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片叶子成为一项富民支柱产业,从单家独户生产转变为全产业链经营,从经济效益到生态效益的彰显……近年来,湄潭强化顶层设计,完善政策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大力发展茶产业,将60万亩茶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四月,湄潭县各地呈现茶叶产销两旺的喜人态势。这些天,贵州阳春白雪茶业有限公司正开足马力,30多名工人加班加点,忙着生产“湄潭翠芽”,每天消耗茶青原料1万斤左右。
生产经理苏春瑜对记者说:“每天进场的鲜叶,首先通过设备检测。比如说,根据当天气温高低,茶青水分的含量,灵活调整加工时间。工人们都是根据不同茶青的要求来做深加工的。现在茶青大量上市,很多时候,车间从凌晨一点左右就开始加工生产了。”
近年来,阳春白雪公司不断推动标准化建设,完善绿茶、红茶自动化生产线,年产干茶400多吨,产值达到1.5亿元。目前,已经打造出贵芽手工茶、湄潭翠芽、遵义红、老白茶等四大品牌,市场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
公司副总经理黄朝友介绍,全国各地的爱茶人对于茶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公司就会根据他们的不同需求,推出不同层次的产品,中端、高端、大众化的……四大品牌,有60多个品种,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大概1000家销售网点。通过这些网点,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的爱茶人对湄潭茶的需求。
湄潭是贵州乃至全国的茶叶主产区之一,目前共有茶园60万亩,涉及全县15个镇街。在加工方面,湄潭有茶叶企业725家,这些茶企依托公共品牌“湄潭翠芽”和“遵义红”,各显神通,抢占市场,推动产业发展。
湄潭县茶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刘艺认为,品牌效应是拉动产品销售的重要动力,湄潭茶叶品牌今后的走向,首先是要根据市场消费的需求作调整,如高端品牌的打造、中端品牌培育、低端品牌的扶持三结合,把“湄潭翠芽”“遵义红”两个品牌,在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两方面大幅提升。
近年来,湄潭因地制宜,做好茶叶产业顶层设计,强化基地建设和质量监管,注重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茶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湄潭茶人正用勤劳双手,续写茶叶延伸致富产业链的发展新篇章。(融媒体记者 厉开白 王皓)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zo3feXEBnkjnB-0zrd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