、艾葉煎餅


食材

艾葉100克、麵粉200克、白砂糖20克、花生油6ml、生薑5克。

做法

1、水煮沸,放入洗凈的艾葉汆燙;

2、撈出瀝干水,與生薑放入料理機打碎,生薑要洗凈,切小一塊,容易打碎;

3、白砂糖融化,與麵粉、艾葉、生薑一起拌均;

4、揉搓成光滑的麵糰;

5、分成小圓團,大小可根據自己喜歡;

6、用擀麵杖把小圓團擀薄;

7、熱鍋倒油,放入小圓餅煎至金黃色;

8、翻轉另外一面繼續煎至金黃。

五、香煎艾草粑粑


食材

糯米粉200克、粘米粉70克、小麥澱粉70克、艾草汁適量、紅豆餡適量、食用油適量。

做法

1、糯米粉、粘米粉,小麥澱粉備好。準備好艾草,開水鍋中加入少許小蘇打焯水後,加入清水攪打成汁,將艾草汁再次燒開,加入到盆中攪拌後揉搓成團。

2、準備好豆沙餡,將豆沙餡分成每個相勻的豆沙團,這樣更容易包制。

3、準備好的艾草糯米糰,取一個劑子,包入豆沙餡,收口之後輕輕壓扁,就是艾草豆沙餅了。

4、製作好的艾草青團綠色養眼,是不是很誘人呢?可以冷凍保存,隨吃隨時煎制即可。

5、如何將艾草粑粑煎得好看又好吃呢,鍋中放點油,放入艾草粑粑,加入適量清水,然後中小火燒開。大約9分鐘。

6、待煎煮約5分鐘後可以翻面,再煮一煮另一面。

7、水分煮干之後,兩面煎一煎至微黃即可出鍋了。

六、艾葉煎蛋


食材

嫩艾葉100g、雞蛋2個、香油適量、鹽1g。

做法

1、採摘嫩艾葉,就是剛剛發芽5厘米左右的艾葉,清洗乾淨。

2、切的碎一點。

3、放在碗里,加入適量的鹽拌均勻。

4、腌上幾分鐘,讓艾葉塌架。

5、打入兩個雞蛋,攪拌均勻。

6、攪拌到蛋液有打發的跡象。

7、鍋里放香油。把打好的艾葉倒入攤平。

8、煎到定型時翻面,兩面煎到金黃就可以了。

七、清明粑


食材

糯米粉180g、澄面30g、艾草粉10g、豬油30g、紅豆沙140g、熱水150g。

做法

1、艾草粉用熱水沖開攪勻。

2、糯米粉中放入澄面、豬油,再把艾草汁倒進去。

3、揉成光滑的麵糰,蓋上保鮮膜醒20分鐘。

4、將醒好的麵糰平均分成小份。

5、把小麵糰用手捏成小碗狀,將豆沙餡放進去。

6、把封口捏緊搓圓後稍加按扁,成餅狀。

7、全部做好後放進蒸鍋里,大火將水燒開,轉中火蒸12分鐘。

8、蒸好後在餅的表面刷一層食用油即可。

八、清明粑


食材

凊明菜200g、麵粉3大勺、蒜苔3棍、鹽小半勺、臘腸一根。

做法

1、清明菜洗凈、鍋中倒入適量清水燒開放入、煮1分鐘左右。

2、臘腸(或者臘肉)蒜苔、紅彩椒切細。

3、清明菜瀝出、擠出水分、切細放入碗中。

4、熱鍋倒入臘腸、蒜苔、彩椒粒炒至斷生。

5、盛出放入清明菜碗中,倒入麵粉、鹽。

6、慢慢摻入清水用筷子攪拌成泥狀、可以用手揪起來。

7、電餅檔預熱刷一層薄薄的油、戴上食用手套、揪一團、按壓成薄餅狀、放入電餅檔中、煎至兩面金黃即可。

九、清明花粑粑


食材

清明草花適量、麵粉300g、鹽適量、白砂糖適量、水適量。

做法

1、將清明草花洗乾淨。

2、加適量鹽將清明草花掉水,煮大約2分鐘。

3、掉水後用冷水沖洗兩遍。

4、捏干水分,將花切碎。

5、加入適量白砂糖攪拌均勻(多加一點白砂糖,花略帶苦味)。

6、加入麵粉和成光滑的麵糰,花花帶有水分,所以先不要加水和面,如果太干在加水。

7、揪成小個麵糰,搓成小圓球,壓成薄餅炸至兩面金黃即可。

十、生煎清明餅


食材

艾草適量、糯米粉適量、大米粉適量、春筍適量、雪菜適量、五花肉適量、豬油適量、蘇打粉適量、料酒適量、鹽適量、雞精適量。

做法

1、艾草先挑去雜質、黃葉、老葉等冼凈。

2、在沸水裡加小勺蘇打粉焯下水撈出,在冷水裡沖洗乾淨,再焯一次水冷水冼凈。

3、起油鍋放豬油,先將五花肉炒一炒,再加入筍丁炒。

4、再加入雪菜炒,如果雪菜比較淡的可加少量鹽,再加點料酒和雞精炒勻,雪菜筍肉餡就做好了。

5、現在將處理好的艾草放入料理機加點水打成泥。

6、倒入大碗,慢慢添加糯米粉和大米粉,糯米粉和大米粉的大概比例是2:1,糯米粉越多做出來的成品越糯越好吃,但是比較難定型。

7、將麵糰揉至三光,軟硬適中,取一塊艾草麵糰,放在手心按扁,填入雪菜筍肉餡。

8、慢慢封口搓圓,封口朝下。

9、平時都是用蒸的,今天試試生煎,平底鍋放油燒熱,將做好的清明餅擺在上面小火煎。

10、煎至雙面微黃即可。

十一、客家艾粄


食材

艾葉適量、糯米粉適量、芝麻少量、花生少量、紅豆少量、白糖適量。

做法

1、把 芝麻 紅豆 花生 分別炒熟,然後一起用研磨機研磨成粉。

2、艾葉過一遍開水後用刀剁碎,然後放入鍋里加一點點水和少量糯米粉炒成糊。

3、鏟到大量糯米粉上,揉成麵糰,揉好的麵糰不粘手。

4、分成小劑子,壓成一個小圓形。

5、把研磨好的餡料包入其中。不漏即可。

6、全部包好後,給每一個艾粄墊上一片葉子。

7、水開後 入鍋蒸15-20分鐘,攤涼後,放入保鮮盒保存好,第二天還可以吃。

十二、清明果


食材

艾草200克、糯米粉100克、普通麵粉250克、雪菜半小碗、冬筍1/2個、鹹肉1條、豆腐乾3塊、復合調味料1/2小勺、辣椒油3小勺、蚝油2大勺、生抽適量、白糖適量、食用小蘇打2克。

做法

1、將鹹肉浸泡後肥廋分開切丁,豆腐乾切丁,冬筍去皮切片焯水後切丁。

2、炒鍋油燒熱,放入肥鹹肉煸炒出油,再放入剩餘廋肉丁,炒變色。

3、放入雪菜,炒出酸香味,放入筍丁炒斷生,放入豆腐乾小丁,翻炒均勻。

4、加入復合調味料,炒勻,加入辣椒油,加入蚝油,加入白砂糖中和鹹味,將餡料炒勻,放涼備用。

5、將艾草洗凈後,放煮鍋里焯水1分鐘,撈出用冷水沖洗乾淨,用力將艾草攥掉苦汁。

6、將艾草團再根根撕開,放入湯鍋,加入清水,沒過艾草2cm即可。

7、大火煮開,轉小火,加入小蘇打,加入白砂糖,繼續小火煮,直至艾草成軟糊狀。

8、將艾草糊撈出放入麵粉中。(湯汁繼續在鍋里微火煮。)

9、趁熱將艾草糊與麵粉混拌均勻,揉成團,將糯米粉撒在麵糰上。

10、一點一點的加入滾熱的艾草汁,把糯米粉揉進麵糰里,不停的揉,直至麵糰光滑,有韌勁,軟硬適中。

11、從大麵糰里揪一小塊麵糰,揉成小圓球,壓扁後,擀成皮,放入炒好的餡料。

12、對摺可像包餃子那樣,將艾草皮捏合,包好的清明果。

13、蒸屜鋪好粽葉,擺上清明果。等蒸鍋里水開後再放入蒸屜。

14、上氣後,轉中小火,蒸15分鐘即可。

好了,今天的美食分享就到這裡哦!喜歡點贊+關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1w5SRnEBfwtFQPkdPxB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