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3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第二十八次締約方大會(COP28)小島嶼國家聯盟組織了一次重要的小組討論,多名來自太平洋小島嶼國家的領導人(包括太平洋島國論壇秘書長亨利·普納(Henry Puna)、湯加總理肖西·索瓦萊尼(Siaosi Sovaleni)、庫克群島總理馬克·布朗(Mark Brown)以及來自碳排放大國的代表參加了討論,包括中國、美國、印度和澳大利亞。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中國綠髮會、綠會)代表、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全球化與發展副教授、署理系主任愛德華多·摩納哥(Edoardo Monaco)博士出席了此次活動。
活動在來自太平洋各國青年代表的呼籲下拉開帷幕,懇求與會領導人考慮他們的重要責任,確保全球氣溫上升不會超過工業化前水平1.5攝氏度的關鍵閾值——這將威脅到許多太平洋島國的生存。
多年來,太平洋島國對溫室氣體排放的貢獻最小(0.03%),但就氣候變化的後果而言,它們付出了不成比例的高昂代價(即外部性)。
馬克·布朗閣下尤其表示,他只能夢想能夠用他在杜拜海岸看到的那種昂貴的人工設施——杜拜海岸最近在幾年內建造了巨大的人造島嶼——來保護庫克群島的海岸線。一種極端的必要感促使太平洋復原基金成立,這是一條急需支持的災難風險金融生命線。
肖西·索瓦萊尼閣下向小島嶼國家聯盟館的廣大觀眾表示,極端天氣事件——例如破壞性更強、更頻繁的颶風——最近在困擾萬那杜——以及海水水位持續上升,已經嚴重威脅到太平洋島國居民的生命和生計。
他們呼籲為損失和損害以及適應提供財政和技術援助的呼聲得到了中美代表的響亮而明確的回應,他們公開承諾具體支持中國代表所表述的 「共享太平洋」的國家之間的「真正合作精神」。
組圖來源:Edoardo Monaco@綠會融媒·綠會COP28代表團
中美兩國代表在向聽眾發表的講話中都承認,排放大國必須而且將提供更多幫助。中國代表強調,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等國由於人口眾多,同時正在促進合法且來之不易的生活水平提高,似乎顯得是排放大國。然而,就人均而言,它們仍遠遠落後於西方國家,後者的發展領先了近兩個世紀,在此期間,大氣中積累了大量溫室氣體。因此,他強調,儘管「二十國集團」作為一個整體確實必須動員起來,減輕嚴重影響太平洋島嶼未來的外部性負擔,但七國集團國家應該最積極主動。
活動以一個簡短的問答環節作為結束。太平洋小島嶼發展中國家領導人和青年的關切再次在COP28上堅定而優雅地表達了出來,而大國代表也給出了希望的具體理由,表現出了真正的承諾和理解。
綠會COP28活動簡介
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於2023年11月30日~12月12日在阿聯杜拜世博城召開。此前,在2023年11月30日,由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中國綠髮會、綠會)主辦,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承辦的「與自然和諧共生:智能電網系統」主題活動在藍區場館成功舉辦。
END
本文僅供資訊參考。不代表平台觀點。
歡迎轉發(請標註來源)。
文 | 綠會COP28代表團Edoardo Monaco博士
譯 | Richard
審核 | Daisy
【參考資料】
中國綠髮會在COP28藍區召開「與自然和諧共生:智能電網系統」主題活動|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訊
https://rmh.pdnews.cn/Pc/ArtInfoApi/article?id=38921012
https://www.sohu.com/a/740877930_100001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