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板全面註冊制打新拉開序幕 投資者心中要有杆「秤」

2023-03-28     皮海洲

原標題:主板全面註冊制打新拉開序幕 投資者心中要有杆「秤」

從3月27日起,主板全面註冊制打新正式拉開序幕,當天共有中重科技、登康口腔兩隻主板註冊制新股發行。在10隻首批主板註冊制新股中,還有中電港、常青科技、中信金屬、海森藥業,柏誠股份、江鹽集團、南礦集團和陝西能源8家也將在隨後陸續發行上市。

一直以來,主板的新股表現都是相對穩健的。哪怕是最近幾年,在科創板、創業板新股接連出現上市首日破發的大環境下,主板新股仍然上演著「新板不敗」的神話,因此,對於主板新股的發行,投資者「逢新必打」,主板打新對於投資者來說屬於「躺贏」,只要中籤,或多或少都能賺取一定的打新收益。

不過,這樣的幸福時光對於投資者來說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在過去的日子裡,主板新股之所以能夠「新股不敗」,給投資者帶來一定的投資回報,究其原因在於,過去主板的新股發行都會受到23倍發行市盈率的制約,新股發行市盈率不會超過23倍,這樣新股上市後通常還會有一定的上升空間。所以,過去主板的新股發行對於投資者來說,基本上沒有風險可言,投資者「閉眼打新」就可以了。

但從3月27日起,這種「閉眼打新」的做法就行不通了。因為從2月17日起,全面註冊制正式在A股市場實施,主板繼科創板、創業板之後正式實施註冊制。而經過一系列的準備,主板註冊制新股發行則在3月27日起拉開了序幕,從此主板新股發行都是註冊制下的新股發行。而註冊制新股發行的最大特點就是打破23倍發行市盈率的限制,讓新股發行價格、規模等由市場來決定。

以3月27日發行的中重科技、登康口腔這兩隻註冊制新股為例,二者均成功地突破了23倍發行市盈率的限制。兩隻新股的發行市盈率分別達到29.01倍和36.75倍。這意味著兩家公司可以以更高的價格來發行,從而實現募資最大化。這也就是融資方及利益中人積極推崇註冊制的原因所在。但從投資的角度來說,此舉意味著投資風險的增加。因此,註冊制對於投資者來說並非是利好。

當然,從中重科技、登康口腔兩隻新股發行的市盈率來看,因為是主板首批兩家註冊制新股,所以兩家公司的新股發行市盈率的定位並不離譜,不像科創板、創業板的某些新股發行,發行市盈率達到了百倍之上。不過,伴隨著全面註冊制的實施與時間的推移,誰也不能保證,百倍市盈率發行新股不會在主板出現。這也意味著主板新股打新風險的增加。屆時,主板新股上市首日破發也將成為現實。

所以,3月27日對於主板市場的新股發行來說是一個轉折點。從這一天起,主板新股發行不再受23倍市盈率的限制了。如此一來,作為投資者來說,也就不能再像過去那樣「逢新必打」了。畢竟註冊制下的新股發行,投資者打新已經不再「躺贏」,所以,投資者需要根據變化的市場形勢來及時調整自己的投資策略。雖然註冊制下的新股發行取消了23倍發行市盈率的限制,但投資者心中對新股發行市盈率限制的紅線不能取消,投資者自己需要做到心中有數。

比如,投資者自己可以給自己設置一些條條框框作為限制,以規範自己的「打新」行為。如,發行市盈率超過30倍的新股,不參與打新;發行價格超過25元的不參與打新;發行人業績一般的,不參與打新;發行人業績下滑的,同樣不參與打新。當然,這些條條框框可以由投資者自己來設定,其目的就是為了減少參與打新所帶來的投資風險。畢竟註冊制下的新股發行不再是「新股不敗」了,有時中籤就是「中刀」,所以投資者沒有必要「逢新必打」,而應該是有選擇性地打新,包括放棄部分打新。大凡符合自己打新條件的新股,投資者可以參與打新,而不符合打新條件的,則選擇放棄,在投資者的心中要有「一桿秤」,該打新就打新,不該打新就放棄,以確保自己的投資安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1b3303217b9e559870c7cdb53a919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