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萌多肉植物熊童子,想要叶片肥爆盆快,春季这3个事情一定要做

2020-03-02     晨曦植物

大家好,我是专注花卉和多肉知识分享的晨曦。很多人的老朋友,也可能从今天起就是你的新朋友。晨曦是一个多肉大棚主,很愿意通过头条平台跟大家分享自己的养护经验,也希望能够结交更多热爱花草,热爱生活的朋友。

导语:熊童子是一种非常可爱的多肉植物,很多人都是因为不经意间看到了这种呆萌可爱的多肉植物才开始入坑多肉的,这其中就包括晨曦自己。很多年前多肉刚刚流行时,市面上的多肉品种很少,偶然的机会在花卉市场看到了一个毛茸茸像小熊爪子的植物,一下就被吸引了,从此也就跟多肉植物结下了深厚的缘分。熊童子如何养护才能长的快?平时养护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今天晨曦就结合自身的养护繁殖经验来说一说关于熊童子的那些事儿!



熊童子介绍

熊童子我们平时也叫它‘绿熊’,是景天科银波锦属多肉植物,多年生常绿肉质草本,原产于非洲南部。熊童子叶片为绿色,交互对生,叶片形状像熊爪子,叶缘为齿形且颜色为棕色或者红褐色,叶片表面布满了白色的短毛,真的是像极了小熊爪子,所以才有了熊童子这个名字,是不是特别形象?熊童子茎干比较纤细但极易分枝,多为群生,茎干底部易木质化形成老桩,老桩表皮为褐色或者灰褐色。熊童子植株高度可达30公分以上,夏季开花,聚伞状花絮,黄色小花,特别漂亮。


熊童子生长习性

熊童子属于非常典型的‘冬型种’多肉品种,具有凉爽气候生长,高温气候休眠的特征。熊童子喜欢阳光充足,干燥且凉爽有风的环境,耐干旱也耐半阴,不耐寒,忌潮湿积水,忌高温闷热。熊童子的主要生长期在春季和秋季,最佳生长温度为10-25度,夏季高温超过30度时就会休眠,停止生长,冬季需5度以上越冬。熊童子对于土壤要求不高,以疏松透气肥沃且排水性好的沙质土壤最适宜。


熊童子春季这样做长势旺盛

㈠翻盆换土

春天是给熊童子翻盆换土的最好机会,因为进入春季之后,温度一点点的上升,熊童子也会一步一步的恢复生长。这个时候使用了较长时间的土壤或许已经出现了结板或者养分缺失的问题,能够明显感觉到浇水后水分不被吸收,很快就从盆底流出来或者水分渗入速度特别慢。这样的土壤如果还要继续使用就容易出现烂根或者闷根的问题。土壤使用时间太长还会流失大量的养分,更换新鲜的土壤可以让熊童子根系和枝叶更好的生长。

翻盆换土的具体操作:将熊童子脱离花盆土壤,在脱盆土前最好先给熊童子控水一段时间,这样脱土时更容易一些。清理掉熊童子根系上面多余的泥土,之后用剪刀将一些干枯老化的根系修剪掉,以便于后期根系更好的生长。将多菌灵按照说明比例稀释,然后将剪好根系的熊童子放到多菌灵稀释液中浸泡1-2个小时之后拿出来,放到通风且阴凉处晾干伤口。这样做可以给伤口杀菌,也能预防细菌感染。重新给熊童子搭配土壤,并且在土壤装盆前略喷点水再装盆,潮土上盆发根更快。晾干伤口的熊童子栽种到潮土中,盖土压实,之后放到通风散光处服盆,等到发根就可以正常养护了。


㈡修剪枝条

春季也是给熊童子修剪枝条的最佳时间。在经历了一整个冬季的室内养护之后,大多数多肉植物都会出现褪色徒长的情况,既影响美观又分散营养,熊童子也不例外。到了春天以后可以给出现徒长的或者长势不好的熊童子修剪枝条,剪掉徒枝和病枝弱枝,集中养分让熊童子利用春天快速生长的机会重新长出更多的新的枝叶。

修剪枝条的具体操作:准备要修剪枝条的工具,比如剪刀,提前给工具消毒,避免细菌感染伤口。选择要修剪掉的枝条,一只手捏住枝干,一只手用剪刀剪掉枝条,下手快准稳,伤口切面平整有利于后期更好的发根。母本被修剪后的伤口处涂抹一些多菌灵或者百菌清预防细菌感染。之后放到通风散光处等待新的枝条生长。剪掉的枝条如果是健康的可以不要丢掉,晾干伤口后利用枝条重新扦插,发根后又是一盆熊童子!


㈢补充养分

春天是熊童子生长速度最快的季节,春季温度适中,风大,特别适合熊童子长枝叶。生长速度快了,养分消耗的也就多了。所以这个时候可以适当的给熊童子补充一些养分,比如缓释肥。缓释肥可以缓慢释放养分,逐渐补充营养,避免养分过多造成的枝叶徒长。到了夏季的时候熊童子也不会因为开花而过度消耗母本了。当然你也可以适量的补充是一些有机肥,比如豆饼,营养液之类的,提前稀释,薄肥勤施。


熊童子养护要点

要点一:光照充足

熊童子是喜光的,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中熊童子的叶片能够长的更短更肥厚饱满,叶缘处的指甲颜色也会更深更明显。一般情况下除了夏季极其高温的时候需要适当遮阳或者搬到室内避免紫外线灼伤叶片之外,其它三个季节只要温度合适都是可以全日照露养,这样可以让熊童子充分接受阳光中的光辐射。光照不足的熊童子植株稀疏不紧凑,叶片又扁有长,甚至小熊的指甲都没有颜色了。


要点二:水分恰当

很多人觉得熊童子是喜水的,其实并不是!熊童子生长在南非地区峡谷的砾石缝隙中,靠天吃饭,所以对于水分的需求并不高。而熊童子本身叶子肥厚饱满,储存的水分也较多,很耐干旱,就更不必频繁浇水了。日常养护熊童子只要‘’干透浇透‘’就足够了,土壤彻底干燥再次浇水,避免土壤长期潮湿。但是夏季熊童子会休眠,休眠期时必须要控水,因为休眠期的熊童子停止生长,对于水分的需求减少了,土壤潮湿更容易造成熊童子闷根掉叶。

要点三:通风良好

熊童子这个品种比起其它多肉品种来说对于通风条件的要求要更高一些。晨曦以前大棚就因为一次意外环境封闭了一晚上,结婚只是这一晚上就让大批量熊童子开始掉叶,而同样环境下的其它多肉品种并没有问题,只有熊童子叶片一碰就掉。这说明通风良好对于熊童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夏季,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如果再没有风,很快你就会发现熊童子叶片自己就掉很多。夏季闷热环境或者浇水之后,建议吹一下电扇,让土壤快速干燥。


要点四:土壤透气排水

熊童子对于土壤的要求还是挺高的,别的多肉品种或许抓一些园土混合一些粗沙还能长的不错,但是熊童子就不行了,尤其是室内养护的熊童子,环境相对封闭,光照又比较差,一旦土壤水分干燥的慢了,很快就会出问题。所以熊童子的配土需要疏松透气,还要具有良好的排水性。晨曦个人建议室内养护熊童子颗粒比例可以提高到百分之60-80左右。


熊童子养护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问题一:叶片瘦弱徒长

很多小伙伴在养护熊童子后都会发现自己的熊童子越长越瘦,叶子也没多少,看着很丑,其实这都是徒长的表现。徒长是指多肉植物在缺光后增高茎节,摊开增长叶片的一种自我保护表现。当养护环境光线太暗无法满足正常生长需求时,植物往往会自己想办法,通过增高变长等方法来增加自身受光面积。如果熊童子出现了叶片稀疏不紧凑,茎节增高等现象,那就说明你的熊童子缺光了。

解决办法:熊童子出现徒长后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变养护环境,把熊童子搬到光照更好的地方养护,避免徒长更严重。同时,徒长的枝条也要修剪掉,让它重新长出枝叶。

问题二:叶缘(指甲)褪色

最近有粉丝问过晨曦这个问题,别人的熊童子都有棕色或者粉红色的指甲,而自己的熊童子为什么没有指甲。其实我们常说的熊童子的指甲就是指熊童子叶缘的颜色,状态良好的熊童子叶缘是棕色或者棕红色的,这也是这个品种最大的特色。因为光照条件不好或者水分过多,让熊童子状态没了,叶缘褪色了,指甲也就不红了。

解决办法:熊童子想要养成颜色深的指甲,除了需要充足的光照之外,还有适当的控水,避免过多的水分让指甲褪色。有条件尽量露养的,露养的小熊基本上都有指甲!


问题三:掉叶子

熊童子在养护过程中最容易发生的问题就是掉叶子,有的时候莫名其妙的就掉成‘光杆司令’了!熊童子掉叶子大多数是因为闷根了,也就是根系呼吸不正常了。大多数闷根是因为土壤不透气或者水分过多阻碍了根系呼吸,造成植物缺氧从而导致叶片脱落。

解决办法:闷根这种情况常见于夏季或者通风不好的室内,解决闷根引起的掉叶子首先要做的就是马上通风,如果环境通风有限或者比较闷又无法解决就给它们吹一下电扇,让土壤尽快的干燥。如果通风之后还在持续掉叶子,就需要把熊童子挖出来晾几天,土壤也尽快晒干,之后等熊童子不再掉叶子后再重新种回去了。


路过的小伙伴,如果你们觉得晨曦讲的还不错,高抬贵手帮忙点个赞。如果有任何关于多肉植物养护方面的问题,可以关注晨曦,私信晨曦。(原创首发,禁止搬运抄袭)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2Pf_m3AB3uTiws8KyF8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