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时间已经过半,近来各行各业都纷纷出炉了半年的成绩单,易电君也整理了5家主要上市电企(非整个发电集团)的半年数据,对比一下各家上市电企在过去半年里,都有怎样的成绩单。
市场化规模持续增大
华能国际
华电国际
国电电力
大唐发电
国投电力
从上述三家公布了市场化电量的电企可以看出,电企参与市场化的电量较去年同期均有增长,数据充分说明全国电改规模持续扩大,电改步伐稳步向前,这对于电力企业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平均上网电价反而贵了
易电君注意到,部分上市电企出现了平均上网电价增长的情况。我们都知道目前全国范围内的电力体制改革引发了新一轮的降价潮,既然上网电价下降是大势所趋,为何还有上市电企的平均上网电价还增加了呢?
易电君估计这可能与各大电企上半年新并网的装机类型或并网地点有关。一旦新装机更多是高价电(高于过去的平均上网电价)类型,就会带来整体平均上网电价的提高。
目前新能源电源及一些东部沿海省份上网电价较高,同时电价高的地方往往也是负荷需求较大的地区,所以传统火电为主的电企在结构转型的过程中,一方面新能源装机的规模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新装大型煤电可能会选择上网电价高经济性较好的地方布局,从而整体上带来平均上网电价上涨的情况。
但随着新能源去补贴,实现平价上网以及发电侧更大规模市场化竞争的到来,上网电价未来可能仍会进一步降低。
上网电价相差0.1元/千瓦时
易电君也整理了半年来,5家上市电企的发电类型占比图,以方便比较发电类型的占比对于平均上网电价的影响。(注:此数据统计仅为该上市公司,非整个发电集团。)
从上图可以看到,清洁能源的占比越大,平均上网电价越低,清洁能源占比过半的国投电力的平均上网电价相较火电为主力的电企足足相差了100元/兆瓦时。
这是否也给了我们提示,当前能源结构在转型,而可再生能源价格越来越低,未来电价下降的空间将慢慢呈现。
过去的半年,持续扩大的市场化改革对于整个电力行业或多或少都产生了影响,特别对于将更多煤电资产打包上市的发电巨头,首当其冲受到市场化和政策的双重影响。随着新能源消纳政策不断出台,机制逐步完善,以及新能源发电成本逐年下降,各家电企也正在大踏步走进新能源领域,深挖清洁能源潜力,相信未来的上市电企中将会越来越多出现新能源的身影,而未来廉价的可再生的能源也必将给我们带来经济和环境的更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