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內部永遠是黃昏

2023-08-16     飛地APP

原標題:土壤內部永遠是黃昏

孤山與少女──哀歌

張小榛

是誰在時間上挖洞,讓倒進去的水

更接近海,隱約沖蝕面孔。山,

低矮著

讓一些謎語剩餘在歲月中。

我只能為她寫下殘缺的句子:

「看啊,看她的身體,水泥的身體」。

湖邊立著新堆成的舊山,

側身望漣漪:槳繪製一張張尋人啟事

因透明藏起你,澄澈覆蓋你,

當漆黑的透明與飛鳥為你點燃漁火。

等你的汽車朽爛在柳樹下,

當做你僕從的夕陽為你披戴鐘聲。風

穿過水,穿過樹,穿過歌哭,穿過你,

你在發光,光又發光。

月色給那片湖充滿電,

輪播起惱人的四季。

哦,或許趁夜幕滴入我酒杯的

都是地軸的潤滑油:

遠方那工廠用山洪與寒冷

從簡牘縫隙里擠出少女們淚珠。

正八月半夜

鳥的灰燼

跳動在船頭。

又或許三百年風蝕過後

當你沉睡時,你綴滿鑽飾的衣裙

替你出門招惹是非。

山陵瘦弱,湖月貧瘠。

而那混凝土澆築成的半球仍

如你生前身上的亮部

被觸摸,被觀看,被塗成別的顏色。

土壤內部永遠是黃昏。

她的手不是水泥,藤蘿的刃是水泥。

| 張小榛,畢業於武漢大學,現居北京。90後詩人,作品散見於《詩刊》、飛地等。

題圖:電影《親愛的》(2014年)

*本詩選自《詩光年·飛地詩歌歷》8月16日 詩

/點擊圖片或「閱讀原文」購買飛地2023年詩歌日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1d195473467e89a8cab6c35ef8cbc45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