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每个正常人都会表现出喜怒哀乐,科学家表明,动物也不例外,它们也有情绪和面部表情。
2020年4月3日,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国际顶尖期刊《Science》在线发表了一篇名为“Facial expressions of emotion states and their neuronal correlates in mice”的研究论文,文章的中文译名是《小鼠情绪状态的面部表情与神经元的关系》。
研究发现,与人类相似,当小鼠尝到酸甜苦辣时,它也会有不同的面部表情,这些表情受到大脑中“情绪神经元”的调控。
人类的表情
当面对不同的事物或现象时,我们的大脑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同时,脸上也会自然的呈现出愉悦、厌恶、恐惧等不同的面部表情。
例如,如果对某个东西感到厌恶,我们的眼距会变窄,鼻子会皱起来,而且上嘴唇会不对称地扭曲。即使是刚出生不久的婴儿,当感到悲伤、快乐或反感时,他们也会以独特的面部表情做出反应。
借助机器视觉技术(machine vision),研究人员可以准确的将五种情绪状态与动物的面部表情相关联,因为计算机算法可以清晰区分愉悦、厌恶、恶心、疼痛和恐惧等面部表情,甚至可以衡量情绪的相对强度。
小鼠的情绪与面部变化
为了研究小鼠的面部表情,研究人员首先将小鼠进行固定,再将小鼠暴露于多种感觉刺激下,具体包括疼痛、糖水、苦水以及氯化锂,同时,通过摄像头对小鼠的面部表情进行检测,如下图所示。注:氯化锂对眼睛具有强烈刺激性。
实验发现,小鼠对每种刺激都会做出反应,实验人员也可以看到明显的面部变化,如下图所示。
研究表明,老鼠的面部表情不仅仅是对周围环境的反应,还可以呈现出内心的情感波动。例如,当疼痛感(Tailshock)越来越强,小鼠就越难受;与饱腹的小鼠相比,口渴时舔糖水(Sucrose)的小鼠看上去要快乐得多,如下图所示。
另外,舔盐水(Salt)的小鼠也会呈现出满意的表情,但是如果非常咸,小鼠就会表示厌恶。
对此,研究人员提供了一段拍摄的视频,其中,视频左边是舔糖水(sweet)的小鼠,右边是舔苦水(bitter)的小鼠,读者不妨自行对照一下,看一看两种情况的小鼠表情是否有差别:
情绪背后的大脑机制
然而,情绪并不仅仅是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其产生于复杂的大脑机制。因此,科学家们研究了大脑不同区域的神经元活动如何影响面部表情。结果发现,当神经生物学家激活某些特定大脑区域时,不同的情绪和面部表情会被唤起。
通过识别小鼠的面部表情,科学家们能够进一步探究情绪在大脑中如何产生。现有的科学技术对研究起到很大的帮助,因为如果没有可靠的情绪测量方法,就很难研究情绪在大脑中的起源。
对此,该研究的主要作者Nejc Dolensek指出,“在以前,我们可能会注意到小鼠面部有细微的变化,但是只能通过大量经验来尝试辨别其背后的情感因素,现在借助自动面部识别系统,就可以很精确的测量小鼠情绪的强度和性质,并将其与大脑皮层的神经元活动进行比较。”
如下图所示,当使用光子显微镜测量单个神经元的活动时,科学家们还记录下了小鼠的情绪表情,结果令人吃惊,当小鼠的面部表情在变化时,其大脑岛状皮层(plC)的单个神经元会以相同强度反应,此外,每个神经元仅与一种情绪相关。
最后,作者指出,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大脑中存在着“情绪神经元”,而且每种“情绪神经元”都对应着一个特定的表情。
参考文献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8/6486/89/tab-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