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不吃它太虧!小小一隻功效強,關鍵還便宜

2019-10-14     漢道艾灸之家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好吃的水果接二連三地上市,但一定不能錯過的就是橘子啦~酸酸甜甜,富含維C,一個橘子相當於5味藥,秋天必須來幾個!


橘子的5大好處

01

潤腸通便

橘子含水量高,而且富含膳食纖維和維生素,對幫助消化有一定的功效。吃橘子還可以促進腸胃蠕動,從而排便通暢。

02

美容養顏

橘子有美容養顏的作用,可以有效抑制黑色素形成,還能使皮膚變得更加水嫩。每天吃3個橘子,就能滿足一個人一天的維C需求。

03

開胃醒腦

橘子富含檸檬酸,有助於開胃消食、生津止渴,可以加快新陳代謝速度,維持腸道健康,同時還有消除疲勞的作用。

04

降低膽固醇

研究證實,吃柑橘可以加速膽固醇轉化,降低沉積在動脈血管中的膽固醇。

05

保護心血管

患有慢性肝炎和高血壓患者,吃橘子可以提高肝臟解毒作用,防止動脈粥樣硬化

橘子的5大好處

別看橘子個頭不大,但它卻集五種藥材於一身,正確使用的話,真有不俗的療效。「由外向內」地向你做個介紹:

第1味:

陳皮

陳皮即橘子乾燥成熟的外皮,陳者為佳。有句俗語,「陳皮宜五臟,統治百病」。

陳皮性溫、味辛苦,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止咳降逆」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脾胃氣滯、脘腹脹滿、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咳嗽多痰等。

除了做藥,煲湯時放點陳皮,也有改善湯味,去油解膩的效果。

但是,橘子皮並不等於陳皮,不能把橘子皮當做陳皮直接泡水。有兩個原因:

鮮橘子皮沒有陳皮的功效,裡頭倒還含有很多揮髮油,刺激性較高,吃完後反而會刺激腸胃。

有些果農在摘下橘子後,要先用保鮮劑浸泡後再上市,以防止細菌侵入。這對橘子的果肉沒有影響,但橘子皮中殘留的保鮮劑很難用清水洗掉,若直接用熱水泡飲可能會對人體產生危害。

所以,為了健康,日常若要用橘皮養生,請去正規藥店購買「陳皮」。

第2味:

橘紅

橘紅是把橘皮內層的白色部分去掉之後剩餘的表皮,即所謂的「陳皮去白」。橘紅的氣味芳香,首要功效為化痰止咳,是中老年人久咳或哮喘的首選藥

第3味:

橘絡

剝開橘皮後,會看到橘子上有一層白白的筋絡,那就是橘絡了。

中醫認為,橘絡味苦、甘平,有「通絡化痰、順氣活血」的功效。在臨床上,橘絡可用於緩解久咳引起的胸脅疼痛,以及輔助治療「老慢支」、冠心病等慢病。在平時把橘絡泡水喝或用於煮粥都是不錯的養生食療法。

第4味:

橘核

吃橘子時,大部分人都會把橘核吐掉,其實,小小的橘核也是一種對肝腎有益的中藥材。

此外,因為橘核既能驅寒,又能止痛,因此也可以幫助女生緩解痛經,用法是用橘核泡茶

第5味:

橘葉

橘子的「寶貝」之處除了存在於它的果實,其實連葉子也有。中醫認為,橘葉性平,可疏肝行氣,化痰散結,可用於治療「胸脅疼痛、乳房脹痛、乳腺增生、肺癰、乳癰」等疾病。

關於吃橘子常見困惑

1. 咳嗽時該吃橘子還是橙子?

天一冷,咳嗽有痰的人就多了起來,在此時,很多長輩就會說「吃幾個橘子吧,化痰又止咳」。

不過,這是不對的。橘子果肉本身不能止咳化痰,能止咳的是「橘紅」和「橘絡」,藥店裡有賣的中成藥「橘紅顆粒」就是用於清肺、化痰、止咳的。

在中醫里,橘子是一種「性溫」的水果,多吃會燥熱生火,令人肺燥,起痰生瘡。所以,如果是風熱感冒引起的咳嗽,還兼有喉嚨腫痛、痰色發黃的症狀,橘子吃多了不但不能化痰,反而還生痰。

但橙子就不一樣了,它在中醫里是偏涼性的,若患的是風熱感冒,則可以吃點清熱的橙子輔助舒緩。

總之,感冒咳嗽時要辯證地吃橘子,若是風寒感冒,建議吃些「橘紅」。若是風熱感冒就不要吃橘子,但可以吃點橙子。已經有「上火」症狀的人也應避免吃橘子。

2. 吃多了橘子會「上火」?

其實,這是因為甜橘子的含糖量較高,但有些人對糖的吸收功能較差,吃多了後,高濃度的糖會使喉嚨細胞中的體液滲出,從而引起喉嚨不適。

而且,口腔中的細菌喜歡在高糖分的環境下繁殖,若再加上吃完橘子後沒有及時清潔口腔,這樣就容易出現牙齦發炎的情況,感覺像是「上火」了。

橘子中含有不少檸檬酸等果酸類物質,這些物質會刺激口腔和胃黏膜,尤其是在空腹時食用更易出現胃部不適

所以,一天吃1~3個橘子才是比較適宜的量,而在服藥時、飯前或空腹時就不要大量吃橘子,以免影響藥效和消化功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pr-020BMH2_cNUgl3z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