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号房”可能离你并不远,三种孩子是潜在目标,警惕虚拟性侵犯

2020-03-25     贝贝豆育儿课堂

“文/贝贝豆(原创,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最近,韩国的“N号房”事件持续发酵,随着越来越多信息的纰漏,让所有人都为之震惊和愤怒,这次事件不仅把人性的丑恶拉低到了极致,更重要的还是伤害的对象中有很多未成年人,得知其作案的方式和手段,不少家长直呼“没人性”……

01“N号房”事件始末,未成年“关键点”

所谓“N号房”,指的是有人在一款即时加密通讯软件中组织的“网络聊天室”名称,而这个聊天室内所进行的则一场“泯灭人性”的X犯罪。

多名犯罪嫌疑人会在聊天室内传播、售卖“X影片”,被拍摄的受害者大多数都是在“胁迫、利诱”拍下这些影片,然后供聊天室内成员“欣赏、交易”。而这些受害者据统计,有很多都是未成年人,甚至最小的受害者才仅仅25个月。

因为受害者年龄较小,这则事件引起了全球的关注,随着案件的细节和真相被逐渐揭开,大家的认知底线也不断被刷新。

这个虚拟的网络空间,从最开始的“X逼迫视频”逐渐转变了“奴役”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会利用手中获取到第一批“视频”,威胁受害者后续继续被“奴役”,假若不从就会把他们手中的“影片”发到家长和朋友手中。

就这样,受害者们一步步迈入了恶魔设好的圈套从最初的L拍、到接受各种指令拍摄、到自残、再到被计划现实X侵、奴役。

甚至在最近的警方调查中,爆出了曾有人组织策划对被奴役女童进行杀害,但所幸这没有最终演变成实际犯罪。

所有受害者在长时间的虚拟“奴役”的过程中,所遭受到的非人对待,无法以文字描述,那些未成年孩子所遭受的“侵犯”和“伤害”也无法用形容,这场丑恶人性的虚拟性侵犯,值得无数家长反省、警惕。

02“N号房”可能离你并不远,虚拟世界的恶魔可能正盯着Ta们

随着网络时代的兴起,互联网的世界也算是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新大门,可就在这扇门中,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罪恶和诱惑,若是孩子的意志力不强,或是有其他需求很可能掉入漩涡,很难安全逃脱。

“N号房”事件之所以备受关注,除了受侵害的人以未成年居多以外,更可怕的是26万“观赏”会员中,也同样有不少未成年存在,就连这起案件最初的嫌疑人godgod,也只是一名高三学生。

而目前被指为最“罪恶”房间的主犯“博士”,身份被曝光后也显示出了什么叫做“人面兽心”,这名25岁主犯在生活中学习优异,多次获得奖学金,还曾经写过如何防止性犯罪的文章,但就是他在虚拟世界却策划了令人发指的种种“奴役”。

受害者=未成年、观看者=未成年、嫌疑人=未成年……

这一系列关联的背后,不得不让我们对孩子们的虚拟世界进行关注,因为,也许你认为孩子是在靠手机学习或玩耍,但有可能,手机的某个虚拟开关,已经把Ta们带入了一地狱内,可能有很多恶魔正在盯着她们,开始准备诱导、恐吓她们。为此,身为家长我们不得不防。

03三种孩子是潜在目标,警惕虚拟性侵犯

互联网的好处是即时社交,可正是这种方便快捷的方式,就让一些“性无知”的孩子因为好奇而踏入了本不该踏入的区域,而这些区域往往有着“精美伪装”。

要知道“恶魔”很会钻空子,他们会利用一切方式达成自己的目的,根据全球往年爆出的种种未成年被侵犯案例,我们总结出了一些“高危场景”以及恶魔的“潜在目标”:“性无知”、“性好奇”、“年纪小”这几个标签往往是孩子们中的高危人群。

一:藏在利益、好奇中的引诱

因为是预谋行为,一些恶魔会给自己披上“伪装”潜伏在未成年常常出现的互联网场景中。

比如:一些孩子们爱玩的“网络游戏”、“装扮游戏”、“聚集社区”等,这其中说不定就有一些非法者,利用年龄差异,用“道具诱导”、“金钱诱导”等方式来寻找目标。

当孩子因为好奇或是渴望得到某种虚拟物质,就会被盯上,且可能造成犯罪行为的发生。


二:藏在胁迫、利诱中的引诱

生活中不乏一些乖孩子,而这些乖孩子很容易被网上的一些“恶魔”所欺骗,威胁,他们可以冒充孩子身边的家长、老师等身份,以此来引诱孩子。之前也有类似的真实案例发生,所以家长们更需警惕。

三:藏在虚荣、梦想中的引诱

很多孩子们都有一个梦想,尤其是近年来的“童星”、“童模”的兴起,让不少孩子有了属于自己的梦想,并且他们会为之努力,主动寻找,而这个过程就容易被“恶意伪装”骗到。

很多犯罪者会伪装成童模公司,来诱导孩子从最初的才艺展现视频开始,一步步完成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而孩子们的年龄较小,不会识别真假,往往但凡中招很难逃脱。

04小编的叨叨:

总之,身为家长永远要忧患意识,要学会先预知风险,在风险发生前把其捏灭在萌芽中,不然因为自己的疏忽而让孩子置身于危险之中,那种伤害是无法轻易抹去的。

身为家长要保护好自己的孩子,去掉孩子身上的“隐患标签”,尽早对孩子展开性教育知识的普及,别让孩子处于性无知和好奇中,要大方的和孩子解读其真正含义,告诉孩子自我防护的方式,避免受到侵害。

同时要定期检查孩子的手机浏览、聊天记录,及时发现孩子在虚拟世界的动态,不要放过任何细节,尤其是孩子高频使用的软件、游戏、APP等。

宝妈们,你们觉得孩子身边的安全隐患多吗?如何才能更好的排查,帮孩子扫雷?分享你的观点一起讨论,喜欢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ps:本文配图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zWI_FHEBrZ4kL1ViRHq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