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維爾:認識到自己的無知程度,需要有相當程度的知識

2022-10-13     守望新教育

原標題:索維爾:認識到自己的無知程度,需要有相當程度的知識

【置頂標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認識到自己的無知程度需要有相當程度的知識

作者|托馬斯·索維爾

來源|哲學漫步集

智力,並不就是智慧。

才智減去判斷就是智力。智慧,則是所有品質中最為稀缺和珍貴的,它將智力、知識、經驗和判斷等綜合起來,並以某種方式形成融會貫通的理解。智慧是對這一古老箴言的全面實現:「從你經歷的一切中獲得理解。」智慧需要一種自律,也需要對現實世界的一種理解,其中包括對個人經歷和理性本身之限制的理解。智力的反面是遲鈍或者遲笨;但是智慧的反面是愚昧,而愚昧要比遲鈍或遲笨危險許多。

知識分子這一概念的核心是「理念的處理者」。

知識分子的成果,即其終端產品,是由理念所構成的。

知識分子的工作開始於理念並終結於理念,不管這些理念可能會對具體事情帶來何種影響;理念所影響的這些事情和理念所帶來的這些影響,往往並非由知識分子所承擔,而是由別人所承擔、承受的。

理念本身不僅是知識分子功能的核心,而且也是知識分子成就的評判標準,同時還是這種職業經常具有的危險誘惑力的根源。

知識分子最終是不對外部世界負責的。

知識分子不僅與物質世界絕緣,他們也經常享受到豁免權;甚至在犯下明顯錯誤後,他們連名聲方面的些許損失也不必承受。

知識分子的一個讓人驚訝的特權,是他們可以隨心所欲地極度愚蠢,而絲毫無損於他們的聲譽。

許多知識分子使用「知識」一詞的方式,經常武斷地限制了那些已經驗證的信息被當作可靠知識的可能性。

許多知識分子和他們的追隨者,都有著這樣一種極為深刻的觀念:像他們那樣受過高等教育的精英,擁有著遠遠超過普通大眾水準的人均知識;當然這是在特殊知識的意義上而言。從這一點出發,就很容易發展出下一個觀點:受過教育的知識精英,適合成為一個社會的高級嚮導,適合來為大眾指出:社會中什麼應當做,什麼不應當做。知識分子這樣做的同時,經常忽視了關鍵的事實,即普通大眾可能擁有比精英更多的總體性知識(當然這是在尋常知識的意義上),即使那些知識分散在極大數量的人群中,以只鱗片甲、平淡無奇的知識碎片方式存在著。

在「知識」這一概念的意義上持有兩種不同立場的人,可能都會信奉這點:在制定影響社會的決策時,擁有最多知識的人應當擁有最大的權重。

一位受過良好教育的精英人士的無知、偏見和群體性思考,也仍然是無知偏見和群體性思考。這就意味著:那些擁有社會中1%知識的人,去指導或控制那些具有其餘99%知識的人,這種情形既危險又荒唐。

知識分子最嚴重的身份錯認,就是常常記不住自己不是上帝。

一個新的觀念看上去是否正確,要取決於某人已經信奉的理念。

知識階層看不到這一點:人們在這種知識不充分的條件下,所做的決策必然會包含錯誤的代價。以不完善的知識(除此以外我們別無其他知識)進行決策必然會帶來風險,這是人類處境的悲劇性之一。

沒有這種對於人類處境的悲劇性意識,就極容易把任何事情的偏差都看成是某個人的過錯。

由於精英們能從自己普遍優越的特殊知識中滋生出一種自信,而這種自信可能會使這些精英隱藏他們的無知,也遮蔽他們對問題的看法的錯誤性質。

流行於當代知識分子中的構想,其最核心的信念就是:社會中存在著由現有機制所製造出來的「問題」,而知識分子能夠研究出針對那些問題的「解決方案」。

知識階層中許多人的致命失誤就是:將他們對於特殊知識的精通一般化成了對世界所有事務的普遍智慧。

知識分子的「理性」狂熱經常以經驗為代價,因為這種狂熱常使他們在那些自己僅有很少的知識和經驗、甚至全無知識和經驗的事情上,具有輕率的自信。

知識分子對國外的一些假想出來的優點加以崇拜,並且經常以此作為他們對自己國家進行非難的手段。這種行為至少可以追溯至18世紀的讓–雅克·盧梭,他對「高貴的野蠻人」的褒揚與對歐洲文明的非難形成鮮明對比。

許多問題被誤解,不是因為它們對大多數人的理解能力來說太複雜,而是因為一個世俗的解釋太難於讓人獲得情緒上的滿足。

理想的情況是,知識分子的工作要建立在特定原則的基礎之上——邏輯原則、證據原則,也可能是道德價值原則或是社會關懷原則。然而,在這種職業的激勵和約束下,知識分子的工作實際上卻不一定會如此。態度,而不是原則,在引導知識分子的工作中發揮著更大更多的影響,特別是當那些態度蔓延於他們同儕之間並與外部世界重要反饋相隔絕時,就更能發揮影響。

有意或無意地,知識階層中的許多人通過此種手法來創造他們自己的現實:篩除掉那些與他們關於世界是什麼樣、應該是什麼樣的觀念正好相反的信息

知識分子這樣一個特別階層存在的唯一理由或辯護就是,他們會思考得更好——從知識分子的立場來說。

民意測驗一再顯示,在意識形態上,人文學科中的社會學家和學者們,比起工程師或科學家來說,會更為經常地成為自由主義者或政治左派。民意測驗一再顯示,在意識形態上,人文學科中的社會學家和學者們,比起工程師或科學家來說,會更為經常地成為自由主義者或政治左派。

知識分子當然毫不缺乏對自身予以合理化的能力。如果知識分子還有任何其他天分的話,自我合理化方面的能力很可能是他們與其他大多數人相比最有天賦的方面了。知識分子當然毫不缺乏對自身予以合理化的能力。如果知識分子還有任何其他天分的話,自我合理化方面的能力很可能是他們與其他大多數人相比最有天賦的方面了。

認識到自己的無知程度,需要有相當程度的知識。

本文節選自[美] 托馬斯·索維爾著《知識分子與社會》,張亞月、梁興國譯,中信出版社。

遇見美好,向美而行——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做最美的自己!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最新指南|中國陶行知研究會新教育分會:關於發展團體會員、個人會員的通知

分享美好,致敬原創!【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約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麥田裡的守望者》有一個詞語,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與不管之間,有一個詞語叫「守望」。——陳東強

道在日新。 德貴日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謂盛德。惟進取也故日新。 日新無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種子,相信歲月。埋下種子,以日以年;守望歲月,靜待花開。——陳東強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幫助師生 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聆聽大師的教育智慧,分享智者的教育心得,匯聚田野的教育創造,助力同道的教育夢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
新教育實驗, 是一個以教師專業發展為起點,以通過「營造書香校園、師生共寫隨筆、聆聽窗外聲音、培養卓越口才、構建理想課堂、建設數碼社區、推進每月一事、締造完美教室、研發卓越課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動為途徑,以幫助新教育共同體成員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為目的的教育實驗。
新教育新在何處? 對於我來說,當一些理念漸被遺忘,復又提起時候,它是新的;當一些理念只被人說,今被人做的時候,它是新的;當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貧乏走向豐富的時候,它就是新的;當一些理念由舊時的背景運用到現在的背景去續承,去發揚,去創新的時候,它就是新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1ea64bcbcb535fd9446a38d0c541850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