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製菜業務被寄予重託,國聯水產能否打開「第二曲線」?

2022-04-06     35斗

原標題:預製菜業務被寄予重託,國聯水產能否打開「第二曲線」?

預製菜行業的熱度還在持續,在資本市場,引發了相關概念股的股價飆升,天邦股份、千味央廚、味知香、國聯水產等表現亮眼。在這其中,水產行業為數不多的上市公司之一,國聯水產表現尤為突出,其市值一度升至接近90億,較一年內最低點上漲約1倍。儘管目前市值有所回落,但總市值依然維持在60億左右。

作為一支老牌的水產概念上市公司,國聯水產為何能從預製菜風口中獲益。要知道,其凈利潤已經連續2年下跌。預製菜這個新概念,能為國聯水產打開「第二曲線」嗎?基於此,本文在回顧國聯水產發展歷程的同時,詳細拆解其業務構成和關鍵變化,並通過分析公司在預製菜領域的布局,試圖窺視其未來走向。

一、進階中的國聯水產,欲以技術驅動企業轉型

水產品作為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保障糧食安全、減少農業生產的溫室氣體排放方面有著重要作用。當前,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以及消費結構的不斷優化和改善,水產品於膳食結構中的比重在不斷增加,需求的持續增長也推動了我國水產品總產量的不斷提升。

按照國家統計局的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水產品總產量為6549.02萬噸,同比增長1.1%。從水產品的細分品種來看,目前我國的淡水產品和海水產品也保持著齊頭並進的發展趨勢。其次,另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數據,早在2015年,中國就貢獻了全球近70%以上的養殖水產品。除了這些亮眼的數據之外,中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產國、水產品出口國,同時還是全球最大的水產品種苗生產基地、全球最大的水產品貿易集散地,擁有世界最完備的水產全產業鏈中心。

2001年,國聯水產在廣東湛江成立,專注於水產行業的全產業鏈發展;2006年,出口創匯超1億美元,成立國聯種苗;2007年,國聯水產建設全球對蝦樣板基地;2008年,成立國聯飼料,跑步進入飼料行業;2010年登陸中國A股創業板,成為中國對蝦行業第一股。

圖:國聯水產董事長李忠 (圖源:新華網)

現任國聯水產董事長的李忠是其創始人。同時,他還是全國勞動模範、全國五四青年獎章的獲得者,也是全國工商聯水產業商會名譽會長、廣東省青聯常委和廣東省海洋大學的客座教授。從事對蝦批發生意以來,李忠在水產行業擁有超過三十年的經驗。

從當初的小作坊到中國對蝦行業第一股,李忠用了四個階段來闡述:

創業驅動階段:2001年至2003年間,國聯水產的對蝦生意雖然做大,在面對未來走向時,李忠在赴美參加波士頓水產展會後,樹立了公司發展的新目標:「將國聯打造成全球一流的健康水產品供應商。」看數據,就在那一年,國聯水產出口銷售額從2001年的62萬美元飆升至2002年的1500萬美元,一躍成為中國出口對蝦企業第四名。

機會驅動階段:經歷2004年輸美凍蝦反傾銷案申訴的勝利後,國聯水產成為亞洲唯一一家零關稅企業。同時,國聯水產開始謀劃全產業鏈布局,直至2007年基本完成國聯對蝦全產業鏈建設。

資本驅動階段:2008年,國聯水產開啟IPO之路,直到2010年登陸中國A股創業板,成為中國對蝦行業第一家上市公司。

技術驅動階段:國聯水產產業布局現正準備向啞鈴型企業的方向轉變,預將生物工程、物聯網、大數據等方面的前沿技術嫁接到對蝦產業這個相對傳統的領域,用技術助推國聯轉型。

二、率先開展對蝦養殖新模式,國聯水產營收的關鍵一躍

國聯水產的主要產品包括白對蝦、預製菜品的精深加工類、初加工類食品、全球精選海產品。從各分類產品來看:1.預製菜品及精深加工食品主要包括水煮、裹粉、米麵、火鍋燒烤等系列。2.水產初加工類食品主要包括生帶頭、魚片、小龍蝦肉、生蝦仁等系列。3.全球精選海產品主要包括阿根廷紅蝦、沙特蝦、越南黑虎蝦、北極甜蝦、紐西蘭青口貝、三文魚等。

事實上,對蝦才是國聯水產的主營業務。國聯水產靠著創始人李忠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才打造出如今的「對蝦王國」。在2016年,國聯水產更是投資4800萬來啟動工廠化循環水對蝦養殖項目,並於當年產出1000噸優質對蝦,此舉不但拉動了國聯業績,也震驚了國外同行。

國聯搞工廠化養殖對蝦為什麼能夠成功?是因為國聯率先在業內開展新模式,向創新驅動型企業轉變,利用長期以來形成的全球供應鏈優勢,將高端水產品提供給國內消費者。其次,國聯還擁有集產、學、研一體的對蝦全產業鏈基礎,進軍工廠化養殖模式也更具條件優勢。

具體來說,國聯的工廠化循環水對蝦養殖項目是在借鑑國內外循環水養殖系統及工廠化對蝦養殖模式的基礎上,建立起的封閉式工廠化循環水對蝦養殖基地,從種苗、飼料到養殖過程實現全程可控,養殖成功率高,產量是傳統養殖模式的6倍左右。在國聯南三工廠化養殖基地,現已經形成了年產6000噸對蝦的生產能力。

(數據來源:國聯上市保薦書) 35斗整理

其中,構成國聯水產營業收入的所有分類產品中,對蝦類產品占據大部。按公司公布的2021年前三季度營收數據顯示,對蝦類產品占比63.63%,魚類產品占比17.4%。

另根據國聯水產已公開的財報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1年前三季度的營業收入分別為47.3億元、46.3億元、44.9億元和33億元;其中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2.3億元、-4.6億元、-2.7億元和1.1億元。

(數據來源:國聯上市保薦書) 35斗整理

三、乘預製菜東風,國聯水產找到新藍海

近兩年,預製菜成為一二線城市消費者的「香餑餑」。方便、快捷、品類多,使它快速抓住了繁忙都市人的飯前痛點,從此打開了藍海市場的大門。據艾媒諮詢的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預製菜行業規模為3459億元,同比增長18.1%,預計未來中國預製菜市場將保持20%左右的增長率增長,2023年預製菜的市場規模將有望達到5165億元,未來6到7年我國預製菜行業更是有望實現3萬億元以上規模,成為「下一個萬億級餐飲市場」。

國聯水產作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還是中國規模最大的對蝦加工銷售企業,發力預製菜也正是看中了這片擁有萬億級體量的藍海市場。國聯水產所具有的水產全產業鏈也是其深耕預製菜的基礎,駐地所在的湛江市也具備優質的原料供應、生產加工、物流冷鏈和科研創新的先發優勢。

這些年,得益於國聯所具備的全球水產供應鏈體系,在深加工預製菜產品系列就包括蝦餃、酸菜魚、小龍蝦等產品。國聯在2021年更是上新了蝦滑、烤魚等新品。具體到數據,僅在2020年國聯水產的預製菜產品系列營收就超7億元。另外,從銷售渠道來看,國聯水產將銷售渠道細分為餐飲、流通、商超和電商四類,同時,還和以必勝客、漢堡王為代表的餐飲企業展開長期合作,以預製菜品的方式為餐飲客戶和普通家庭提供水產品綜合解決方案,並打造出國聯水產龍霸、小霸龍等品牌。

其實,在追求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中,水產預製菜具有著很明顯的優勢。傳統的水產菜品製作工序複雜,烹飪一道水產菜會令許多人失去耐心。但預製菜產品可以較好地解決水產菜肴烹飪難、耗時耗力的麻煩。正是基於當下年輕消費群體的這個痛點,國聯水產發力水產預製菜也是響應時代號召。按照國聯水產董事長李忠在接受採訪時的表述,他說95後已漸漸成為家庭消費的主力軍,他們比較青睞輕烹飪的食物製作方式。國聯水產當下要做的就是加大綜合水產品的精深加工和研發投入,拓寬水產預製菜加熱即食的產品品類。

關於食品安全問題,國聯水產當前也正在推行電子化數據監管模式,保障水產預製菜供應鏈的安全性和可溯源性。

同時,國聯水產也趁著預製菜這股東風,不久前與盒馬鮮生展開了戰略合作。雙方預將一道在水產預製菜品開發與市場推廣、聯合品牌及消費動態共享等領域開展合作,共同探索水產食品產業創新發展新模式,助力鄉村振興。此番合作,不但能直接提高公司的營收水平,還能夠促使雙方形成協同互補效應。國聯水產與盒馬提供的新零售渠道合作,發力B端,也同樣具備爆品的潛力。

另外,RCEP帶來的政策紅利,也為國聯水產預製菜產品出口提供了一條新賽道。截至目前,國聯水產每年向RCEP國家出口2000萬美元的深加工產品,其預製菜產品也大多出口南北美洲、澳大利亞、東南亞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為國聯水產在海外市場拓展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

參考資料:

1.新華網《國聯水產董事長李忠:小蝦與夢想》

2.證券時報《國聯水產董事長李忠:牽手盒馬推進向預製菜轉型》

3.南方網《爭飲「頭啖湯」湛企出海忙》

4.國聯水產官網

5.新華網《李忠:變道占先機 打造「中央廚房」發展水產預製菜品》

」發展水產預製菜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05bbe17145b63c74e5831fe0c9383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