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基里科的《愛之歌》

2023-01-26     飛地APP

原標題:論基里科的《愛之歌》

Giorgio de Chirico | The Song of Love (1914)

眾所皆知,基里科是超現實主義的標杆人物。安德烈·布勒東認為他是超現實主義的開路先鋒之一:他發動了一場革命,摒棄了具象藝術不可原諒的陳腐平凡。(後來當基里科放棄形而上繪畫,轉向新現實主義 〔neo-realism〕時,過去的支持者也棄他而去。)

《愛之歌》這幅畫作的意象既簡潔明了又寓意豐富。從學術的角度來看,它的題材有一大部分取自畫家在希臘沃洛斯 (Volos)度過的童年:牆壁、綠色布球、冒煙的蒸汽火車頭,都是基里科筆下常見的題材。

然而《愛之歌》最令人矚目的意象,卻是將《觀景樓的阿波羅》 (Apollo Belvedere)雕像與一隻橡膠外科手套並置。根據尼採在《悲劇的誕生》中著名的詮釋,阿波羅是假象與表象之神,因此基里科以畫家的身份向他致意,似乎相當恰切,不足為奇。此外阿波羅也是愛神,由此衍生出這幅畫的標題。

然而阿波羅的形象在畫布上卻只是片斷呈現:一具沒有生命、大而無當的頭像。由此看來,基里科的致意既虔誠卻又不敬。這幅畫散發出一種「先驗的無家可歸感」 (transcendental homelessness):作為移民的基里科的無家可歸,一如我們自身與古典傳統的不可消解的疏離。傳統仍然在對我們說話,所用的話語卻無法讓我們當下就理解。基里科試圖從這樣的失落中塑造一種新意義,一幅新生的、後古典的圖像,一套「墮落之後」的符號體系。同時這位畫家也知道,這套新的符號體系註定是非古典的:一種碎片式的象徵主義。身為一位畫家,基里科的冒險之處在於他接受這個情境,並將其轉化為藝術的主題素材。

毫無疑問,這幅畫最令人不安的形象,是那隻巨大的橡皮手套,它被釘在木頭隔板上,緊鄰著阿波羅的頭像。早在基里科創作這幅畫之前,紀堯姆·阿波利奈爾就注意到畫家對手套情有獨鍾,他在1914年7月的《巴黎日誌》 ( Paris Journal ) 上寫道:

基里科先生最近得到一隻粉紅色的橡膠手套,一個相當特殊的東西。它一旦被畫家描摹呈現,必然會讓他日後的作品比以往的更為驚心駭目。如果有人談到這隻手套會引發何等的恐懼感,基里科會立刻告訴你,牙科藝術(dental art)——可能是所有藝術中最先進也最有用的一種——最近才發明的牙刷,其實更為恐怖。

基里科先生最近得到一隻粉紅色的橡膠手套,一個相當特殊的東西。它一旦被畫家描摹呈現,必然會讓他日後的作品比以往的更為驚心駭目。如果有人談到這隻手套會引發何等的恐懼感,基里科會立刻告訴你,牙科藝術(dental art)——可能是所有藝術中最先進也最有用的一種——最近才發明的牙刷,其實更為恐怖。

為何是這隻「恐怖的」手套?難道基里科只是要表現波德萊爾的箴言:「現代生活的畫家」必須將日常生活奉為圭臬?感到幻滅的現代都市人極度渴望路易·阿拉貢的「現代神話」,基里科的手套算不算對這種神話的微薄貢獻?無論如何,手套與「觀景樓的阿波羅」代表一種動人心魄的並置,用洛特·雷阿蒙的話來說就是,活生生地呈現了超現實主義對於「無意中看見一部縫紉機與解剖桌上一把傘」的「神奇」本質的獨到見解。事實上,基里科的手套還正好是一隻外科手套。因此,早在布勒東發表《超現實主義宣言》 (Manifesto of Surrealism)9年之前,基里科就已預見到了超現實主義「客觀機遇」 (objective chance)的信條。如此一來,基里科與超現實主義者都使「非理性」令人沉醉的力量得到豐富的運用。

註:

基里科(Giorgio de Chirico,1888—1978),義大利超現實畫派大師,形而上畫派創始人之一,其思想受到尼采和叔本華哲學的影響。

阿波利奈爾(Guillaume Apollinaire,1880—1918),法國詩人、劇作家、藝術評論家。其詩歌和戲劇在表達形式上多有創新,被認為超現實主義的先驅之一。1917年他完成了劇本《蒂雷西亞的乳房》,其中創造了「超現實主義」這個詞 。

——理察·沃林《非理性的誘惑:從尼採到後現代知識分子》 閻紀宇 譯

Giorgio de Chirico | Metaphysical Triangle (1958)

| 理察·沃林(Richard Wolin),著名思想史家,哈貝馬斯弟子,紐約城市大學傑出教授。主要著作有《存在的政治》《文化批評的觀念》《海德格爾爭論集》《瓦爾特·本雅明:救贖美學》《重訪法蘭克福學派》等。

題圖:Giorgio de Chirico at his studio in Rome, c. 1974. (Keystone/Hulton Archive/Getty Images)

排版:阿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04bbf87244ce7271b775f2aabc5f79f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