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懸疑、燒腦、反轉一體,經偵商戰劇《槓桿》江蘇衛視開播

2022-05-03     深度文娛

原標題:集懸疑、燒腦、反轉一體,經偵商戰劇《槓桿》江蘇衛視開播

近幾年,國產劇集創作類型百花齊放,「刑偵」「經偵」等更為專業的行業劇術語被觀眾知曉。這類型劇集創作,不僅展現了國家在守護人民安全所做出的努力,又時常警醒著觀眾,保護自身財產和生命安全。

5月3日,由劉光執導,匯聚郭京飛、於毅、錢曉蘊、張豐毅、熊黛林、佟麗婭等一眾實力派演員的經偵商戰劇《槓桿》在江蘇衛視開播。該劇講述經偵隊長蕭劍(於毅飾)與金融「天才」胥楓(郭京飛 飾)屢屢「交手」,最終破獲跨國金融案件的故事。

環環相扣懸念叢生

強劇情拉滿追看值

《槓桿》首集開篇就是驚險刺激的車輛追逐戲,車禍疑雲,案件環環相扣,從一個人牽扯出一群人,《槓桿》的故事敘述先從布局開始。劇集中,從調查離奇車禍案件開始,蕭劍通過對海翔集團違法操控股市的深入調查,引發對神秘金融天才胥楓過去的創業史探究。

郭京飛飾演的胥楓是海翔私募的總裁,具有投資商、慈善家、收藏家的身份,資助過很多新興企業。八年前,有關部門曾對胥楓有過立案調查,但因為證據不足而被撤銷,當時案件經手人就是蕭劍。八年後,蕭劍與胥楓再次相遇,這次,胥楓背後的秘密能否被揭開?這是《槓桿》率先埋下的故事懸念。

金牌班底保駕護航

突破演繹反模式人物設定

在製作班底上,導演劉光和總製片人李孟謙曾在刑偵等多元題材上廣泛涉獵,強主創班底為刑偵題材劇集保駕護航。據悉,生活中大眾熟知的金融詐騙等典型和新型金融犯罪,都會在劇中陸續上演,用來提醒觀眾切勿上當受騙。

故事設定扣人心弦,既有現實問題的有力觸摸,也在特殊題材中展現影視作品對人物刻畫和人性弧光的挖掘。此次人物設定上,《槓桿》不僅在人物描寫上增加撲朔迷離的層次感,帶來反模式人物設定的戲劇效果,同時,主創演員們一改往日角色形象的突破演繹,也為劇集帶來眼前一亮的新鮮感。

郭京飛飾演的帶有神秘色彩的金融界風雲人物,其角色形象不同以往,劇集開篇,胥楓這一角色就展現出城府極深和運籌帷幄的一面,從他隱藏的秘密以及與眾多人物的潛在關聯,都能看出胥楓所籌劃的「棋局」並不簡單。

同時,此前發布的預告片也暗示了這部劇還藏著更大的「野心」,例如「關鍵性證人的喪失、社會輿論的施壓、死亡主謀、胥楓身份的揭開,一樁樁一件件都將矛頭直指二十年前的金融大案,在其後牽扯出更大的跨國洗錢集團。」拉開城市圖景,《槓桿》並沒有將複雜故事簡單化,而選擇穩紮穩打,於草蛇灰線間展開對於案件真相的揭秘,集經偵、商戰、復仇、懸疑、燒腦、反轉為一體。從這個劇作思路上看,《槓桿》的後續故事發展還將會有更多驚喜。

立足經偵題材

一次懸疑推理創作的再突破

行業劇有其創作門檻,情節邏輯要嚴謹、職業感要突出,同時也要接地氣,不能過分「陽春白雪」,這就要求行業劇在平衡專業性與生活性上下功夫。對於經偵劇來說,新鮮題材的創作本身就存在不小考驗。

對於刑偵劇「從案推人」的刑事犯罪調查脈絡,聚焦經濟犯罪的的經偵劇更傾向於「從人推案」,前者敘事大多以懸疑營造、抽絲剝繭層層推理為主,後者則要更加注重龐大細節的脈絡梳理,在人物和事件的描繪上增加邏輯真實性。據悉,《槓桿》經過經過多年籌備,劇本幾經打磨,嚴謹的創作態度旨在帶來真實感的劇作效果。而在經偵劇範疇內,依託專業知識,注重紀實感氛圍,在劇集展現警察與罪犯高智商博弈過程的基礎上,《槓桿》在人物刻畫和戲劇衝突設置上,進一步做出類型劇的探索和創新。

經偵部門在辦案時更加注重證據的收集和固定,正如劇中所說,經偵從調查、取證到獲得確鑿證據再實施抓捕,需要一星期到十幾天的時間,嫌疑人在這個期間往往可以計劃逃亡路線。經偵辦案的難度加上經偵劇對於特殊題材創作的不易,《槓桿》的創作脈絡,本身就是一次挑戰和突破。

《槓桿》在江蘇衛視首播,無疑豐富著螢屏劇集播出類型。在2022年第二季度,江蘇衛視在電視劇的排播和選取上,也將以精品製作的題材,繼續撬動劇集市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09e5f929709904c58c4de0c6b680d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