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夏天还在和蚧壳虫作斗争?春天这样做,多肉从此告别蚧壳虫!

2020-03-06     晨曦植物

大家好,我是专注花卉和多肉知识分享的晨曦。很多人的老朋友,也可能从今天起就是你的新朋友。晨曦是一个多肉大棚主,很愿意通过头条平台跟大家分享自己的养护经验,也希望能够结交更多热爱花草,热爱生活的朋友。

导语:养多肉的小伙伴最怕遇到的问题大概就是多肉植物爆发‘蚧壳虫’了,蚧壳虫虽然体积小,但是对于多肉植物的危害可是很大的。不但影响植物正常生长,甚至还会导致多肉植物走向死亡。第一次见蚧壳虫的晨曦也是头皮发麻,鸡皮疙瘩掉一地,但是自从做了多肉繁殖之后才发现,多肉长蚧壳虫真的是太平凡不过了。蚧壳虫究竟是什么样的虫子?它是靠什么传播给多肉的?如何才能预防多肉植物长蚧壳虫?今天晨曦就来结合自身经验说一说关于春季预防蚧壳虫的那些事儿!


蚧壳虫介绍

蚧壳虫为花卉园艺果木常见的害虫之一,也被称为‘园林五小害’之首。蚧壳虫在我国目前共有600多种,威胁多肉植物的蚧壳虫是一种叫做‘白蜡蚧’的蚧壳虫。蚧壳虫体型超级小,平均约2-3毫米,幼虫以及虫卵更是小之又小,极其不易察觉。白蜡蚧通常为圆形或者扁圆形,中间略凸起,多足,身体表面为蜡质分泌物,雌雄异体,雌虫无翅,雄虫有一对翅膀,雌虫体积略大于雄虫。蚧壳虫生长速度快,繁殖能力强,每年至少可繁殖2-7代,夏季是蚧壳虫的高发期,尤其在每年5-7月,产卵速度快且多,幼虫生长速度快,对于多肉植物以及其它园林花卉危害极大。

蚧壳虫对于多肉植物的危害

蚧壳虫主要生长在植物叶心处,叶片正面,背面以及茎干的表面,主要靠啃食植物茎叶中的汁液为生,蚧壳虫泛滥不但可以影响多肉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导致叶片枯黄,同时蚧壳虫的粪便还会携带真菌,蚧壳虫啃食茎叶破坏多肉植物叶片表面以及植物内部细胞组织,同时一部分蚧壳虫钻入土壤会破坏多肉植物的根系,影响植物健康生长,甚至会导致植株死亡。当然一旦发现多肉植物有了蚧壳虫也千万不要慌,是植物就会生虫,蚧壳虫是多肉植物最常见的害虫,只要养多肉植物早晚都会遇到蚧壳虫,所以不用大惊小怪的。

蚧壳虫的传播途径

蚧壳虫本身属于不太活跃且活动范围比较小的昆虫,自身传播扩散的能力相对有限。但之所以我们的多肉会生蚧壳虫,大多数是因为我们在购买多肉植物之后没有检查清理根系上的蚧壳虫或者虫卵,将蚧壳虫和虫卵一同栽种到土壤之中,后期叶片出现蚧壳虫也就是这颗多肉植物之前带回来的虫卵长大成虫了。当然,蚧壳虫本身还会借助外力传播的,比如我们上面说的人为传播,还有风力,其它昆虫或者动物。所以我们在购买多肉植物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检查多肉叶片表面,叶层中间以及根系是否存在蚧壳虫以及虫卵,将根系清理干净并且修根晾根之后再进行栽种。

春天这样做,一年不生蚧壳虫

※翻盆换土,检查根系

想要多肉植物后期不会爆发蚧壳虫,那么到了春天首先要做的就是给多肉植物翻盆换土并且检查根系。多肉植物虽然生长速度并不快,但是一年之内也会长大不少,并且土壤在使用一年之后营养会被植物吸收一部分,另一部分会随水分流失掉,使用一年的土壤营养成分肯定大不如前。这个时候我们借着给多肉更换土壤的机会给多肉植物来一个‘身体检查’!检查根系以及叶层中间是否有蚧壳虫以及虫卵,顺便也看一下根系生长情况,适当修剪掉干枯老化的根系,清理掉蚧壳虫以及虫卵。这样,这颗多肉植物在日后会更健康,长势也会更好。

具体操作过程:将多肉植物提前控水一周,之后脱盆脱土,清理掉根系上包裹的土壤,检查根系是否有蚧壳虫以及虫卵。如果发现有蚧壳虫或者虫卵,我们可以将部分根系修剪掉,蚧壳虫也要及时处理掉。用护花神按照说明比例稀释在一个容器中,将多肉放在护花神稀释液中浸泡一段时间,这样最保险,可以杀死一些肉眼看不到的虫卵,避免错过以后蚧壳虫复发。浸泡几个小时将多肉拿出来,放在通风良好且散光处晾干伤口,至少要1-2天。花盆中剩余的土壤更换掉,重新搭配疏松透气肥沃的土壤,略喷湿之后装盆,晾干的多肉重新栽种服盆就可以了。

※清理泥土,修根晾根

当然,还有一些小伙伴在春季会剁不了手,购买大量的多肉植物,为了避免日后蚧壳虫爆发,我们必须仔细检查这些多肉植物的叶片以及根系是否存在蚧壳虫以及虫卵。因为很多时候你的多肉有蚧壳虫其实就是买回家之后没有仔细检查,多肉本身有蚧壳虫或者虫卵你没有发现。

具体操作过程:新购买的多肉植物首先要做的就是清理掉根系上原有的泥土以及底部干枯的叶片。因为很多时候蚧壳虫喜欢待在干叶子的夹层中间。用剪刀修剪掉所有毛细根,只保留粗壮的主根,这样服盆速度也更快。往往毛细根上面的虫卵是最容易被大家忽视的。按照上面说明稀释护花神,将多肉浸泡一段时间后拿出来放到阴凉通风晾根,大约1-2天之后再上盆服盆。

※提前埋药,预防生虫

春天是预防蚧壳虫爆发最好的时间,我们都知道蚧壳虫通常在每年的5-7月最活跃,那么想要避免日后你的多肉植物有蚧壳虫,春天可以用一些药品提前预防,我们常见的小白药,小紫药都有预防蚧壳虫的效果。春天给多肉翻盆的时候一并拌在土里或者沿着多肉植物根系埋上一些,至少半年之内是不会有事的。

关于小白药:很多人问过晨曦小白药是什么?小白药也叫‘dx小白药’,是一种广谱内吸式杀虫剂,小白药源自于日本,主要成分是乙酰甲胺磷,甲胺磷含量比较低所以毒性不大。小白药不易挥发,且味道微微发臭,但埋在土壤中察觉不到,就不会对人体造成什么危害。内吸式杀虫剂是指虫子在吸收药物之后死亡,并不是直接作用于虫子体外的。

关于小紫药:小紫药最早来源于美国,目前和小白药一样被广泛应用于花卉园艺的繁殖。小紫药味道不明显,但是含有百分之3-5的呋喃丹,所以毒性比小白药大。而呋喃丹也是我国禁止销售的农药。


※通风良好,土壤干燥

蚧壳虫能够繁殖并且爆发还要得益于潮湿温暖的环境,夏季由于气温比较高且雨水充沛,大部分地区相对环境湿润,尤其是南方的一些雨季比较长的地区。潮湿的环境,潮湿的土壤,以及温暖的气候给了蚧壳虫繁殖后代的机会,并且在夏季蚧壳虫的活动能力也要大于冬季。想要减少蚧壳虫的生长,我们日常要做的就是尽可能保持环境和土壤干燥,哪怕浇水也要水分能够快速排水干燥,避免积水。同时,养护环境也要通风良好,加速土壤水分蒸发,降低养护环境温度,也可以减少蚧壳虫生长的几率。

总结:与其每年夏天与蚧壳虫作斗争,还不如春天的时候来一个彻底的大检查,另外,提前埋药也可以让你在日后的养护过程中省心不少。

路过的小伙伴,如果你们觉得晨曦讲的还不错,高抬贵手帮忙点个赞。如果有任何关于多肉植物养护方面的问题,可以关注晨曦,私信晨曦。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zhC82XAB3uTiws8Khk_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