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发改委发布《关于调整部分电厂上网电价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要求省统调燃煤机组上网电价每千瓦时下降1.07分(含税),执行电量不包括当年已参加直接交易电量。
这对于颇受压力的煤电行业内来说,无疑是一颗重磅炸弹。浙能电力已发布公告,按照浙江省经信委下达的2019年度浙江省统调电厂发电计划进行测算,预计2019年公司全资及控股燃煤发电企业将减少营业收入约3亿元。
易电君认为,煤电目前仍是我国电力供应的主要力量,煤电价格的变动影响重大,这一次的下调上网电价,会促使煤电企业进行更多的思考,未来的电力市场也会因此迎来不一样的考验。
为何降煤电上网价?
据有关数据分析,若浙江要完成2019年一般工商业用电降价10%的目标,需要让利约80亿元。浙江省一般工商业用电占比高(按照浙江省2018年社会用电量计算,一般工商业用电量占比约23%),比起其他省份降一般工商业电价的压力更大。
其他省份通过调整水电和核电企业的上网电价形成的降价让利空间基本覆盖一般工商业降价空间,而浙江省在调整水电及核电上网电价后,尚未能覆盖一般工商业的降价空间,需进一步调低煤电价格空间。
另外,浙江发布了《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燃煤机组上网电价市场化试点的通知》(浙发改价格〔2019〕133号),燃煤机组上网电价市场化试点采取“基准价+浮动区间”方式,为降价进一步提供了依据。
降价趋势下如何求生存
在降价的大趋势下,如何谋求生存空间是广大电企面临的共同问题。
或如同浙能电力的公告所说的那样,一方面将积极争取多发电,全力争取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将继续积极降本增效,努力减少电价下调对公司盈利的不利影响。
换句话说,也就是企业要做好开源节流的准备。
从市场化竞争中开源:
发电企业积极争取多发电,合理安排参与市场化各级市场的电量的比例,通过中长期交易锁定全年的基本收益,积极参与现货市场博弈,善用市场规则进行获利。
争取煤电利用小时数的提高,在有限的微利空间内做大上网电量也是净利增长的有效手段。
在内部管理上节流:
煤炭成本约占煤电企业生产成本的60%,一是大力拓宽煤炭采购渠道,保障长协煤的供应,降低价格波动影响,尽可能降低煤炭采购成本;另外需要优化机组运行方式,继续挖掘降耗空间,对老旧机组进行改造,进一步降低标准煤耗。
同时,企业与市场进一步接轨,需要同步强化精细化管理,通过更加灵活市场化的激励措施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在员工队伍形成降本增效的自觉性。
峰段涨价可能会成为新的手段
浙江的电力市场与广东一样,目前发电侧参与的主体是煤电企业和气电企业。
在现货市场环境下,煤电企业将承受着更多的压力,价格空间会进一步受到考验。
而现货交易机制一方面让发电企业面临更大竞争,另一方面也为发电企业通过市场化手段谋求利润提供可能,例如在某些负荷高峰时段,一旦供需偏紧,发电厂可能提高报价,在峰段获取超额利润,以弥补其它时段的亏损。
结语
煤电生存的压力已经被广泛的讨论,随着市场化的推进,新能源的扩张,老的经营思路将更加无法适应市场的步伐。
不管是对外的营销策略还是内部的经营管理,与市场接轨,才有可能在竞争中生存下去。
从市场化谋发展也好,在内部管理腾空间也罢,新的电力时代已经到来,主动应变的企业才能在市场考核中获得更好的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