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贝贝豆育儿课堂(原创,严禁搬运抄袭)
在现代社会,除去学历成绩外,孩子的身高应该是家长们较为关注的方面。
无论是日后的求职或择偶,身高较高的人群,占有的优势总是更多,尤其在如今食物营养配比都差异不大的家庭环境下,身高问题,更成为了无数家长为之头疼的问题。
尤其是一些身高较低的家长,由于自己已经尝过了身高所带来的劣势,所以他们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跳出自己的“不幸”,摆脱身高的限制。
从人生发展的角度来看,想要让孩子长高,家长们的出发点固然没错,但过分偏执,家长们便容易陷入身高焦虑的误区。
这不,就有一位家长,因身高焦虑而闹出了不小的笑话。
对于一般的家庭而言,想要让孩子的身高在成长阶段得到充分的发展,大部分人的选择都是尽量为孩子补足食物中的营养,再辅以适量的锻炼,刺激身体的发育。
但一位9岁女孩的母亲,却剑走偏锋,将注意力放到了“性抑制剂”的身上。
根据人体发育的特点,在尚未步入青春期前,孩子的身高确实处于不断上涨的状态。
一旦月经初潮来临,孩子的发育便会进入迟缓期,想要继续长高就变得困难了起来。
为了让孩子不受身体激素的影响,这位母亲就在朋友的推荐下,选择了一款声称能够抑制骨龄过快成熟,推迟生长周期的“性抑制剂”。
但让她没有想到的是,过了没多久,自己所在的城市就被疫情笼罩,一家人被迫居家隔离。
这一下,可谓彻底打乱了她辛苦维持的健康生活节律。
由于昼夜颠倒,她的孩子不再遵循早睡早起的生活习惯,而是不断的熬夜赖床,连带着用餐时间也不得不采取相应的调整。
再加上居家时间无聊,他们的饮食口味也发生了不小的改变,从之前的淡盐少油,渐渐发展成了重油重盐,甚至到了无辣不欢的地步。
这样的变化,让这位母亲顿感不妙。反应过来的她,急急忙忙给孩子测量了身高,发现自己孩子竟在隔离期间长高了不少,这让她非常不安。
隔离结束后,她便带着孩子来到了医院检查身体。
面对焦虑不已的母亲,医生给出的答案是,由于昼夜颠倒,饮食不规律,她的孩子已经呈现出了“性早熟”的发展态势,骨龄已经相对偏大了。
但是,在听到这位母亲曾为孩子打过“性抑制剂”时,医生便打断了母亲的陈述,直言她的做法非常不明智,甚至有可能好心办了坏事, 害了孩子的健康。
原来,“性抑制剂”的本质是一种生长激素, 只有发育极度异常的孩子,才需要生长激素干预治疗。
每个孩子的成长周期与规律都不相同,这位母亲的做法,无疑丧失了基本的理智,陷入了身高焦虑的误区。
l 平常心看待孩子发育,适度关注即可
对于不同的个体而言,他们的生长速度与生长周期各异,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父母基因的影响,但只要保持在正常的区间内,家长们就无需太过忧虑。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们应将注意力放在孩子健康习惯的培养上,而对身高问题,适度关注即可,不必太过忧虑。
l 注重培养孩子的健康习惯,引导其合理运动
想要让孩子健康长高,家长们则应将培养重心放在孩子的日常锻炼上,避免其长时间沉溺于互联网络,更不要纵容孩子暴饮暴食,养成以垃圾食品为主食的饮食习惯。
孩子的身高发育固然重要,但需要家长们明白的是,身高并不能代表孩子的全部未来。如果一味的沉浸在身高焦虑中,那么成长在这种氛围下的孩子,必然会在心理上出现异常,得不偿失。
想要让孩子健康成长,家长们就应及时摒弃身高焦虑,以良好的心态陪伴孩子,双方共同成长。