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雙十一的風向,悄悄變了

2023-11-04     視覺志

原標題:今年雙十一的風向,悄悄變了

雙十一就這麼轟轟烈烈地來了。

每年雙十一,各類滿減、折扣等優惠層出不窮,今年也不例外。

只不過,網友們雖然滿足地囤到了一整年的好物,可滿屏的廣告、複雜的規則也難倒了一大批「尾款人」,讓人紛紛累覺不愛。

其實,如今有越來越多的人,在漸漸告別單打獨鬥,選擇去直播間裡度過雙十一。

直播間的存在,悄然改變著人們的生活,讓購物步入2.0時代。

「殺出重圍」的直播間

時針撥回前幾年,會發現那時的直播間,並不被大眾看好。

一提起「直播間」三個字,人們腦海里已經浮現出各種混亂不堪的景象,分分鐘想捂緊自己的錢包,謹防上當受騙。

早期的直播間,確實滋生了不少亂象。

那時候直播行業還是一片藍海,人人都在想方設法入局分一杯羹。

為了吸引大眾眼球,各種浮誇噱頭出現,低俗的主播賣力吆喝、土味的富豪攀比氪金……這些套路都影響了直播行業的整體觀感。

經過幾年的直播混戰、行業沉澱,如今的直播間,變得有些不一樣了。

圖源:東方IC

首先是政策方面,強化了直播行業的標準化和質量,規範了平台管理、主播行為、產品質量、售後服務等。

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就是一些專業直播間的出現,讓人漸漸放下了心理防線。

當消費者再次試探著進入直播間,會發現這裡除了冰冷的生意,竟多了一絲溫度。

比如被譽為電商界「黃埔軍校」的美ONE,培養了李佳琦、旺旺、蘇暢等一大批主播。

在6年的時間裡,他們和很多用戶成了相識多年的老朋友。

圖源:網絡

這種信任感是一點點積累的,就像一位網友在小紅書上的分享:

她第一次進入美ONE直播間,是在一次洗澡的時候,把直播開著當成背景音樂。

因為主播聲音好聽、語速適中、口齒清晰,親和力之餘還多了一份難得的鬆弛感,她不知不覺就被解說吸引了。

後來她偶爾無聊光顧直播間,薅到了不少羊毛,從第一次嘗試下單,到成了直播間的「老人」,她驚覺直播間也挺好的,省下了點零用錢,買東西也沒那麼糾結了。

圖源:東方IC

如潮水般的直播帶貨,湧進了每個人的生活,相信我們都或多或少被影響著。

只不過我們肉眼可見的是,消費者在直播間的保障變多了,曾經擔心在直播間買到假貨、買貴、被套路等聲音,也一點點弱了下去。

直播間的好處,逐漸體現了出來。比如,它無形中降低了消費者的購物門檻。

消費者總是對價格問題最為敏感,在平時的購物中,可能稍有不慎就被同款商品「宰」了幾元到幾十元。

比起耗費大量時間精力在全平台貨比三家,直播間替人們省去了這個大麻煩,價格也相對來說更加穩定、保值一些。

圖源:所有女生直播間

由於直播間的特殊性,大量用戶的聚集,讓商家看到了盈利的可能,於是也更願意「讓利」,從而拓寬銷量。

每年的618、雙十一,銷量成倍的上漲,消費者也就有了更多省錢的可能。

總的來說,直播間對於「懶人」來說,算得上一個不錯的選擇。

有人幫自己省錢,還順便降低了自己的決策成本,總不是一件壞事。

這屆消費者們能夠輕鬆快樂購物,直播間的功勞不小。

直播間,全面拉低購物門檻

儘管直播間購物已經深入人心,但新事物出現,必然伴隨著爭議。

有人提出,直播間只是看似方便,實則把大家「困」在網線里。線下零售更加自由隨性,想買什麼立刻就拿到了。

種種類似的聲音下,直播間成了很多人口中可有可無的存在。

消費者的感受,其實不無道理。

只是幾年過去,直播間經過不斷的成長,並沒有成為大家口中的洪水猛獸,反而讓種種「好處」浮出了水面。

比如不少年輕人,把直播間當成了新型「電子榨菜」。

無聊的時候打開直播間,只是想聽主播們講講產品、說說笑話,順便學一些護膚、穿搭、美食、生活的小常識,獲得一份舒適的陪伴感。

就像網上流行的段子:分毫不花,主打陪伴。

直播間還有一個「隱形」的好處,就是讓人把購物這個「選擇題」,變成了一道「判斷題」。

那些品類眾多、商品豐富的直播間,將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商品彙聚在一起,如柳州的螺螄粉、江西特產筍尖、雲南鮮花餅……

直播解除了地域的限制,讓消費者足不出戶,甚至在一個店內就購置齊了許多商品。

與其思考自己要買什麼,在直播間的消費者往往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在聽完產品介紹後,決定買或不買。

不得不說,直播間出現在人們的生活,讓全民購物都變得更加直接,也更輕鬆了。

直播間能「圈住」幾億人,必然有著傳統線下購物所代替不了的優點。

比如在線下進入一家護膚品店,售貨員可能會過分熱情地尾隨,這讓社恐的「I人」當場就想逃離門店;

又比如,在服裝店看中了一件衣服,可能會偷偷翻出標籤看價碼,看看在不在自己的能力範圍。

很多人喜歡奢侈品包包,卻擔心只看不買,會遭到別人的白眼。

我們不得不承認,線下購物確實會給部分消費者帶來沉重的心理壓力,或者從一開始,消費者就對某些品牌存在牴觸情緒。

直播間的出現,就像一個潤滑劑,它充當那個兩頭跑的媒介,在品牌和消費者之間架起一座橋樑。

在以專業的眼光選品後,主播們會向用戶們充分展示商品的每一個細節,並給到對應的生活場景參考,讓消費者擁有充分猶豫、權衡的空間。

同時,直播間的價格足夠透明,再大牌的產品,也可以增進了解,而不摻雜任何心理負擔,讓「雲逛街」更加愜意自由。

圖源:東方IC

雖然很多網友提起直播間,大多都是調侃忍不住「從眾」,控制不住「剁手」。

但其實,直播經濟背後, 出現了一大批職業買手群體,他們的出現非但沒有加劇消費者的從眾,反而能將更多的「選擇權」交到消費者手中。

正如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專家所說:

「與傳統購物形式相異,直播購物改變了人們的從眾消費心理,個性化和小批量定製的消費趨勢將在未來快速發展。」

給出更多個性化推薦,再加上直播間特有的一對一服務,N小時不間斷地陪伴,耐心的答疑解惑,這些曾經專屬於線下購物的VIP體驗,如今給到了每一位直播間用戶,讓人人都能享受這份「貴族」服務。

直播行業悄然改變著傳統消費的生態,也徹底顛覆了人們的生活。

甚至在人們尚未察覺的的時候,它就已經革命了雙十一,讓購物徹底進入了2.0時代。

直播間的「進化」之路

從2019年至今,直播間就如同大浪淘沙,沖走了一些譁眾取寵的,留下了一些實力硬挺的。

在一點點「進化」的過程中,直播間不再是最初的「草台班子」,而是形成了一套完整、專業的商業模式。

消費者的擔憂,都在被逐一地消解。

比如在今年618購物節,美ONE提出了「服務」這個關鍵詞,將重心放在消費者的購物體驗上。

為了消除消費者的顧慮,美ONE還將「正品」設為首要門檻,讓上播商品全部來自品牌官方,或者授權的天貓官方旗艦店。

大家擔心的售後問題,美ONE為此建立了直接快速的售後通道,保證365天多平台覆蓋,應對諮詢高峰期的用戶訴求。

還有被詬病已久的「購物時間不自由」,「工作太忙錯過直播」等難題,目前也有了改善。

去年11月,美ONE開設了「所有女生」全品類日播直播間,暗示了「去大主播個人IP化」的趨勢。

人們由此可以窺見,一個更加精細化、專業化、垂直化、機構化的矩陣IP直播間,正在拉開帷幕。

不久後,美ONE就開播了「所有女生的衣櫥」直播間,專門應對有時尚需求的消費者,

圖源:所有女生的衣櫥直播間

這些直播間的「批量複製」,從某種程度上滿足了多維的消費需求,讓人們有了更多時間選擇上的機動性。

就像一位用戶在「所有女生」直播間抱怨:「每次進直播間都很想剁手,但熱門商品連結剛放上來,瞬間就被搶光了!」

而矩陣直播間的存在,就釋放了大家的購買力,讓愛熬夜的、不愛熬夜的,都可以在閒暇時間悠然拿起手機,擁有一些不被打擾的「直播間自由。

圖源:小紅書

直播行業在不斷進化的過程中,融入了大眾生活,提高了人們對於 「購物節」的期待感。

今年是「雙十一」的第15個年頭,對於所有直播間來說,都是一場「硬仗」。

被人們熟悉的美ONE,從上月中旬開始就提前進入雙十一了。

為了讓消費者有更清晰的購物目標,美ONE舉辦了連續5天的「李佳琦小課堂」直播間欄目。

從品類、使用場景、預算、適用人群,再細緻到面霜、眼霜、防曬、彩妝等產品的使用,一對一解決用戶疑問。

還扮演起了「大促分類導購」的角色,將旗下三大直播間設置大品類專場、小品類專場,從白天到黑夜,爭取更多的消費者駐足。

除了熱鬧,這裡還有專業的場景搭建,有著主播們對直播節奏、流暢性、互動性的掌控,讓消費者買到高質量產品的同時,還能收穫一份有趣的購物體驗。

歷經多年,觀看直播間成為了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人們可以看到,像美ONE這樣的公司,在一步步去進步、完善,並為整個直播行業帶來持續的價值和影響力。

在政策的一步步誕生完善下,相信直播電商的業態會更健康的發展。同時隨著技術的不斷升級更新,3維場景已經走進了直播間,數字人的應用也逐步從線下場景走進了直播間。

未來的的直播電商我們相信,在技術革新作用下和頭部直播間的示範下,一定會出現更多新奇有趣的玩法,讓直播間、品牌和消費者實現「三向奔赴」。

接下來,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016058ef70172af056f161c7c10c72f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