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丈夫过世后,您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生活,在那个年代本就很艰难了,那您怎么还会想着要供他们读高中、上大学呢?”
“我吃了太多苦,又不识字,我不希望孩子们像我们这辈人做睁眼瞎、过苦日子,只要他们愿意读,砸锅卖铁也要供。”
2019年7月,光明日报、农民日报等11家中央主流媒体到德智坝采访报道
2020年4月,贵州日报记者走进德智坝采访
在湄潭县天城镇德荣村德智坝组,面对贵州日报记者关于家教的采访, 65岁的任小会如是说道。
任小会丈夫因病早逝,三十岁不到的她为了能让两个孩子健康成长、接受更好的教育,婉拒了劝嫁的热心人,一心扑在养育孩子上。皇天不负有心人,大儿子很争气,通过努力,成为村里最早的大学生之一,现在在上海开了一家公司;小儿子学习差点,但也读到高中毕业,在那个年代也是稀缺的,现在在家经营小超市和发展水产养殖业,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致富带头人。儿媳李国维,也因和丈夫一起发展产业,成为了德智坝的发展女能手。
2020年4月,德智坝妇女在推行“寨管家”工作群众会上行使表决权,推选出胡学英、王开琼2名女性“五员”
据了解,以前的德智坝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房屋破旧不堪,民风不正,家风不严,环境卫生“脏、乱、差”,群众意见极大。2017年以来,德智坝在“党建带妇建”引领下,依托脱贫攻坚政策和乡村振兴战略,紧紧围绕“五抓五提升促乡村振兴”的模式,通过政府主导改善基础设施,市、县妇联指导“持家发展家教”活动提升村民的综合能力,才有了今天的新面貌。
2020年春,德智坝妇女在复工复产、春耕生产中
2020年4月9日,天城镇 “寨管家”首场群众会在德智坝召开,会上推选出了德智坝组“一寨五员”(即寨长、安管员、水管员、环管员、路管员和林管员),其中,推选出胡学英、王开琼2名女性“五员”。
德智坝村貌
走进德智坝,放眼望去,李国维家的50亩鱼塘,宛如一颗闪耀的碧绿宝石,镶嵌在300亩稻鱼共生基地中间。平时,村里妇女们除了上山采茶以外,还可以在这样的基地上打零工,长年累月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通讯员李姗姗 张圣先)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pKVIo3EBnkjnB-0z3QV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